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微课资源,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020-12-17 03:29李水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实效性微课

李水英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它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预期性,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合理应用微课资料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的素材,通过声音、形象、色彩、动画等冲击学生的视觉效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微课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取更新更丰富的前沿资料,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启发学生的灵感和思维想象力,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微课 合理应用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作为教学内容,运用录屏软件录制幻灯片,制作成5~8分钟的教学视频。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巩固,它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重复播放微课,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能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1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如果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不来电”,即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不会太高.相反,如果学习者对学习对象兴趣浓厚,他们的学习效率必定会节节攀升。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有声有色,化静为动,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实际问题。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支撑和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较好的掌握这一些概念,因此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体验方位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观察操作想象,相互交流,相互进步。如教学《位置与方向(一)》例3时,我播放微课,闪烁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引导学生观察: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所以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北角方向;接着闪烁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餐厅在校园的北面和西面之间,即校园的西北角方向。通过微课的动画效,加上简洁明了的解说,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且位置是有相对性的,即由于观测点的不同,描述物体的位置就不同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应用微课,用颜色标记观测点,然后从观测点画红色箭头指向目的地,这样学生很容易判断出目的地是在观测点的哪个方向,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目的地返回出发地,使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指向出发地。通过微课,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还懂得了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具有相对性的道理。

2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它以其生动具体的教学特色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动观看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微课教学的受益者。

在教学《时分秒》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时间空间的想象能力都比较差,如果我们只是在黑板上直接板书1分=60秒,1时=60分,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不容易接受,而且学得不够透。但如果我们借助微课进行教学,通过生动具体的画面冲击学生的视觉,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既生动又明了,很快的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通过播放微课,学生很容易就知道:

(1)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1小格,也就是1分钟,即1分钟=60秒。

(2)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走1大格就是5分钟,走1圈就是60分钟,这时时针就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也就是1小时,即1小时=60分钟。

(3)时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就是1小时,即走1大格就是1小时,走1圈就是12大格,也就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也就是1天,即1天=24小时。

通过观看微课,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都是60,而且学得牢,学得透。

3化虚为实,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简洁生动的微课资源,有别于学生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能把抽象虚幻的空间具体化,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的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面积=底赘還?,学生当时可能会记得,而且觉得很简单,但事实上学生是不明白公式里为什么要?但如果我们借助微课,把推导的过程一步一步的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会记得牢记得深。教学时播放微课,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其中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完成相同的三角形。通过微课的有声有色视频效果,闪烁三角形的底和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底,拖动并比较两条底,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三角形的底跟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同样,闪烁三角形的高和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高,拖动并比较两条高,学生也很容易发现:三角形的高跟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然后我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并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面积同样是可以相加减的,即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其实是由两个成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它们的关系是等底等高。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赘撸芸炀屯频汲鋈切蚊婊募扑愎剑慈切蚊婊?底赘還?,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的道理。通过学习微课,学生经历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而且学得活学得透,还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化繁为简,启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生活中一些复杂数学问题就比较难理解。这时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运用微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通过方便、快捷、高效的微课,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课堂变得生动、具体,高效。

如植树问题是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进行问题的表征,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掌握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

(1)两端都种:棵数等于间隔数 +1;

(2)一端不种:棵数等于间隔数 ;

(3)两端都不种:棵数等于间隔数-1。

通过观看微课,学生很容易发现,棵数和间隔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种植要求就有不同的结果。但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在环形花坛四周种树的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很难判断属于哪种植树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微课的动画效果,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生动直观,把环形植树问题转化为一端不种的植树问题来理解,这样就容易多了。例如:学校要在一个周长为60米的圆形花坛四周摆放花盆,每隔3米摆一盆,一共可以摆多少盆?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化曲为直,把问题转化为一端不种的植树问题,即棵数等于间隔数,列式为:60?=20(棵)。又如钟面的1到12个数字,间隔数是12格,其实也是一端不种的植树问题,12个数字之间就是12个间隔。而国庆节时工人在马路两旁挂灯笼,就要看具体属于哪种植树情况而定,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都可以转化为植树问题来进行解决。

微课能把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变得生动具体,学生的思维也得以开发。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考的过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确定解题方法并把问题解决,注意收集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突出学生的有序思维,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优质的课堂教学取决于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科学合理地使用微課资源。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分享和交流,努力提高自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的课堂才会更精彩更高效。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实效性微课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