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就是书法史

2020-12-17 03:30田斌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书法史哲学史写字

田斌

笔者研究书法也有多年,信笔涂抹之余,在书法史、书法美学等方面,也花过不少功夫,并且,也比较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兼顾。但是,我发现,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的知识启蒙,是一个亟需注意的问题。很多人总以为,书法就是写字,就是把字写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或者,从不临摹古人,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得满纸烟云还不亦乐乎。既然书法就是写字,那只要不是文盲,谁不会写啊?这当然是站在门外的认识,入门之后的人,是决不会这样看的。可问题是,面对数量众多的想入门而又没找到北、乱碰乱撞的人,我们该怎么去引导他们?

由此我想到,哲学界有一句老话——“哲学就是哲学史”。因为哲学从来就是对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深层次的一般思考。古往今来,大哲学家一直都在思考的这些问题,今人虽是后来者,也未必就会比两千年前的老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高明或者深刻。而他们思考这些基本问题的历史,就是哲学史。哲学史上每一位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是他们在自己生存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对前人思考的深化、发展或变型。因此,正如张汝伦教授所说,“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的一部分,就像人必须在历史中活动一样,人们也必须在哲学史中从事哲学。哲学史的学习,不是普通的学习一门知识,而就是在学习从事哲学”。总之,我们无法抛开哲学史而在哲学史以外去学习哲学。这是真哲学家和山寨哲学家的区别,后者以为,只需要坐在家里,像写科幻小说一样尽情想象就可以了。

这个命题,对书法普及和书法研究都有极大的启示,这绝不是生硬地把西方理论套在中国文化的头上,那本是笔者一贯拒斥的。而是说,中国人对待书法的态度,几千年,一直就是这样,一言以蔽之:书法就是书法史。当书法“是”什么的宾语,指向“书法史”的时候,人们的眼睛必然会转向书法的历史流程和书家作品,而不是仅仅看成简单随意的写字。我们只能在书法史中学习书法,而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书法就是书法史,意味着当你谈论“书法”的时候,你的背后,是连绵起伏的文化群山,以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中間没有分隔和断层;你的脚下,是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溅起来的每一朵浪花,都从源头而来,中间经过高山,峡谷,平缓,湍急,甚至夹杂泥沙,然而却一往无前地涌动着。我们古代的书法家,创造了无数的典范,每一个典范,都是书家“主体生命的笔墨化”(见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每一根线条,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见克莱夫·贝尔《艺术》),而面对这么丰厚的宝藏,我们怎能“生在宝山不识宝”,不去承继,不去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临摹这些大家的作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能提高眼界,开阔胸襟。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说,学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而晋代的大书法家、千古书圣王羲之,也是早年从学卫夫人,又远涉汉代的张芝、钟繇,在传统中大胆创新,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才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树立了影响一千八百年的典范。所以,每当我看到许多人在选择字帖的时候,竟然无视古代那些一流大家,而争先恐后地去买当下那些炙手可热的比如什么庞中华之类,我就觉得,书法知识的启蒙实在太重要了,不普及、不提高一般爱好者的书法知识和书法鉴赏力,那些不入流的东西就会泛滥成灾。其实,哪怕粗线条地了解一下书法史的流变,了解一下众多名家、大家千姿百态的传世之作,也就会对那些市面流行的东西唯恐避之不及,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钱钟书先生曾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某天有事出门,路上突然遇到下雨,他碰巧拿着一根棍子和一块布,便急中生智,用棍子撑了布,遮住头顶,这样一直撑到家,居然都没被淋成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觉得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听说城里有一个“发明品专利局”,就兴冲冲地拿着棍子和布,赶到局里去报告和展示他的新发明。专利局的职员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了个仔细,他顿时泄了气。而现在市面上那些热销的粗制滥造的所谓字帖,不正是“破伞”么?

书法就是书法史,意味着我们要弄清楚每一种书法思潮的来龙去脉,理清了路数,横看,纵看,就能心平气和地评价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上应有的位置,而不至于夜郎自大,盲目吹嘘,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好。众所周知,正是在晚清阮元、康有为尊碑抑帖思想蔚然成风之后,像《爨宝子碑》这样出自非著名刻工之手的非主流风格才开始受到重视,而在此之前的一千六百多年中,主流的书风还是文人书法,尤其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旨归的“二王”一系中正平和、风流潇洒的风格,所以,有的人,把爨碑捧成中国最最伟大的书法作品,是不合实际的,更是一孔之陋见。并且,爨碑也不是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在那个时代,远的像汉代的《张迁碑》,近的像东晋永和四年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稍后的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都比较接近。当然,笔者这样说,并没有贬低小爨碑地位的意思。

书法就是书法史,意味着我们从事书法活动,就是在延续中国文化的命脉。如同我们身体里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我们的笔下,也饱含着祖先的深情。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是写文化,当我们的笔下,书写的内容,是圣贤经典,是汉赋晋文、唐诗宋词,我们,就是在“为往圣继绝学”。

书法就是书法史,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亦步亦趋。“无一字无出处,无一笔无来路”的说法,完全是迂腐的欺人之谈。而是说,真正的创新,都是从继承遗产中吸收了丰富的养料,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当此“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我们当然要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之作,但首要的,是能守住我们的根,护住我们的源。

猜你喜欢
书法史哲学史写字
最有思想的句子
学写字
从书法典籍谈临摹与仿书的区别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写字
书法史上的养生名帖研究
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
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
写字大课堂
极简中国书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