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20-12-18 20:26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周海平
家长 2020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 周海平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接受应试教育思想,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常常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用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为此,学校开始接受新的教学思想,重新定义体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小学体育教师也尝试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特点,开展五花八门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阻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意志方面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在课堂上很难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不能从一而终地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小学生缺乏耐心,当他们遇到难题时,如果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还没有做出来,就会产生暴躁、愤怒等情绪。而且小学生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做事没有激情,缺乏学习的动力。

(二)生活方面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和长辈的心肝宝贝,享受着大家的关心和宠爱。由于习惯性地接受大人的关爱,他们缺乏独立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这些学生离开父母后,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哭闹,感到无助。而且有的学生受到长辈的溺爱,不懂得分享,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这样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三)学习方面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师根据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很艰巨,由于学生个人的理解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存在差距,面对统一的标准,能力较差的同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尖子生的学习水平,于是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最后放任自我。

(四)情绪方面

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情绪,做事全靠满腔热血,通常不会经过深思熟虑。当他们心情愉悦时,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愿意和同学分享,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但是当他们感到低落、烦躁时,哪怕遇到一丁点挫折,都会觉得崩溃。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即使是小学生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就有可能演变为心理问题,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且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有目的性的专项教学,学生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后,不仅学习状态要发生转变,就连心理状态也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帮助学生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活。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地位长时间得不到突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逐渐丧失。但是体育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采用的是户外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随意活动,不用一板一眼地坐着,摆脱了空间的局限性和思维的束缚。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不需要灌输学生体育知识,在运动的过程中就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没有了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而且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与学生多次接触,增加了很多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增设体育游戏,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小学生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不知疲倦地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同理,当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后,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此时,体育教学不仅能传授学生运动技巧和相关知识,还能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利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于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审时度势,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