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标准与国内标准的比对*

2020-12-17 09:53陶嘉威陈盛毅
陶瓷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用水量能效水温

陶嘉威 陈盛毅

(台州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智能坐便器是结合普通坐便器,由机电系统或程序控制,具有自动冲水、坐圈加热、臀部清洗、女性清洗、暖风烘干等功能的产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色文明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智能坐便器也朝着这一方向在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政府对智能坐便器行业的监控力度也明显加强,不仅生产规模要求比以往有很大提高,科技和环保的门槛也在抬高,淘汰高能耗、高水耗产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为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节能法》的实施,智能坐便器强制性标准《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 38448-2019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对提高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引导企业节能节水技术进步,提高公众节能节水的环保意识,促进智能坐便器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智能坐便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介绍新国标GB 38448-2019《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的要求与其他国内已有的智能坐便器性能标准中要求的区别,并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企业全面把好质量关。

1 智能坐便器国内常见标准概况

国内常见的智能坐便器性能检测标准有GB 38448-2019《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T 6952-2015《卫生陶瓷》、GB/T 34549-2017《卫生洁具 智能坐便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团体标准T/CBMF 15-2019《智能坐便器》、GB/T 23131-2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 0147-2016《智能坐便器》等,上述标准均属于常用标准,用于监督抽查以及各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比对等任务。

2 标准比对

笔者选择了GB 38448-2019《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标准与GB/T 6952-2015《卫生陶瓷》、GB/T 34549-2017《卫生洁具 智能坐便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团体标准T/CBMF 15-2019《智能坐便器》、GB/T 23131-2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 0147-2016《智能坐便器》标准作比对,着重关注水温特性、清洗用水量、单位周期能耗、坐圈加热功能、便器用水量及冲洗性能项目各标准存在的差异。

2.1 水温特性(水温稳定性)

水温特性主要考察智能坐便器加热模块的升温性能和清洗用水温度控制能力。水温过高会对人体造成烫伤,而温度过低则用户在使用过程会产生不舒适感;而在用户使用期间,水温也应保持在恒定的输出状态,确保整体清洗过程的舒适性。

由表1可以看出,GB 38448-2019标准中水温特性的进水温度为(15±1) ℃,流量按最大档测试,要求清洗用水最高档的温度在35~42 ℃范围内,相较于其他标准要求较低。而GB/T 34549-2017、T/CBMF15-2019、TZZB 0147-2016均要考察进水温度(5±1) ℃的流量最大档,对瞬间加热器的升温性能和控温稳定性要求极高,更能评价出智能坐便器水温特性性能的优劣。

表1 各标准的水温特性(水温稳定性)比对

2.2 清洗用水量(清洗水流量)

清洗用水量主要考核使用智能坐便器臀洗、妇洗的清洗功能时用水量情况。就目前国内智能坐便器生产水平而言,清洗水流量越大,相对清洁的效果越好,但同时水耗增加;清洗水量过低又难以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目前在智能坐便器水效、GB 38448-2019等标准都为I级清洗用水量作出了规定,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检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1级的清洗用水量要求,盲目地通过调低清洗水流量而未考虑清洗效果,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真正高效的清洗效率是智能坐便器厂家研发的重点方向。由表2可以看出, GB 38448-2019标准中的清洗用水量包括喷水杆前清洗、30 s的接触清洗、喷水杆后洗净以及其他方式在清洗阶段排出的水,而其他的标准均只考虑60 s的接触清洗的用水量,因此相对而言GB 38448-2019标准更能整体的反映清洗用水量的耗水情况。

表2 各标准的清洗用水量(清洗水流量)比对

2.3 单位周期能耗(整机能耗)

单位周期能耗主要考核智能坐便器在臀洗模式以及未着座状态下的耗电量情况。一般可通过降低臀洗模式的功率、减小坐圈散热面积、在坐圈下壳与加热膜之间增加隔热泡棉、未着座状态下自动关闭或降低坐圈表面温度等方式来降低功耗。由表3可以看出,各标准的单位周期能耗测试方法均类似,进水温度都在(15±1) ℃,环境温度一般是(15±1) ℃或(23±1) ℃,都只考察了常规的试验条件下的耗电量而未考虑一些极限条件下的耗电量,比如低环境温度低进水温度,高环境温度高进水温度等。

表3 各标准的单位周期能耗(整机能耗)比对

2.4 坐圈加热功能

坐圈加热功能主要考核智能坐便器的坐圈温度的范围以及坐圈温度的均匀性。坐圈温度过高可能会对敏感人群造成低温烫伤;而温度过低,用户在使用过程会产生不舒适感。坐圈表面的温度分布也要均匀,坐圈各部位温度波动不能太大,以保证使用舒适性。由表4可以看出,GB 38448-2019标准中的坐圈加热功能只需要测26个测试点的温度,并且要求的温度范围在30~42 ℃,而像GB/T 34549-2017标准中要测定30个测试点的温度,并且要求的温度范围在35~42 ℃,相较而言,GB 38448-2019标准对坐圈温度的要求较低。

表4 各标准的坐圈加热功能比对

2.5 便器用水量及冲洗性能

便器用水量主要考核智能坐便器一次冲水周期的用水量,冲洗性能主要考核的是智能坐便器冲洗污物的能力。坐便器水效标准《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 25502-2017主要参照《卫生陶瓷》GB/T 6952-2015的试验方法,而智能坐便器强制性标准《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 38448-2019 中便器用水量及冲洗性能的试验方法与GB/T 6952-2015基本相同,由表5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在于标准化调试程序的不同,其他的区别还有试验介质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卫生陶瓷》GB/T 6952-2015标准中的标准化调试程序分为2种,水箱式便器和冲洗阀式便器,且有2套管路系统,其中冲洗阀式便器的标准化调试程序要求供水压力为静压0.24 MPa下,峰值流量达到(95±4) L/min,这个流量非常大,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智能坐便器常用的供水流量,因此在《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 38448-2019中将智能坐便器的的标准化调试程序进行了统一,供水压力为静压(0.24±0.007) MPa,调整水流量为(35.0±0.2) L/min,这个供水流量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的水流量,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智能坐便器的用水量和排污能力对用户来说更具有参考意义。对于智能坐便器产品来说,其冲洗功能很难直接用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来表示其指标。国内外的便器相关标准一般都采用某些特定的标准样品作为参照物,用其去模拟便器冲洗的污物,将冲洗功能进行量化,从而来区分便器的性能优劣,试验介质的符合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冲洗功能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标准样品的一致性对试验结果的判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 38448-2019中的试验介质在标准《卫生陶瓷》GB/T 6952-2015的基础上将试验介质的尺寸、密度等参数进行了修改,并对一些公差范围进行了缩小,这有助于试验介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总结

通过分析比较,智能坐便器新国标GB 38448-2019《智能坐便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与其他标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该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建议企业按照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及整改,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猜你喜欢
用水量能效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高效电动机能效检测关键问题分析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数字化赋能节能服务智慧化创新能效管理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