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12-18 03:01民权县农业农村局王巧生
河南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权县农技技术推广

民权县农业农村局 王巧生

一、基本情况

民权县耕地面积8.07 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花生、蔬菜、果树等。2013 年,民权县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2014 年,民权县建成了9 个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并投入使用,县政府配套资金83.592 万元,将9 个区域站的办公设备、检验检测仪器、用餐、住宿用品配备齐全,同时积极争取部门资金支持,协调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为花园区域站配备吸虫塔、测报灯等病虫测报设备;协调县气象局为花园、王桥镇、野岗乡等6 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配备了气象设备。民权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向县编委提出增编申请,县编委专门下发文件,新增全额事业编制54 个。目前,全县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配备技术人员全部到岗。民权县争取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项目支持,为9 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配备了9 辆农技推广服务车。为了确保基层区域站正常工作运行,民权县农业农村局财务股为每个区域站每年拨付办公经费2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将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己任,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引进,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植水平。一是实行站长负责制。县农业农村局与各个区域站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二是为确保区域站规范运行,每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使用“中国农技推广”标识,制定了服务网络图,建立完善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评制度、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五项制度。三是优化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全县结合“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科技服务活动和脱贫攻坚产业技术服务活动,普遍建立“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基层农技推广站+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链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实现推广服务力量协同、参与主体利益协同、技术信息供需协同,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效率。

(二)做实产业扶贫科技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贫困村综合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激发贫困群众建立“造血”细胞,加大科技助推脱贫攻坚力量,结合民权县实际,按照国家扶贫政策,制定农业产业技术扶贫机制,民权县农业农村局组织92 名科技人员分包18 个乡镇,覆盖2200 户贫困户,为每个行政村建立贫困台账,对有农业技术需求的贫困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2019 年,全县培训服务农民15 000 人次,其中,贫困人口3600 人,提升了贫困群众生产技能、生产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人均纯收入提高300 元,夯实了产业脱贫基础,促进了脱贫增收,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做好农业主推技术宣传工作

民权县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推介发布2019 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民农〔2019〕111号文),结合民权县实际情况遴选发布了10 项主推技术及主推农作物品种,制定了小麦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强筋小麦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夏玉米免耕机播栽培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一拌两喷”夏玉米病虫草防控技术共5 个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一年来,民权县从遴选公布的农作物品种中引进新品种,并进行了10 个小麦品种、7 个玉米品种、7 个花生品种的比较试验及夏玉米免耕田间试验、花生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特别是花园双井村张立明夏直播花生品种开农61,在花园区域站和“1355”花生专家的指导下,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操作,花生收获是经花生专家测产产量达到752 kg/667 m2,创全省夏直播花生产量新高。

(四)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

根据原农业部科教司《关于报送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有关材料暨做好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填报的通知》(农科(推广)函〔2017〕第375 号)相关要求,全县组织开展县、乡两级基层农技人员进行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填报,优化中国农技推广APP 运行管理,提高其在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覆盖面和使用率。2019 年,民权县基层农技人员626 人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达到100%,农技人员发布有效日志10 265 条,上报农情信息6409 条,问题提问14 026 条,问题回答74 215 条,评论量214 次,点赞量80 588 次。中国农技推广APP 带动了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对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理念的使用,积极开展农情采集、信息咨询、互动交流、在线学习、技术普及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五)强化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根据农民需求,民权县依托王桥乡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科普基地培训项目聘请科技特派员授课。先后聘请专家教授来民权县讲授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透过“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将技术及时送到示范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确保了技术落实到位。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17 期,开办科普大集26 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700 多次,发放技术资料6 万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90 人,累计培训农民20 000 人次,确保全县每村都有人参与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农技人员专业知识老化

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农技人员中大部分是20 世纪80 年代的中专生或大专生,知识老化,观念相对陈旧。

(二)投入经费偏低

在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民培训中,投入经费较低。如野岗区域站负责两个乡镇,共辖57 个行政村、140 个自然村,人口8.3 万人,耕地面积0.83 万hm2,区域内有种植专业合作社37 个、家庭农场39 个、种粮大户27 个,工作经费每年2 万多元,还不能满足日常工作开支,更不用说走村入户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了。

四、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是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入是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保证其正常事业费开支,应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目前,县财政在以往经费的基础上再增加10%的投入用于各乡镇区域站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二)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中国农技推广APP 平台筛选出果树、蔬菜、食用菌等农业技术管理专题讲座或视频信息进行学习,依托民权县农业农村局王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作为河南省科技厅科普基地,组织召开农业技术人员培训,聘请省、市、县农技专家授课,对他们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水平,使他们尽快成为农民满意的“多面手”。

猜你喜欢
民权县农技技术推广
河南民权县:基层巡察紧盯民生解民忧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小波分析的民权县降水量周期规律研究
民权县计生协开展“青春无限、关爱健康”徒步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