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名著阅读教学分析

2020-12-17 03:29雷明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课外阅读

雷明娇

摘 要 名著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分析了农村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结合学生学情和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名著阅读怎么教的课题。

關键词 名著阅读 原型激趣 课外阅读 课内导读 故事讲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中学语文教材中名著阅读的设立恰恰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毋庸置疑,教材中名著的编排是为了向学生推荐一些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结晶—古今中外名家巨著,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然而,在图书馆数量少,设施简陋的乡村地区,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农村学生阅读量普遍较少,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加之家长知识面窄,对课外阅读所知甚少,不够重视,广大农村学生能否静下心来,身体力行地去阅读名著?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们都要好好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为此,我以个人教学《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1原型激趣,寻本逐原

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原型就没有作家创作的源泉。在学生进入名著细读之前,教师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人能够独立存活于孤岛?学生一般会脱口而出了自己的猜测,然而又口说无凭。此时,教师当即解答了学生的疑惑: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回答是“能”,接着做了原型故事补充: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听了原型介绍,学生对小说有了初步的期待:这究竟是怎样神勇的一个人?他是如何做到荒岛余生的?德国诗人歌德曾说:“每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带着疑惑,学生自然想要与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见见面,教师顺势布置阅读任务。

2课外阅读与课内指导相结合

名著阅读,功夫在课外。教师要确定好名著阅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将每一部名著分解为几个阅读单元,可以根据章回分,或根据情节分。《鲁滨逊漂流记》篇幅不长,我是根据鲁滨逊流落荒岛前、中、后将小说切分为三大部分,再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依次完成三部分内容的阅读,一部分安排两天,一个礼拜内完成阅读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批注,鼓励学生看书时边读边批,至少能够做到整体把握故事结构,概括主要情节,划出情节涉及的有关人物,划出欣赏的片段,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要能够写出50-150字的阅读感受。此外,教师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并作适当评价,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只有这样,功夫才能用在刀刃上,才能督促学生真正地区落实阅读任务。

课外阅读指导做到细致,教师再辅以课内导读,阅读效果会大大增加。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学生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阅读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抽出两节课导读,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老师对名著的重视,阅读时自然不会走马观花,随意应付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我花了两个课时来进行课内导读,具体导读过程如下:

2.1了解作家常识及本部作品的创作背景

(1)故事导入: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2)走近作者。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的家庭,1731年4月26日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是他在快年届六十时,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已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已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已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这促使他数月后便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并在短短五年内一鼓作气写出《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罗克萨娜》等好几部小说。

了解作家常识和故事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鲁滨逊是资本主义特殊时期的一个产物,并非横空出世的一个奇人。

2.2复述主要情节

(1)这部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等下请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独自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

(2)一起回顾这部小说的故事结构。

(之前老师已经有提过这部小说可以分三部分来阅读、理解)

提示大致内容:

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冒险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也就小说的主体,是鲁滨逊第四次航海受人哄诱到非洲贩运黑奴,遇到风暴,漂流到荒无人烟的小岛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3)分析主体部分:主要描写鲁滨逊独处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思考:

①鲁滨逊流落荒岛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住所  食物  安全  孤独

②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他都能克服吗?他是怎样克服的?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么?

搭建帐篷、挖山洞、围篱笆、筑“城堡”

打猎、捕鱼、驯养山羊、种植稻麦、烧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焙面包……

加固篱墙、分养羊群、发现新山洞……

养鹦鹉、写日记、读《圣经》、救下星期五

2.3分享精彩片段

(1)读这个让鲁滨孙活下来的对照表。分角色朗读。

(2)想想列这个表格对鲁滨逊有什么作用?

提示:带来勇气、自己还是幸运的、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接受现实、顽强活下去、知安命

(3)鲁滨逊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提示:①乐观精神;②善于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③善于思考总结;④即便在最不幸的处境中,也可以从中找到希望。

(4)那现在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心目中的鲁滨逊是什么样子?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小结:

他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分的行动者;他倾向开拓,不满足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他性格坚毅,热爱劳动,有实干精神;他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在困境中自立、自信、自强,以乐观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方法点拨:分析小说人物时要学会抓住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

2.4辑录精彩语言

本环节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实情,适时穿插个人的看法,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积累名人名言。

(1)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2)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3)可见,我们一般人,不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不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4)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在最悲惨的处境中,我们可以把幸与不幸列出来比较,找出自我安慰的事情来鼓励自己,度过不幸。

2.5总结升华,畅谈感受

本部小说最主要的价值是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形象。人,可能经历很多次战争,但与寂寞作战是最锻炼人的,鲁滨逊凭借勇敢与智慧独立生活,最后成为一个传说、传奇。课内导读需设课堂随笔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抓住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方法,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人物带给自己的感受。给学生15分钟左右时间,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随后与老师、同学分享。只要学生自己与名著中的人物面对面交流后,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甚至能联系自己的经历谈感受。这样一来,阅读名著就有多了一层意义,除了感受优秀作品外,还能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

在名著導读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教师身体力行,细读名著,对名著情节了如指掌,导读时游刃有余,这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文本阅读与故事讲演相结合

为了避免文本阅读的单调,教学中还可以开展故事讲演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以人物的心理描写为突出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内心独白改写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大胆在同学面前以“讲”的形式展示鲁滨逊流落荒岛时无助、恐惧、自勉等复杂心理。另外小说中还出现另一个人物“星期五”,鲁滨逊岛上唯一的人类朋友,二人之间有较多的互动,教师鼓励学生任意截取其中一个情节,进行剧本创作,再从中选出优秀的剧本排演,将精彩情节搬上舞台,让艺术人物照进现实生活里。通过学生自己的讲与演,名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名著所传达出的精神也更具有感染力了。

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重视,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中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名著阅读的教学是语文老师无法回避的。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多一些耐心,多做一些思考,多下一些阅读指导的功夫,帮助学生在中学阶段多读几本名著,感受人类文化的结晶,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泉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汇编-语文专辑(二)[M].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