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纤亚麻新品种华亚8 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0-12-18 22:37孙中义姜卫东黄文功宋喜霞袁红梅陈晓艳张树权康庆华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亚麻科学院杂草

孙中义 姜卫东 朱 炫 黄文功 宋喜霞 袁红梅 陈晓艳 张树权 康庆华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哈尔滨 150080;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80;3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理 671000)

中国亚麻育种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1],到目前国内纤维亚麻的育种单位已发展至十多家,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湖南、吉林、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育成50 余个品种,包括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黑亚”和“华亚”系列[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育成的“双亚”系列[3],及其他省份的“内纤亚、吉亚、伊亚”[4-5]和“中亚”系列品种[6-7]。这些品种在当地种植原茎产量4500~7000kg/hm2,纤维产量800~1000kg/hm2,长纤维含量18%~20%,纤维梳成率31.5%;育种方法主要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DNA 导入等技术[1-3,6-9]。目前,国内纤用亚麻品种的纤维产量、纤维品质、长纤维含量与法国、荷兰等国家品种仍存在一定差距[10],国内亚麻品种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继续提升国内亚麻品种水平,满足市场及生产对原茎和种子双高产、优质、抗倒亚麻新品种的需求,提升亚麻的综合开发价值,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以纤维、种子双高产,抗逆性强为目标,育成亚麻新品种华亚8 号。2015-2019 年在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参加的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群体整齐、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成熟期一致、落黄好等特性。

1 选育过程

该品种是1997 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以87035 为母本,以该所育成的黑亚10 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97175,杂交后代连续自交4 代,选择优良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决选出优良株系97175-72(11.12),2015-2018年在云南、黑龙江等地进行品比鉴定及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倒特性,命名为华亚8 号。相关登记申请文件于2019 年4 月由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局提交到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平台系统,并通过省部级审查,于2020 年2 月公告,登记编号GPD 亚麻(胡麻)(2019)530016。

2 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性该品种属于中熟品种,苗期生长健壮,茎叶绿色,花序长而集中,茎秆直立有弹性,抗倒伏,抗旱、抗病性较强,较耐盐碱,种皮褐色,千粒重4.1~4.5g。在云南省冬季种植生育日数为153d,株高98.4cm,工艺长度83.7cm,分枝4~5 个,单株蒴果6~10 个;在黑龙江省春季种植生育日数为75d,株高79.3cm,工艺长度56.7cm,分枝5~7 个,单株蒴果15~18 个。

2.2抗病性2019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立枯病发病率0.1%(高抗),枯萎病发病率0.1%(高抗),未见其他病害。

2.3品质2016 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脂肪(干基)含量31.71%。2015-2019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种植鉴定:该品种全麻率平均为28.28%。

2.4适应性华亚8 号适应性广,经过多年多点试验,该品种可在黑龙江哈尔滨、绥化、黑河地区春季种植和云南省大理地区冬季种植。

3 产量表现

3.1黑龙江产量表现2015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和黑河进行区域试验,有效播种粒数为2000 粒/m2,各试验点每hm2原茎产量7166.7kg,比对照黑亚16号增产38.3%;纤维产量达到1909.2kg;产量指标均高于对照10%以上。2016 年在黑龙江省试验中,各点每hm2原茎产量7166.7kg,比对照黑亚16号增产36.0%;纤维产量达到1853.1kg;产量指标均高于对照10%以上。2017 年在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每hm2原茎产量5800.0kg,比对照黑亚16 号增产10.8%;纤维产量达到1352.4kg,比对照增产4.6%。2018 年在黑龙江省试验中,每hm2原茎产量6600.0kg,比对照黑亚16 号增产4.6%;纤维产量达到1385.2kg,比对照增产1.7%。2019 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民主示范园区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极强的高纤高产特性,每hm2原茎产量7977.8kg,纤维产量1386.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8.9%、18.8%。

3.2云南产量表现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和耿马县选示范点2 个,有效播种粒数为1800 粒/m2,撒播。2015-2016 年宾川冬季种植试验,每hm2原茎产量7680.0kg/hm,种子产量946.5kg,分别比对照 云 亚2 号 增 产15.9% 和13.5%。2016-2017 年宾川冬季试验,每hm2原茎产量10230.0kg,种子产量1401kg,分别比对照云亚2 号增产9.1%和10.1%。2016-2017 年耿马冬季试验,每hm2原茎产量8910.0kg,种子产量1140.0kg,分别比对照云亚2号增产10.4%和9.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选好地、找准茬,合理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良好的平川地、排水良好的二洼地或黑油沙土地。茬口应选择上年施有机肥多、杂草少的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豆等;同时还要注意前作使用的除草剂,如前作大豆使用了含有普施特类的除草剂,后作2 年内不能种植亚麻;如玉米使用了含阿特拉津、塞克津类的除草剂,后作不宜种植亚麻。亚麻田严禁重茬和迎茬种植,一般的轮作方式为:玉米-亚麻-大豆-高粱或谷子、大豆-亚麻-玉米-高粱-谷子、小麦-亚麻-玉米-大豆-甜菜、谷子-亚麻-甜菜-小麦-大豆。

4.2整好地、保住墒,合理施肥前茬玉米、高粱、谷子应进行秋翻秋耙连续作业,然后耢平,春天化冻4~5cm,再用耢子耢1 次,使土壤达到播种状态,保住底墒。没有进行秋整地的地块应在表土层化冻达到10cm 时,进行顶浆春整地,用“一耙压半耙”的耙地方法将地耙细、耢平、镇压连续作业,或者采用对角线方法,耙、耢、压连续作业,使地平整细碎,达到播种状态。在秋翻前或春耙前每hm2均匀施有机肥4 万~8 万kg、磷酸二铵75~150kg、三料磷肥50~75kg、硫酸钾50~75kg 作基肥;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0.2%~0.3%的硫酸锌拌种(1.0~1.5kg/hm2);青熟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0.75kg/hm2)。

4.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黑龙江南部地区亚麻生产田的适宜播期为4 月25 日至5 月5 日之间;北部地区为5 月1-10 日。采麻田有效播种粒数为2000粒/m2,播量以150~180kg/hm2为宜;繁种田可适当早播3~5d。云南冬季亚麻播种期在9 月下旬至10 月初。原原种高倍繁殖,每hm2播量30~40kg;原种1 代加速繁殖,播量40~50kg;原种2 代扩大繁殖,播量60~70kg;良种按生产用种播量120kg左右。

4.4田间杂草管理开花前期,发现叶片变黄或卷曲等症状,结合降雨可适当喷施磷肥和微肥。在亚麻5~10cm 时,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除草:禾本科杂草3 叶期选用拿扑净,配成0.25%~0.30%水溶液喷洒,拿扑净用量1.2~1.5kg/hm2可以达到99%防除效果,亦可采用精稳杀得、烯草酮等除草剂按药品说明剂量进行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对双子叶杂草用二甲四氯,用量1.0~1.2kg/hm2,配成0.2%~0.3%的水溶液喷施,使用二甲四氯应在亚麻高于10cm 时,用药不可过量;还可视田间双子叶杂草类型选用苯达松、辛酰溴苯腈等除草剂。一般亚麻田除草多采用拿扑净与二甲四氯复合配方,每667m2用20%拿扑净75~100mL 和40%二甲四氯50g,兑水40~50L,防除效果好。南方亚麻田的杂草种类比较多,芽前封土处理以72%都尔乳油的效果好,持效期特长,每667m2施用量为2.13L。苗后防治的药剂可选择10.8%高效盖草能乳油、5%禾草杀星及17.5%快刀乳油,用药量为260mL,在亚麻出苗20~30d(此时杂草约在2~3 叶期)兑水50L 喷雾均能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对亚麻安全,一次喷药可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有机种植多采用密植控草或在亚麻苗高10~20cm 时进行人工或机械除草、耙草,以取代化学除草。

4.5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和立枯病,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综合防治措施是采用药剂(炭疽福美或多菌灵)拌种,结合整地清理病残组织等农业措施以及喷洒杀菌剂等。在亚麻生育过程中,如发现草地螟或黏虫为害,应及时喷洒溴氰菊酯1000~1500 倍液进行药剂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4.6适时收获采种田在蒴果有2/3 成熟呈黄褐色,麻叶全部脱落,茎秆整株变黄,摇晃蒴果有声响的种子成熟期收获。采麻田在麻桃1/3 变成黄褐色,麻茎1/3 变黄色,麻茎下部叶片1/3 脱落的工艺成熟期收获。

猜你喜欢
亚麻科学院杂草
拔杂草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拔掉心中的杂草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亚麻·亚麻
吃亚麻籽有方法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