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英: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工作者

2020-12-17 23:15吴红亮
电脑迷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万盛开区农技

吴红亮

万盛经开区科协

一口山东话和重庆话的混合腔,一个常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高挑秀美姑娘,一个平日温柔但在技术问题上不允许有半点马虎的农技人,这是同事们和老百姓对崔玉英的印象。

出生于山东的崔玉英,她最喜欢的就是群众叫她女汉子。她说农技人不能脚不沾泥,一到农村感觉特别亲切,能把学到的技术知识惠及群众,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坚定地走在农业一线

2000年,崔玉英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考入万盛,一直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她说:“进入农林系统,我的目标就是当个农技人,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从毕业至今,崔玉英没有离开过农业生产一线,从事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工作。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12年期间,推动实施有关项目60余个。从做项目可研报告到项目实施、完成验收,加班熬夜是常事。项目实施时,经常驻守在项目区。她说,守着项目实施,就是怕出现偏差;驻守项目区,既是履职更是尽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万盛经开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获得市政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市综合办年度管理奖10余次。这些荣誉倾注了包括崔玉英在内的许多农技人的心血。崔玉英也多次被评为万盛经开区骨干人才,2010年被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周年先进个人”。

成为农民信赖的人

崔玉英在担任科教信息科科长的8 年时间里,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还注重抓好农民及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训工作。实施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项目获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三等奖1次,区丰收办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0余次,撰写的论文多次被市级部门采用。

“农民搞种植很不容易,他们对技术的掌握理解必须依靠实践,我们做的就是把正确的理论服务于种植实践。”崔玉英说。2012年至今,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专家,崔玉英每年带领10多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不厌其烦地给农民讲解水果种植技术,特别是猕猴桃种植技术。

几年下来,崔玉英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万盛的各村各社,也成了农民信赖的人。有时候深夜接到农民的咨询电话,崔玉英会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指导。

近年来,她和同事们每年在全区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0 余次,培训2 000 余人。在全区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十余所,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 余个,为农民培训提供场所和实践示范基地。先后2次在重庆市党员教育平台讲解猕猴桃种植知识,被市农业农村委聘为职业农民培训兼职教师,被市委组织部聘为党员教育平台兼职教师。

“以前是在一个领域做农技,现在多了一个平台。”崔玉英说。2019年,崔玉英担任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后,更是与农技协联合会紧密合作,通过科协这个平台,加强对协会会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同时也积极对接市科协有关学会、协会的专家以及市科技局的专家来万盛经开区现场指导。

在疫情防控中服务群众

今年疫情期间,崔玉英重点做好全区鲜活农产品监测统计工作。从1月29日开始收集全区鲜活农产品情况(包括畜牧、蔬菜、水果、水产),每天向区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委报送,为市区提供万盛经开区鲜活农产品价格、供需等相关信息,为全区农产品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涉农企业,崔玉英主动联系移动公司,帮助重庆六丰农业有限公司和重庆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京东和盒马电商平台联系,推进全区农产品销售。

采访结束时,崔玉英说,她能做的就是勤奋学、务实干,只要群众需要我,就说明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我就是个离不开土地的农技人。

猜你喜欢
万盛开区农技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泰万盛投资9000万美元,收购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小额股份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
广州南沙经开区三大地均指标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