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乡村民宿业态发展状况研究

2020-12-17 03:30倪佳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莫干山民宿村民

倪佳瑜

站在屋前對望群山,连绵不尽的竹海铺满眼前。几栋老房掩映在层峦叠翠之间,蒿草为篱,白沙做院,草树斜阳略微点缀。清风拂过大地,几声犬吠随着微澜的竹海从村口飘来。晚归的老农掮着锄头,把白天的疲惫和心事悄悄藏进晚霞。庙前村,一个令人呼吸都能放缓的地方。

庙前村位于德清县莫干山南麓,全村共有村民972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虽然风景秀丽,但土地多为丘陵坡地,耕地非常有限,又因地处于对河口和老虎潭两个水库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政策上不允许发展工矿企业,因此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始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世代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只能通过上山砍伐毛竹勉强维持生计。随着毛竹价格的起起落落,甚至一度跌破雇工成本,村民的日子也愈发艰难。还出现过村民为置办女儿嫁妆,雨天上山劳作不幸滑落丧生的悲剧。2001年,该村的集体年收入只有1200元,村集体全部存款仅7938元,一度到了连村委订报纸的钱都付不出的地步。村里的开支完全要靠上级拨款,书记和村长去镇上开会只敢坐在最后一排,因为“实在抬不起头”。迫于生计,大部分村民都只能外出谋生,连村长都不得不进城务工。“空心村”和“留守村”所带来的困境接踵而至。

改变始于2011年,受“洋家乐”的带动,民宿产业逐渐在莫干山地区悄然兴起。守着莫干山南大门的庙前村,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山水优势,主动抓住机遇邀请投资客进村兴办民宿。并把村里闲置的大会堂、小学,以及因“三改一拆”而空余的房屋租给外来民宿主,使得当年的村集体收入就突破了两万元。更为重要的是,民宿产业给村里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村内的劳动力甚至一度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原本从事“拉毛竹”等繁重体力劳动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民宿管家、乡村大厨和客房保洁。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就业乃至创业,村内的常住人口从最少时的三百多人增长至目前的近千人,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莫上隐、莫干云镜和莫干山居图等精品民宿给村里带来了“人气”、“财气”和“朝气”,使庙前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曾经贫困村的“铁帽子”也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庙前村,共有特色民宿36家,床位数450张左右,并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成立了宿邦文旅公司,采用公司化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原有的民宿多为独立经营,由民宿主独自承担人工和宣传费用,且囿于民宿“小而精”的业态特点,单个民宿能够提供给游客的娱乐体验始终相对有限。公司未来的目标,是要把村内原本互相独立的民宿,打造成村级民宿联盟。一方面整合现有的零散资源,比如用工、餐饮、宣传等,最大程度降低民宿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则汇集各家民宿的特色,让原本只属于某家民宿的游客能够成为庙前民宿共同的客人,最大程度的丰富游客的旅居体验。2017年,庙前村实现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客流量达到了1.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了85万元,村内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28960元。方兴未艾的民宿产业以及纷至沓来的外地游客,把庙前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守着绿水青山的浙江,乡村有潜力,农人有期待。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逆城市化”也是一种潮流。庙前村几代人的乡村振兴之梦,最终通过民宿产业得以实现。这个曾今贫困村庄的“逆袭”之路至少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乡村振兴应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民宿是典型的利用城市剩余资本投资于乡村,并以城市居民为消费目标群体的行业。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过去农村地区靠发展低小散乡镇企业实现振兴的模式已经愈发面临瓶颈。庙前村通过民宿产业实现村富民强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并不意味着乡村对城市的简单复刻和模仿,而是要对标城市补足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因此乡村应与城市形成互补的发展态势,围绕着第一产业,打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障碍,通过供给侧改革,激发乡村的活力,使之构成与城市互为服务的良好关系,实现生产要素的双向对流。

第二,乡村振兴应走因地制宜发展之路。庙前村耕地有限且不能发展工矿企业,但却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惠民富民的“蹊径”。中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特别是位于山区的乡村并不完全适合走工业振兴的道路。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努力尝试把“一产”和“三产”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充分挖掘“一产”的潜力;也可以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产业,通过旅游、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实现农民富裕和乡村振兴。

第三,乡村振兴应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庙前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其能够发展民宿产业的自然基础。庙前村通过民宿产业绘就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是“两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过去我们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困境,通过拼资源的方式盲目追求规模的增长,致使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环境欠账问题普遍比较突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应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坚持新发展观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地区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把“产业旺”“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让远行的游子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参考文献

[1]唐晓丹.长白山池西区民宿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60-61.

[2]虞伟民.民宿、客栈运营中的“痛点”与“难点”——无锡市民宿、客栈运营情况调研[J].江南论坛,2020(08):47-49.

猜你喜欢
莫干山民宿村民
莫干山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非暴力
嘉宾邵青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Mount Mogan and Some Foreigners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