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2020-12-18 00:03徐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有效性

徐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实际情况下,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同时其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十分复杂、施工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工程造价往往很容易发生变化,导致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要奉行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积极引进全过程工程造价方法,从而提升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确保预算评估的科学性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确保预算评估的科学性。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在对建筑工程整个周期内相关经济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的前提下,对造价预算方案进行编制,从而让投资更加合理。而后,在确定好的全过程造价预算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对不同施工流程、不同施工部分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编制,确保造价管理责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思想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将能更准确地把握工程中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升造价编制的科学性,并锁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以便于提前留出造价的波动空间,这样一来预算评估的科学性就能得到保障。

(二)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的执行,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设备、人工是成本支出的三大方向,占据了工程造价的绝大部分,同时这几个方向的资金支出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施工技术不同、人员管理方式不同、设备维保水平不同等,都可能导致这几大支出的数额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使实际造价和预估造价出现较大出入。而在引入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以后,除了造价预算评估更加准确之外,施工过程的监控工作力度也会更大,这样一来造价管理的责任就会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变得更加切实可追责。除此之外,在构建透明化管理步骤以后,不同部门之间也会形成互相之间的监督和控制,这显然也有利于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和过去常用的造价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再是唯一参与造价管理的员工,因此整体的成本控制有效性必然会得到提升。

(三)确保造价方案的合理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建筑工程建设必须要遵循市场运营规则,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企业,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保障施工的进度、控制施工的成本。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实,能够提升造价成本方案的合理性,降低因控制成本导致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做到兼顾成本与质量。实际上,其最主要的控制方法就是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源发生浪费,并对资金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的实际造价。当然,全过程造价管理还能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水平,保证建筑行业的发展质量。

(四)防控经济管理风险

建筑工程全过程预算模式下,所有的数据都必须要保证准确清晰,这就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在对实际施工情况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并在提升评估准确度的同时,保证预算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防控经济管理风险的目标。另外,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实,还能够提升工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分配有效性,解决过去资源浪费、资金风险较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提升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

(一)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

在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方应该联合相关方共同组成监督工作小组,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步骤、不同工种的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有效协调,对设计图纸进行确认,给出图纸及方案的资金拟定限额,让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能够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为后续的项目造价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由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都选用承包制模式,各种施工材料、设备等都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供货商,因此材料设备价格等往往有巨大的差异,而有的单位为了通过建筑项目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无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不考虑实际需求,虚报工程量、延长施工周期、虚报材料价格等,导致工程造价指标的不合理不准确。这种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那么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将成为一纸空谈。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除了要考虑设计方案和数据的合理性之外,还要建立系统化的认知,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最后,在工程正式投入施工之前,造价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招投标,在招投标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开透明,一切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出发点,对参与招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强化实地调查,杜绝信誉不良单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问题。第二,要做好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对相应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反复调整项目费用数额,从而确保后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严格推广工程量清单式计价方式,确定招标价格、解决投标单位在价格上做文章的问题。

(二)项目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环节中应用造价管理模式,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确保相关利益方应得利益的必然选择,在这个阶段中工程造价主要的内容在于,对工程合同内容等进行有效审计。比如说,要对合同的相关条款是否得到落实进行审查,确定不同流程之间是否衔接得当,有效控制分包转包的标准和层次等。另外,还需要对施工部门的施工管理情况、建筑方案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审核,确定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度,保证各种施工支出的准确度,完成不同流程、不同工种的全面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造价的目标。最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工作,且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效果会给最终的造价控制效果带来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务必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除了要做好不同信息的考核检验之外,还需要强化合同管理,严格遵守合同内容对业主等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平衡,保证最终的造价控制效果。

(三)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能够实现对项目各种生产要素的监督和全面控制。在对项目进行分批次验收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好工程安全性,并对施工记录册中的情况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预期验收标准,并保证工程实际造价与预计情况相符。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中,还应该对有关条款及行业标准进行反复研究,避免安全问题、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控制经济管理风险,保证施工验收的有效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责任管理的必要性,提升责任划分的准确度和清晰度,通过验收及监督等,落实规范化责任机制,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超出造价预算的部分,进行细致分析、明确超预算原因,并完成验收报告、配合责任落实,使竣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顺利完成。

结语

建筑企业参与施工主要是为了获取利润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行、进行再投资等,而做好建筑经济管理并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则是提升经营收益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对预算评估、成本控制及防控经济风险的重要性,并积极做好项目决策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从根本上避免工程造价控制不合理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为保障工程顺利完工、提升企业收益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全过程工程造价有效性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