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例登革热患者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2020-12-17 10:59林佩娜隋洪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登革热抗原抗体

林佩娜 隋洪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是一种全球性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严重者可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1]。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高发地区。在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及时准确的检测和诊断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5例登革热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旨在加深对登革热临床特征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7 — 12月收治的165例登革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0例(54.55%),女性75例(45.45%);年龄 9~88岁,平均(44.18±16.74)岁。

1.1.1 纳入标准 ① 诊断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登革热诊断指南(2014年第二版)》[3];② 有血液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1.1.2 排除标准 合并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冠心病及恶性肿瘤等[3]。

1.1.3 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0011),所有对患者的检测均获得过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仪器与试剂 迈瑞BC 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Sysmex株式会社),均使用原装配套试剂;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登革热病毒免疫球蛋白(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厦门市波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入院5 d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登革热病毒NS1抗原;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同时进行血液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165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 登革热患者中31~40岁年龄段最多,提示发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见表1。

表1 165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165例患者中,129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低,最低为0.66×109/L;11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降低,最低为9×109/L;65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最高为37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升高患者比例均超过50%,最高分别为563 U/L、45.99 μmol·s-1·L-1、59.8 s;部分患者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最高分别为 214 μmol/L、3 638 U/L、15.7 s。见表 2。

表2 165例登革热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

2.3 3种病原学检测方法所得登革热病毒的阳性率分析 165例患者中,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率高于登革热病毒IgM抗体检测和登革热病毒 IgG抗体检测〔99.39%(164/165)比 78.89%(130/165)、20.61%(34/165)〕。

3 讨论

近年来,登革热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登革热病毒[5]。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高发地区,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三角中心,气候温和,人口稠密,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密度较高。2019年7 — 12月广东省气温高,阴雨天气多,温度和湿度都适合伊蚊生长[6-7]。本研究中2019年7 — 12月东莞市登革热患者男女比例基本为1:1,31~4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这可能与青壮年外出运动工作较多有关。

分析本研究中实验室指标发现,登革热患者以血液、心肌、肝脏等系统器官损害较多见[8-9],而肾脏损害少见,其中血液系统最常受累,表现为WBC和PLT降低[10];本研究165例患者中WBC降低者占78.18%,PLT降低者占70.30%,主要与登革热病毒抑制骨髓功能或直接损伤骨髓细胞有关。登革热病毒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反应及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可导致患者肝脏损伤。本组患者中AST异常比例较高,考虑与AST在心肌细胞中比例较高有关。本组病例心肌损伤的表现较肝脏损伤突出,多项心肌酶标志物(如AST、CK、LDH等)均明显升高。可能由病毒产生的毒素直接入侵心肌纤维引起[11]。此外,登革热患者还可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有研究显示,登革热病毒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引起纤溶亢进,有利于血浆外渗,引起出血,甚至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12]。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半数患者出现APTT延长。Cr异常率较低表明登革热病毒对肾脏损伤较小。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指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在该病流行地区,应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提高登革热诊断准确率和观察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由于登革热可引起发热、出血、皮疹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致死,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检查和诊断以识别患者,从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登革热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方法等。病毒分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13]。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登革热病毒NS1抗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入院5 d内进行实验室检查,病毒NS1抗原阳性率达99.39%,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79%和20.61%。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是一种非结构糖蛋白,是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标志性抗原,其出现时间早于IgM抗体,在感染病毒后,从发热第1日开始,人体内便会出现NS1抗原,且与其他黄病毒属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出现早、检测窗口宽的优点,在登革热早期检测中具有较大优势[14]。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产生IgM抗体一般需要2~3 d,而IgG抗体是二次感染者体内出现的主要抗体,也有部分患者IgG抗体在病程早期即出现,可能是再次感染造成IgG抗体前期迅速升高,因此在疾病发生早期两种抗体的敏感度较低[15]。另外,用ELISA检测NS1抗原对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易实现批量检测,因此,登革热病毒NS1抗原可作为登革热暴发及散发的筛查和确诊方法,也可作为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登革热临床上分为轻型、典型和重型。重型登革热病死率达90%以上,同时,登革热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治疗1~2周就能痊愈。因此,早期诊断登革热对患者的治疗和疾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登革热抗原抗体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登革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