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碰撞:大学文化认同实践的个案研究

2020-12-17 03:29刘铁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场域传统

摘 要 本文关注于大学文化认同的深层次原因。采取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为师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分析发现,学校场域与惯习同时影响和作用着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学校环境、生活方式和人际环境影响师生对文化的认同;惯习是通过师生个人自身惯习与学校场域惯习的契合、冲突、融合来发生作用;场域与惯习相互影响。在学校场域内构建出学校传统,惯习作用形成了师生传统,两种传统互相碰撞平衡的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 传统 学校文化认同 场域 惯习

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环境、社会生态和舆论格局。尤其伴随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日趋频繁的信息传递、技术转让、政策借鉴不断消解着国家、民族的传统边界,文化碰撞、价值冲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作为社会中的开放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交换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也越来越成为价值多元化、不同思潮交锋的主阵地,各种价值共生、不同思想共鸣的环境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和重大影响。构建积极向上学校文化、实现文化自信,形成文化传承机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实现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基于此,笔者将研究目的确定为描述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过程,探索影响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的因素,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视角。

本研究根据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13名师生进行访谈。学生覆盖了大一到大四年级,教师覆盖了在校老师类型。访谈过程中,13位访谈对象对学校文化非常认同。基于此,本研究对13位研究对象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并借助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视角进行分析。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有三个基本概念分别是场域、资本和惯习,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互构关系,进而构成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场域是一个集合了复杂关系的磁场,各种客观力量在这个磁场中被调整定型。一个场域的结构可以被看作一个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社会空间,这些位置是根据他们在竞争各种权力或资本的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是否有可能在场域中发现那些体现并维系网络存在的各种联系的创建过程。惯习是有“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场域的存在,在这个场域中,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是场域中的产物。场域是具有惯习的场域,惯习是场域的惯习。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成有意义的世界。不同场域具有不同的惯习,场域与惯习是一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这种关系对文化认同产生了影响。

1场域认同:宁静、不忙碌、互助

1.1宁静的学校环境是认同学校文化的感性因素

环境是场域的基础,是在核心价值观力量主导下构建的客体存在,是一个人进入场域中最先感知的。在对研究对象的访谈中,研究对象都描述了他们初次进入学校第一感觉。他们认为,学校环境的优美和宁静是他们喜欢这个学校主要原因,也是他们对学校文化认同的感性因素。

A同学来自云南,在上大学之前,他从未到过大城市,他喜欢家乡满山的绿树。他说,他是带着担心来到学校的,但是看到,学校的环境,他就喜欢上了。上大二的B同学想起第一次来学校的情景,还是记忆尤新。她来自北京海淀,在高考报志愿之前的学校校园开放日时,她和父母来到学校了解情况,一进入学校就喜欢上这里安静的环境。E老师对当年来校情景记忆深刻,她说,校内僻静,满眼绿色,我非常喜欢这种宁静的环境。H老师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他说选择来学校的原因,是宁静的环境以及良好研究条件。

1.2不忙碌的生活方式是认同学校文化的理性因素

在场域当中,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都会被赋予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场域就像是一个磁场,各种客观力量在这个磁场中被调整定型。生活方式就是各种客观力量在学校场域中构成的,是场域的一种表现方式。研究发现,访谈对象在学校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受较深的是对学校生活方式的认同。他们认为,相对于当前忙碌紧张的生活而言,学校场域内所给予他们的不忙碌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感觉很舒服,这是他们认同学校文化的理性因素。

C同學是一名大四学生,她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四年,她谈到自己对学校喜欢的原因,最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学校生活方式的喜爱。她谈到,在学校里,我没有紧张急迫感,不会匆匆忙忙。K老师谈起在学校的工作生活,特别喜欢在学校漫步的感觉,她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之余漫步在林荫路下,这种生活方式是紧张之余的轻松。D老师对学校生活方式的认同,代表了大多数教职工的观点。学校位于北京五环外,“每天上班都感觉很舒服,没有城区的急促紧张的感觉。”

1.3互助的人际氛围是认同学校文化的深层因素

人际氛围是进入该场域的行动者长期以来构建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长期积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氛围。这种氛围是深层次的、稳定的,也是一代代传承的。研究发现,学校互助人际氛围是认同学校文化的深层次因素。

访谈对象认为,学校互助的人际氛围,才让他们感觉到学校温度,进而产生对学校的依恋。A同学谈起自己初来学校第一感觉,记忆深刻的是师兄的帮助。B同学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她喜欢小动物,看到学校很多人主动帮助流浪狗、流浪猫,她觉得这种帮助别人、帮助小动物的爱心,在同学中很普遍,她喜欢这种互相帮助的氛围,感觉在这里很温暖。M老师谈到,学校这种氛围与她本人性格特别相符,在这里,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我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大家有什么事,我只要能帮的都会帮一把,觉得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才好。我感觉周围同事和我一样。”

2惯习认同:契合、冲突、融合

惯习是有“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随时随地伴随着人的生活和行动的生存心态和生活风格,是积历史经验与实时创造性于一体的,是社会客观制约性条件和行动者主观的内在创造精神力量的综合结果。因此,惯习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产生出一定的话语或一定的实践活动,惯习不可脱离场域而独自发挥作用。研究发现,访谈对象在之前场域中形成的惯习与学校场域中形成的惯习产生了契合、冲突和融合过程。

2.1契合:质朴的家风、朴实风格、对农兴趣

惯习作为行动者各种实践的身心图式“来源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即通过个体生成过程,在身体上的体现”;而社会结构本身,又“来源于一代代人的历史努力,即系统生成”。因此,当个人的惯习与学校结构的惯习产生契合时,个人就会对学校结构认同。研究发现,对学校文化的初步认同与个人的家庭因素和个人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个人家庭因素和个人性格形成的惯习影响着对学校惯习的认同。

B同学选择学校与朴实的家风、朴实的个性有着密切关系。她谈到:“我爸妈来学校考察后,很满意学校的氛围,感觉学校传统很朴实,尤其是看到在校学生没有穿奇装异服的。我来学校后感受到互助互帮的氛围,我周围的同学家庭与我很相似,整体给我一种朴实的感觉。”C同学谈到,他们对学校文化的喜爱来自于个人对农林专业的兴趣。I老师和M老师谈到,他们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来自于他们的自身经历。他们都是从乡村考出来的,考上农科院校的目的就是想毕业后为乡村做点事,来农学院符合他们的初衷。

综上,访谈对象基于自身经历、经验形成的惯习在学校场域中遇到了学校自身传统形成的惯习时,如果相互契合就会产生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学校文化认同的出发点。可以说,自身价值观念与学校文化价值观的初步契合是认同学校文化的首要因素。

2.2冲突:个人认知与学校作风的冲突、获取资本与学校制度的冲突

在场域中,冲突往往来源中个人认知与现实的差距。研究发现,个人认知与学校作风会有分歧,进而产生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会随着对学校深入了解而渐渐消失。

以A同学为例,他谈到,他来自来到大学之前,始终认为大学的授课方式是开放的、活泼的,学生的活动应该也是丰富多彩,但是看到部分老师授课方式还是传统的方式,看到学生活动没有多少亮点,顿时觉得与自己的想象差距很大。B同学也谈到自己的苦恼之处,她认为,大学里应该多一些课外活动,当课外活动与教学活动产生冲突时,应相互协调。

同样,在一个场域中,由于资源、资本的有限,参与者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获取,竞争会导致冲突的产生。如N老师认为,学校职称评定政策经常改变,对教师的发展不利。J老师同样提到政策问题,他认为,学校政策经常变动不好,不利于学校发展。L老师则理解不了学校的资源整合发展方向,他认为,学校对重点学科建设支持的同时,要照顾到非重点学科的发展。这种冲突越多,那么说明人们对场域的文化感就不强。

综上,每一个参与者在一个场域中都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一是自我认知与学校惯习的冲突,一是获取资本过程中由于竞争产生的冲突。这两种冲突都是师生在认同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个必然阶段。可以说,自身价值观念与学校文化价值观的部分冲突是认同学校文化的过程因素

2.3融合:观念的融合、行为的融合

在场域中,惯习是“内在性的外在化”而完成的。当社会惯习以实践的感知图式融入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时,它已经完成了融合。融合表现在观念的融合,更表现为行为的融合。

A同学谈到,由于他与周围师生观念一致,他很自然的融入学校氛围。L老师也谈到:“我身边有许多谈得来的同事,我感觉这里像个家。”C同学谈到,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体会到对学校喜爱的深入。D老师作为留校工作三十多年的老教师,谈到自己融入学校的过程:“首先对氛围感觉很舒服,然后对这个学校产生感情,现在就想如何促进学校发展。而且,你越付出,收获越大,越认同学校。”因此,自身价值观念与学校文化价值观的相对融合是认同学校文化的必要因素。生活越久,付出越多,对学校文化认同度越高。

3研究结论:传统的碰撞

研究发现,学校场域与惯习同时影响和作用着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场域和惯习是相互交织的,双重存在,互相影响。场域是具有惯习的场域,惯习是场域的惯习。师生在同一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是场域中的产物,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成有意义的世界。不同场域具有不同的惯习,场域与惯习是一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挖掘出了一个本土概念“传统”。在这里的“传统”是指两层含义:一是学校传统:固有的农林特色文化传统;二是师生传统:师生朴实、保守,不追求奇装异服,也不会凸显鲜明独特个性。学校场域内构建出学校倡导的优良传统,惯习作用又构建起师生个人传统。这两种传统之间的互相碰撞平衡的过程,就是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的过程。

作者简介:刘铁军(1979-),男,汉,山东德州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庆丰. 大学课程知识選择的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9.

[2]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

猜你喜欢
场域传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