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药材艾草驯化栽培技术初报

2020-12-18 04:52缑建民史延春高大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根状茎天水市苗高

缑建民,王 琰,史延春,高 强,高大伟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1)

艾(Artemisia argyiLevl.etVan)为菊科蒿属植物,别名艾蒿、蓬蒿等。艾叶晒干后将其粉碎得到艾绒,艾绒制作成艾条后可用于艾灸。全草皆可入药,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痛等多种功效。天水市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近年来,医药养生和保健品行业迅速发展,艾草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虽然天水市中药材艾草资源分布广泛,却种类混杂,并无优势品种,且大都布局零散不集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和规模种植是进一步提高艾草品质、商品率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1 形态特征

艾草主根略粗,直径最大为1.5 cm,侧根较多。茎高80~250 cm,纸质叶片遍布白色腺点和小凹点,还着生灰白色短毛,整体较厚。其中,基生叶在花期就已经萎谢;茎下部叶片形状多数为椭圆形或宽卵形,并且呈裂齿数为2~3的羽状深裂,其中狭线形裂片宽度多数未到1 mm,叶片背部叶脉枯萎后,多呈深褐色或锈色;中部叶片近菱形或为卵形及三角状卵形,长5~8 cm,宽4~7 cm,羽状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在背面显著凸出,叶片干枯时锈色,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极小或无假托叶;上部叶片与苞片叶分别为羽状半裂、浅裂或不分裂,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针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球形或椭圆形,直径达2.5~3.5 mm,几乎无梗。花果期7—9月,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2 生物学特性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植株基部稍呈木质化,且整株有浓郁香气。茎部黄褐色纵棱分明,有少数短3~5 cm的分枝;茎、枝均有蛛丝样灰色柔毛。艾草喜阳光、耐干旱、较为耐寒,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的能力极强,低海拔或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林下、河边及山坡等地多有生长,也常见于草原等地区,还在部分地区作为优势种处于植物群落之中。艾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24~30℃为生长繁盛期适宜温度,但当温度高于30℃时,则茎秆病虫害加重,易产生老化抽枝;而冬季温度低于-3℃时,则对当年生宿根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3 种植区自然条件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属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地区,总面积14 325 km2,海拔1 000~2 100 m,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年平均气温为11℃,平均降水量为491.7 mm,年平均日照2 100 h,无霜期185 d,属温带季风气候。天水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秦药的主要产区,也是中药材生产的天然宝库,素有“秦州药园”之称。独特优越的气候资源和复杂多样的生态条件使得天水中药材具备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居中、质量较好等独有的种植优势,而艾草作为其中一种易繁殖、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中药材在天水市多有分布。

4 栽培种植技术

4.1 选地

艾草对生存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在阳光充足、湿润肥沃、通透性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状况好。其中,以肥力足、排水良好的沙壤或黏壤土为佳。既可在房前屋后、田间地边种植,也可在路边、山坡、河边、荒地等地种植,通过合理布局,节约了土地资源。由于艾草食药用的特性,种植艾草的周边环境不得有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水的污染,空气尽量保持洁净无扬尘,土壤不得存在有毒有害农药残留,使其质量安全及药效进一步得到保证。

4.2 整地、施肥

对选好的地块进行深耕30 cm以上,既可疏松土壤,又可提高保墒能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还可以深埋部分草籽,利于来年除草。结合整地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60 000 kg/hm2,深耕之后即浇1次底墒水。带沟起平垄,垄面宽1.2 m、高10 cm,中间略高于四周,两侧带排水沟,沟宽0.3 m。

4.3 繁殖方法

4.3.1 有性繁殖 即用种子繁殖。选取2~3年生的健壮、无病害植株,在10—11月果实成熟时留种,一般在来年3—4月份播种。播种前将种子进行人工催芽后再播种,或者直接播种,但艾草种子存活期短,夏季过后就会失去发芽力。该方法艾草成活率很低,且生长速度非常慢,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

4.3.2 无性繁殖 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可分为根状茎繁殖和分株繁殖。其中,根状茎繁殖通常在10月份进行。用根状茎繁殖时可将多年生地下根茎全部挖出,剪成10 cm左右的节段,按行距40~50 cm开沟后,照株距15 cm平放于沟内,再覆土盖压,栽后及时浇水,出苗后要除草和追肥。分株繁殖一般在2—3月进行。在苗高10 cm左右时,选取从母株分离出的带根新幼苗,按照株行距30 cm×30 cm栽种。每穴2~3株,覆土压实后漫灌保墒,促进缓苗。实际生产中通常以根状茎繁殖为主[1]。

4.4 田间管理

根状茎在地下越冬后于第二年3月初开始萌发。当苗高30 cm左右时,可在阴雨天撒施尿素90 kg/hm2用作提苗,但仅适合于第一年栽种,以后不使用,否则会影响艾草自身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使艾草品质降低。4月上旬中耕除草,适当深锄,约15 cm左右。每茬艾草采收过后均要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下雨时要及时排水,保持排水沟通畅;天气较干旱时,要及时浇水,苗高80 cm以下时可进行喷灌,苗高80 cm以上时则需大水漫灌,否则易发生倒伏。每隔2年左右要翻晒耕地,清除过密的宿根和茎基,调整艾草的种植密度,使其生长空间增大,便于提高光合作用,加快艾草生长,减少病害。

4.5 采收与加工贮藏

6月上旬开始采收第一茬艾草,端午节前后1周最佳,选择晴天割取地面上带有叶片、未萌发侧枝及未开花、生长较为旺盛的茎秆,去除枯叶杂质进行茎叶分离,平摊在太阳下自然风干或低温烘干后,用打包机打包存放,包装材料要求清洁干燥,存放地点防潮、防霉。7月上中旬收获第二茬,“霜降”前后收获最后一茬,每年大约可收获3~4茬。进入11月份以后,艾草生长变慢,进入休眠期,在撒施肥料补充土地肥力的同时也要注意让土壤中保持必须的水分含量[2]。

近年来,艾草产品不断增多,不仅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在医用方面广为人知,还涉及艾灸养生、洗浴保健、熏蒸消毒、日用保健品、保健食品等许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种类。所以,艾草作为天水市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品种混杂、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等因素,制约着天水市艾草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所以选取优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进行科学栽植对艾草的产量和品质均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可以利用荒地、荒坡,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艾草种植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根状茎天水市苗高
菊花根状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状茎发育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畲药铜丝藤植物根和根状茎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