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潮起潇湘 创新者强

2020-12-17 06:57伍玲黄姿熊远帆
发明与创新 2020年41期
关键词:开区片区试验区

文/伍玲 黄姿 熊远帆

长沙经开区启用首块“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标识牌 (蒋炼 摄)

2020年9月24日,值得被铭记。

这天,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相继揭牌。自贸区揭牌为长沙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

不到一个月,长沙经开区区块内就启用了首块“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标识牌。

“我们将扛起‘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责任使命,突出‘制度赋能、政策授权、服务国际化’改革创新重点,以高水平开放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高端化发展,在湖南自贸区建设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说。

机遇偏爱创新者。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和经济双重大考,长沙经开区抢抓产业新升级、园区新定位、历史新优势的“战略布局”,全力开动新项目、新建设、新技改“新三驾马车”,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抢抓自贸区设立窗口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交出了一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从高质量到高端化——力促产业新升级

此前,长沙经开区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以及电子信息“两主一特”的产业格局。 今年以来,园区以新项目、新建设、新技改“新三驾马车”,打出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其中,在“新技改”层面,着力推动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主要特征、与产业链融合推进的企业智能化改造。

到2022年,衍生出柔性生产、创成式设计、共享制造等一系列制造新模式,打造创新示范应用,建设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

于变局中开新局,靠的是顺应园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年2月,三一重工18号厂房率先复工,启动了“灯塔工厂”的建设,引入近100台机器人,利用“5G+工业互联网”为企业赋能。

通过海量数据、多维分析,三一重工结合企业生产场景,开创了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据了解,利用5G技术的项目改造完成后,产能将提升50%,人力需求减少60%,场地压缩30%。

站在“新基建”风口,博世长沙将5G与AR(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5G AR虚拟维护助手。通过该助手,一个刚入公司的实习生就能够维修好生产线上出现故障的设备。

“维护设备的关键点在于查找设备故障原因。”博世长沙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博世长沙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起了产线设备的数字模型,导入5G技术后,设备故障数据能够快速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分析,而分析结果和维修步骤又能够通过5G实时传输数据至AR终端设备。技术人员能通过AR终端设备的导引,快速找到故障点并完成维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新基建”浪潮正快速深入制造业的各个环节,悄悄地改变着长沙经开区的产业体系,重塑园区产业面貌与发展格局。

从更便利到更智慧——确立园区新定位

9月底,以吉利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竣工,长沙经开区在这个秋天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成绩,来之不易。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阻碍了企业生产力的释放,给项目招商和建设按下“暂停键”。

然而,越是艰难,越要保持清醒,也越见园区底色。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长沙经开区把数年来的实践进行凝练、总结、提升,打出了一套关于项目建设的新的“组合拳”,树立“项目合伙人”“企业共同体”理念,发挥市场、资本、速度的力量,抢抓一批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

园区成立重点项目推进服务局,对项目实现“链条式”管理,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问题。5月19日,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办理、一个主体审批、一个机构协调,进一步提升园区行政审批服务的整体效率。

对今年5000万元以上的新投资项目,园区主动靠前服务,每周主动对接,协助解决难题。截至7月底,30个5000万元以上投资的新建重点项目已办理完成10个施工许可证、14个工程规划许可证、18个用地规划许可证、28个项目立项及备案手续,大大加快了大项目的审批速度。

经济在发展,城市在进化。

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浪潮,长沙经开区以硬核制造业“撑腰”,又从软件业“再出发”,建设智慧城市功能区。

早在2017年,长沙经开区依托智囊团队构建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推动长沙经开区政务上“云”,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模范区。几年来,长沙经开区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政务上“云”步伐加快。智慧园区“一档两库一平台”项目于去年4月顺利通过验收评审。

从产业园到自贸区——抢抓历史新机遇

潮起潇湘,开放以兴。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长沙经开区的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

目前,世界500强在园区投资企业达35家,现有外贸企业260多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多个海外企业,其中蓝思科技2019年进出口总额达13.94亿美元,为园区外贸第一贡献“大户”。

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山河智能工程机械产品畅销全球,一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打造。2019年,长沙经开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程机械)”。

如今,湖南迎来历史性新机遇——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一个“创新发展,开放崛起”的新湖南将快速崛起。

其中,长沙经开区区块属于长沙片区最核心的区块。聚焦长沙片区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需求,长沙经开区将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坚持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承接好、落实好片区改革试点任务。

期待不久之后,一个更现代、更开放、更国际化的长沙经开区将影响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开区片区试验区
经开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18个自贸试验区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