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

2020-12-17 09:01福建省云霄县实验小学汤荫花
小学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周长分层情况

福建省云霄县实验小学 汤荫花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近些年,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有着强逻辑性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实施分层教学更是非常有必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某些内容时难以调动积极性。而分层教学则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所以,分层教学不仅在小学数学中很有必要,对于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上也有一个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概念

想要分层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教师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分层异步教学,以及它和传统教学有什么区别。分层异步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性的、不同节奏的个性化教学,其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是在教授相同学生学习相同内容的前提下,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分层,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教授方式下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内容。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几乎都是教师占主体,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对全班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可能导致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延伸;而对于知识接受弱一点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来可能就会比较被动和吃力,无法发挥班级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动性。而分层异步教学正是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为不同学习情况的孩子制定不同学习计划和目标,发挥学习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率。

二、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情况

1.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学习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分层之前,老师应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专注力做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然后再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次进行教学。比如说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按照善于总结和善于计算的形式将学习进行分组。善于计算学习组的学生就可能会发现长方形周长等于四条边长之和,善于总结学习组的学生也许会发现长方形周长等于长加宽之和的两倍,最后教师就要对两组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指导。

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不是给学生贴上“优等生”“差生”的标签,所以老师在分层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为了杜绝学生的攀比心理,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公开,让学生明白他们学习的内容是相同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对分层做出及时性的调整,而且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给予鼓励,让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2.给学生设计分层性目标。虽然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教学内容要一致,但是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基本知识,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而对于学习情况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基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比如说在教学“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关系”时,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老师就可以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老师就可以鼓励学习通过算式进行证明,然后两组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分享方法。

3.对学生进行分层性练习。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对学习的知识都能牢固掌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练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教师设置课堂问题和课后练习时,要基于对班上学生综合情况的了解,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比如说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先问一个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普适性的基本问题,然后基于此问题再进行延伸。教师也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题等等。就比如上述讲“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周长和面积分别该如何计算,然后再提问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有适当的延伸拓展。在课堂提问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并鼓励学生间相互讨论学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发散思考。

4.对学生进行分层性评价。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的评价可能会大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反之,消极的评价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消退,甚至对学习没有了兴趣。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教学目标的差异以及设置问题练习难度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层性的、个性化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更多地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客观、立体的评价。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评出“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课后练习正确率最高的学生”,也可以选出“全班进步最快的学生”“板书最好看的学生”“字写得最好看的学生”以及“课堂回答最积极的学生”等等,发现孩子的个体差异,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定期基于这些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提升。

5.鼓励不同层次学习进行互助。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同伴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学习。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同时也可以让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带动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让第二层次的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还能让第一层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其实也是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就比如说在探究“路程问题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和计算思考能力强学生的结为一组进行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对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生、教学目标、练习以及评价的分层,同时促进不同层次之间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极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这种个性化教学更应在全国的小学教学阶段广泛应用,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

猜你喜欢
周长分层情况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有趣的分层现象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脱发 养“老金”
雨林的分层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