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之后面临的窘境及破解措施
——以浙江省仙居县田市镇中心小学为例

2020-12-17 13:43张卫星
中小学校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窘境复学审题

□张卫星

疫情期间,各学校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初期,田市镇中心小学以钉钉直播的形式召开了一次线上教学推进会,共享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线上教学策略,教师们感觉线上教学效果不错。直到复学后,通过摸底测试,才发现线上教学存在较大漏洞,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临窘境。

一、面临的窘境

(一)潜能生明显增多

复学后,各年级陆续进行了摸底测试,结果出乎意料,潜能生明显增多。如笔者任教的班级,上个学期每次测试一般4—6 个学生成绩不及格,而线上教学后的第一次测试却发现有15 个学生不及格,一些上学期优秀的学生也考试不及格。我们组织全班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复习了两个星期,后来又测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不理想。笔者自认为自己的线上教学是很认真的,出现这种结果真的意想不到。究其原因,原来线上教学一段时间后,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大多数家长回企业上班了,有些孩子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就没有认真参与线上学习,线上作业也通过手机互相抄袭,导致全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退步。

(二)两极分化明显

潜能生增多,意味着班内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事实上,不仅仅是班内学生两极分化明显,各学科之间、各班级之间两极分化也很明显。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地处农村、孩子缺少家长的监管之外,跟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也有关系。少数教师一开始认为线上教学时间不会很长,没有认真对待,哪里知道一教就是几个月,导致后来想补救都没有时间了。

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的窘境将直接影响学校质量监测的平均值,如何破解?田市镇中心小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力争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让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破解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调整方向,有力推进

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成正比,田市镇中心小学的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努力调整管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破解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的窘境。

1.会议推进

一是召开质量分析会。质量分析会是增强教师质量意识、促进教师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更是破解学校质量面临窘境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在复学后的第二周就以钉钉直播的形式召开了质量分析会,教务处全体成员和分管教学的校长承担质量分析任务。通过会议,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也认识到自身教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纷纷拿出实际行动认真备课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一句话,质量分析会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

二是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教研组长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中流砥柱,只有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智慧,学校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升。复学之后,学校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大家从学校现实出发,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分析,最后一致认为:疫情之后,学校应主抓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会议决定本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监测学科都要开展一次基础知识大赛,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事实表明,会议决定的方向是正确的。

三是召开潜能生转化经验交流会。“木桶理论”表明,只有把短板补齐,木桶才有更大的容积。因此,有效转化潜能生是破解学校教学质量面临窘境的关键。为此,学校召开了一次潜能生转化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让全体教师掌握一些有效的转化方法,从而夺取潜能生转化的胜利。事实上,通过近三个星期的潜能生转化活动,学校潜能生人数大大减少。究其原因,这些所谓的潜能生,原先基础都不错,差就差在线上教学期间不够认真,只要教师认真加以辅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就能快速提升。

⒉常规推进

一是进行备课检查。破解教学质量面临窘境的主渠道在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备课。教师备课认真,针对性强,效率就高;教师备课不认真,漫无目的,效率肯定就低。为了让全体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决定加强对教师备课笔记的检查,规定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必查,既检查教师备课的节数,又检查备课的质量。期末检查还要对教师整个学期的备课情况进行等级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经常检查备课笔记,所有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备课工作,从而让教学质量走出窘境有了一定的保障。

二是进行教学督查。学校既查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备课的一致程度,又查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要检查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及辅导学生的情况。教学督查后,学校教务处还要进行公开反馈,这对所有教师都是一种严格要求,犹如悬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当然,督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复学后,学校教务处总共督查了四次,促使所有教师带着充足的准备进入教室,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三是进行作业批改抽查。作业批改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而作业批改检查则是保证作业批改质量的关键一环。事实上,第一次批改老师们都比较及时,但二次批改有时候就忘记了,因为二次批改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耐心。复学后,教务处开展了作业批改抽查,抽查后把实际情况在学校钉钉群公开反馈,以此来提醒教师们要把二次批改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事实上,通过二次批改的抽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升。

(二)教师层面:分析学情,精准施教

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只有每位教师努力融入提升教学质量的大军中,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才有保障。为此,学校努力唤起全体教师的质量意识,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静下心来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快速走出线上教学带来的窘境。

1.教师本人各显神通

教师是有思想的,只要他们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他们就会根据班级实际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才能,从而让复学后的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一是拉回退步生。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在家长无法监管的情况下,有些孩子的线上学习一落千丈,包括一些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要求教师先私下和这些学生沟通,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要认真学习,接着和他们的家长联系,要求他们务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最后上课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问题,有意识地表扬他们的进步。两个星期后,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开始回升,逐步达到了原先正常的水平。由此可见,复学后把一些成绩明显退步的学生拉回到原来的学习水平,是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盯住临界生。线上教学期间,一些原本成绩就不理想的学生退步就更加厉害了。如果不关注他们,教学质量就很难提升。为此,学校要求所有的教师紧盯临界生,力求让他们向上一档成绩靠拢。如介于D 档和E 档之间的学生,学校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从而让他们成功走进D 档的行列,进而提升全校质量监测的平均水平。

三是激励进步生。线上教学期间,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家长,他们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努力做好孩子学习的监管工作。复学后他们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任课教师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班内及群内多次表扬他们,使他们更有学习干劲了。

四是夯实基础关。线上教学导致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因此复学后的首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教学质量就能得到基本保证。例如,笔者作为数学教师就狠抓学生计算技能的落实,经过多次强化,笔者任教的班级在学校计算测试大赛中成绩遥遥领先。因狠抓基础知识,整个年级段数学监测成绩和上一学期相比还有小幅提升。

五是巧用比较法。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厘清相近知识或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复学后的复习阶段,适度运用比较法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笔者在复习简便计算时就采用了题组复习的方式,把有联系的但方法不同的计算题放在一起让学生练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本质特征。在应用题复习阶段,笔者也同样把相似的应用题设计成题组,让学生通过解决、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变化。之前没有出现题组,学生总是把握不住要点,而利用题组让学生练习、比较、讨论后,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问题的要点和本质特征,解题正确率就大大增加。

六是抓住关键词。审题,即看懂题目的意思,然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对于小学生来说,审题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其学习成绩往往与审题习惯成正比。一些小学生的审题习惯较差,往往只看懂了部分意思就开始解答,从而导致正确率降低,还有些小学生平时根本就不审题。因此,要想在复学后让教学质量走出窘境,必须要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为此,笔者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关键词用圆圈圈起来,当学生能够把关键词圈出来,基本上就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实践表明,这一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七是吸住家长的心。家长永远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如果能吸引住家长的心,让他们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快速回升。笔者班级有个学生原先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上进心也不是很强。但在线上教学期间,他的父母非常上心,学习习惯就明显好转。但复学之后,他的父母就想一心一意做生意了,逐渐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为此,笔者在线上家长会期间有意识地列举了几个家长陪孩子一起学习的故事,这几个故事对家长触动很大,这名学生的家长坚持早上和晚上通过微信陪孩子共学,结果这名同学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可见,只要教师能吸引住家长的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2.教师之间合作竞争

教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同一学科或同一班级的老师能够同心同德、共同合作,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快速走出窘境。当然,合作总是与竞争同行,在合作的基础上适度竞争,更有利于大家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复学后,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一是成果共享。即所有教师有什么好的方法、好的想法、好的资源,都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只有成果共享,才能快速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一些教师还是比较保守的,一些好的做法不愿意共享,这是缺少大局意识的表现。事实上,成果共享的过程就是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成果共享,在复学之后显得特别重要。笔者经常把自己上课的板书发到朋友圈,这样同年级段的老师、家长都能共享这一资源。

二是荣誉共享。学校规定:某年级某门学科在同类质量监测中进入前三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教学效果都按照最高等级A 级计算,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中都可享受这一荣誉。在荣誉共享理念的关照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能有所提升。

三是有序竞争。在成果和荣誉共享的前提下,教师之间也要学会有序竞争。竞争什么?竞争敬业程度、教学的有效程度、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辅导学生的力度等。教师在合作的前提下有序竞争,将更有利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复学之后面临的质量窘境得到彻底破解。

总之,在线上教学效果还不太尽人意的背景下,复学之后有效的教学补救措施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相信,只要全体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学,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质量提升窘境定能得到有效破解。复学一段时间,学校学生监测成绩出来之后,许多老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说明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猜你喜欢
窘境复学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Carry-on Bags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中老年农民工 如何摆脱数字鸿沟窘境?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窘境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