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020-12-17 03:15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徐培培
小学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徐培培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化改革的持续开展,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管理的要求,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向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此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有所改变。小学班主任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以往的教学及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的同时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作用

1.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因为小学生对于正确与错误的认知存在偏差,所以很难保证小学生的行为举止能够一直保持端正,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时常无法在课堂上持续保持该有的秩序。而在校内,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及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学生基本为各自家庭的独生子女或者第二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极容易出现被家长溺爱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失败挫折等负面信息的接受能力不足。而合理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管理与教育,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存在挫折与失败。教师应对学生的错误思维模式进行及时的矫正,保障学生在将来能够从容面对生活。

3.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基本没有太多集体生活的经验,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让学生了解个人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明白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课上吵闹会影响班级的教学进度,不听从教师的安排可能会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害等,通过持续不断地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从而保证学生将来可以适应社会这个大集体。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措施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管理,保障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做好班级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实践中关心学生的成长,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优良的品格。小学班主任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小学生有良好的成绩和养成遵守纪律的正确习惯,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做好不同的准备工作,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往往会出现不安、焦躁等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可以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些变化。此外,小学班主任需要做到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插班生以及因为个人原因出现课堂缺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心理特点一般为自卑、敏感,但又非常渴望他人的关怀。对于这部分学生,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做到平等对待与尊重,并给予其必要的关怀。

2.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于学生行为与成绩的认可与赞同是对小学生学习进步的巨大推力,也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形式。小学生的心理会随着年龄变化,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表现欲望会不断增加,却开始出现缺乏自信、畏惧失败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需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并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存在某些不足,但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激励学生成长。比如,某位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不太理想,但是他乐于助人、品格良好,班主任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美,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也鼓励其虚心向他人学习,从而帮助其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进而使得管理效率更高。

3.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对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是权威的化身,是不可撼动的真理,老师如果能把握时机,对以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莫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行为对小学生来说是既具有参考与模仿的价值。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需要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尤其要兑现自己在管理过程中许下的承诺,只有如此才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明白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培养其诚信意识。例如,在阶段测验之后,班主任说要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在成绩公布之后,班主任需要及时落实奖励,还可以加上其他额外的奖励,这样不但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还能够让学生看到老师信守诺言的表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培养其诚信观念。

4.与学生充分交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不论是教育培养,还是传授知识,最根本的依然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如果教师在上课结束之后就马上离开,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印象,还会让学生认为教师与其是存在隔阂的。所以,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学生入手,还要在教师层面做足功夫,比如鼓励各科教师充分与学生展开交流,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时积极与学生沟通,还需要在课余课后与学生保持联系,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难题。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学生在校外时能够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从而在沟通中构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明白学校老师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教师,更可以是一个亲密的好友。

总而言之,班主任作为校内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人,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及作用,班主任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育和性格成长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持续优化和创新班级管理工作,做好班级管理的准备工作,并在实践中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充分与学生交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