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思考

2020-12-18 22:37李嫒嫒庞雪兵韩瑞玺任佳伟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检验员仪器设备样品

李嫒嫒 庞雪兵 唐 浩 韩瑞玺 任佳伟

(1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176;2 北京高锐思种业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好的品种,也需要高质量的种子。高质量的种子既是“产”出来的,也是“检”出来的。开展种子检验工作,既是确保生产出物理、遗传和健康质量均合格种子的必要环节,也是保障种业高质量发展,营造种业市场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1]。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称“检验机构”)作为第三方检验机构,应加强自身质量管理,将有助于提高机构公正性,增强生命力。

1 质量管理对检验机构的重要性

检验报告是检验机构的产品,合格的产品不仅要求检验机构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过硬的检测技术,更需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溯源性。

1.1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检验工作的依据检验机构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考核方能开展工作[2],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检验机构有效运行、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

1.2质量管理是确保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决定了检验机构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只有对影响检验结果数据的关键要素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可靠的服务。

1.3质量管理是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相互促进。通过对结果质量控制,定期开展检验机构内部和外部比对[3],有助于提高检验员的检验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2 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从检验样品的接收、检测到出具检验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应必须对其中的关键要素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

2.1检验样品业务办公室人员在接收样品前要根据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进行合同评审,对于超出检验范围或不合格的样品不予接收。检验样品在流转过程中要有唯一性标识[4],保证在检验和保存期间不被混淆。样品保存设备应低温低湿,设置“待检、在检、检毕”区域。含转基因成分的阳性样品应单独存放,避免污染其他检验样品。真实性检测出现样品不纯的问题时,应与委托人充分沟通。

2.2人员人员是检验机构的关键要素,应做好以下4 点工作:(1)加强质量体系文件宣贯,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2)加强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3)加强能力验证、人员比对,保持能力水平;(4)加强监督,通过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纠正。

2.3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按时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5]。为保证检定状态良好,可以在两次检定期间,进行期间核查。仪器设备应有三色标识,避免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检验员误用。对于大型精密仪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4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应购买和使用国家公布的且带有授权机构颁发证书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应单独存放,由标准物质管理员管理,并且要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防止出现变质。

2.5试剂耗材购买试剂耗材要先对供应商资质、服务能力、供应品质量和价格等进行评价,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方能采购其产品。试剂耗材入库后,应按其存放要求进行储存。试剂经过符合性检查后,方可用于检验。

2.6检验标准检验机构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其次使用行业标准,最后是地方标准。若使用非标方法,应与标准方法进行平行实验,结果一致后向考核机关备案,方可使用。检验机构要定期对使用的检验标准进行有效性确认,确保在用标准有效。检验标准要加盖受控章,发放、回收、作废时应有相关记录。

2.7 环境设施对温湿度条件有要求的检验区域,要配备温度、湿度记录设备,并在检验时进行记录。如温湿度与标准不符,应立即停止检验。要定期联系供应商处理废水、废气、废渣,防止污染发生。转基因成分检测应有固定的场所,从样品制备到检验完成必须单向进行,防止气溶胶污染。

2.8记录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检验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记录要规范填写,杠改处不应太多[6]。计算机数据储存应建立相应的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2.9检验报告检验报告需三级审核签字,编制人应详细核对报告内容,审核人应重点审核检验结论,批准人应依法依规做好审批。超出检验范围的检验报告,不能加盖CASL 标识。检验机构如需更正检验报告,要将原检验报告收回。

3 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持续提高是所有检验机构的目标,但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3.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具体,实操性差《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考核准则》中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做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如何细化使之适应机构自身的特点仍值得思考。检验机构在编写体系文件时,难免参考其他检验机构的文件,在内容上却并未针对自身情况予以修改和具体细化,导致人员职责不明确,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可操作性差。

3.2质量意识不强,问题查找整改不到位未充分发挥检验机构的质量负责人在重要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导致质量活动开展不及时、整改不彻底的现象。并且质量负责人常常由机构的领导兼任,容易有“重结果,轻过程”倾向,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时,原因分析不深刻,有时避重就轻。此外,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有些检验机构未建立质量监督程序,或是有程序未执行,亦或是未执行到位。

3.3检验记录填写不规范,溯源脱节规范的检验记录能保证每份报告的检验结论可以溯源。但检验过程需要填写一系列记录,部分检验员会因其繁琐,存在检验结束后补填仪器使用记录,甚至检验结束后才开始填写原始记录等情况。从而导致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忘记填写,或者遗漏有疑问数据等问题,数据结论无法溯源。

4 提高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建议

4.1优化质量体系文件,提高“适宜性”体系文件是检验机构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程,是检验每个环节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体系文件不合理,管理体系运行就会受到阻力。检验机构应创建一套适合本机构运行的质量体系文件,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体系文件修改或者换版,要对全员进行宣贯,保证每个人都能知悉、理解并实施到位。

4.2加强内部沟通,提高“有效性”检验机构人员分工不分家,业务办公室和检测室应及时有效沟通。业务办公室人员遇到委托人咨询检测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请教相关检验员,确保良好的服务态度;检验员遇到样品有问题时,及时反馈业务办公室,和委托人沟通解决;检验员遇到检测问题时,要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品检测。

4.3深入开展质量活动,提高改进的“彻底性”检验机构应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将质量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不仅要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还要对各类记录做好监督;针对质量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质量负责人应及时会同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认真分析,查找影响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落实人员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进而持续改进检验机构管理水平。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必须切实做到真信、真做、真查、真改。

猜你喜欢
检验员仪器设备样品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事故的根源,值得注意!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论检验员的素质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