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树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2020-12-18 22:53赖志坚
乡村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种子价值

赖志坚

(清远市小龙林场,广东 清远511500)

苹婆树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木本粮食植物,是目前热带干果的主要来源之一。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苹婆种子的市场潜能巨大,平均市场销售价约为20元/kg,但商品来源较为短缺,野生资源采摘不足以支撑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1]。目前,我国对苹婆的果用性研究及开发利用不多,未对苹婆进行大规模的果用性栽培,果用优良树种得不到栽培筛选,无法充分发挥热带南亚热带果树树种资源优势,我国对苹婆树的栽培、开发之路任重而道远。

1 苹婆树概述

1.1 苹婆树分布

“苹婆”古名为“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身影”,苹婆树外在形态优美。其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贵州等省市区,其中广西崇左市一些山区中苹婆树数量最多。此外,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也种植了一定数量的苹婆树。

1.2 苹婆树的生物学特征

苹婆树高10 m左右,树冠高大挺直,树干粗壮,表面较为粗糙,呈现灰褐色。叶片宽厚光滑,主要呈现墨绿色,圆锥花序下垂,长8~28 cm,白里透红,花朵较小,似小铃铛一般,雄蕊柱柔弱弯曲,雄花数量比雌花数量少。花穗20 cm以上,上簇生小花70~200朵,一般呈现为乳黄色或是粉红色。苹婆树果子主要呈长圆形,有果柄,从果皮外观来看,未成熟的果表皮与成熟的果表皮颜色不同,差距很大,未成熟时呈现青绿色,成熟后呈暗红色。撕开种子表皮可见一层黏膜,果中有黑色的种子,呈现椭圆形或球形,裂开像凤眼,这即“凤眼果”名字的由来。此外,苹婆树根系十分发达,入土深,吸水抓土能力极强[2]。

1.3 苹婆树的优良特性

苹婆树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常青,对环境、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耐旱、耐热、快长、抗病和抗虫等特点,在土层贫瘠或是沙石中均能良好生长,在半阴环境下耐受能力强,在恶劣或是不适合植被生长的区域中均具有多方面的先决条件优势。以广西为例,广西大部分地区均是岩溶山地,石多土少,土地保水能力差,土地内营养物质不足,不适合植被生长。而苹婆树因其自身所具备的优良特性,能顽强地在石山区生存,不占用原本稀缺的土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苹婆树具有发达的根系,扎根深,扎根广,吸水能力强,固土能力强,既能为村民提供果品,又能起到生态环境恢复的作用。

2 苹婆树的利用价值

2.1 苹婆树的食用价值

苹婆在广东省常被用作烹制食品,苹婆仁烧肉、苹婆仁烧鸡等均是名菜,同时,苹婆也是副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苹婆种子原本的味道与板栗、木菠萝种子味道相似,但与他们相比,苹婆种子更符合大众口味。苹婆的种子可被做成各种品类、各种口味的小吃,被加工成果仁、果脯、饼干、糕点等小吃后广受当地居民喜爱,在市场上需求量极大,因此销售价格也较高。目前,苹婆种子并不仅仅在当地受欢迎,且已风靡多数地区。苹婆树种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发展潜力巨大。

2.2 苹婆树的药用价值

苹婆树种子除可食用外,还能用作药材,可与果壳、蜜枣、陈皮等一起煎煮后入药,在治血痢上有很大功效[3]。同时,苹婆树果也可入药,研究表明其在温胃、健脾、止泻、明目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功效。

2.3 苹婆树的绿化价值

苹婆树每年可开花结果2次,其花序硕大,白里透红,颜色鲜艳的花序与墨绿色的叶片对比强烈,观赏价值极高。同时,叶片宽厚且大,不易招虫,具有良好的遮阴性能,树冠直立高大,整体形态优美,可广泛用作行道树、庭院树和风景树栽植。

2.4 苹婆树的生活价值

苹婆树多个部位均能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中。一是苹婆树的木材坚韧性十足,可用作家具、箱子、盒子、乐器等的制作中,质量上乘的还可用作一般的建筑材料;二是苹婆树树皮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是绳索、麻袋或人造棉原料的不二选择;三是苹婆树宽厚的大叶片有独特的功能,其可用作包粽子、裹糍粑。

3 苹婆树栽培技术

3.1 播种

当苹婆树果成熟裂开时,即“凤眼”睁开时,就是播种的最佳时机。此时可剥下凤眼果,将种子分离出来,用灭菌灵进行消毒杀菌,随后用条点播法进行播种,且需保证沙床不能过湿。一般情况下,种子播下7 d后即可发芽,种子发芽萌动期内要注意防护,做好安全管理措施,以提升移植存活率。

3.2 扦插

苹婆树枝条极易生根,因此可像柳条一样采用扦插的方法对苹婆树进行繁殖栽培。要注意需在春秋2季剪取枝条,在枝条选择上没有太多局限性,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二三年生本质化枝条、老枝条等均可选取作为扦插对象。扦插时,将枝条剪至1.2~1.5 m,保证沙床湿润空气流通,扦插入土0.3 m左右,正常情况下30 d内即可生根。

3.3 定植

春季是种植苹婆树的最佳季节,栽植前,可挖大小为80 cm×80 cm×60 cm的栽植穴,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一定量的混合肥施下作为基肥。定植时,最好将株行距保持在4 m×5 m,每667 m2植33株苹婆苗木[4]。

3.4 施肥

幼龄苹婆树基本上1年内每隔两三个月施1次肥,在肥料选择上没有固定要求,有机肥或化学肥料均可。成熟苹婆树需要的肥料较多,在施肥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每年冬末春初及8—9月均要至少施1次大剂量化肥,第1次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20~30 kg有机肥料;第2次施肥被称为果后肥,以化肥为主,每株施0.5~1 kg。

3.5 采收

正常情况下,苹婆树在定植后三四年即会结果,15年可达到产量趋于稳定的盛果期。通常,12月中旬果实成熟进行采收,采收时最好采用带有铁钩的竹竿将果荚勾落在地,再进行晒干等后续处理。

4 苹婆树的发展前景

4.1 干果新产业

在当下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市场的干果供应中,能用作商业性生产的本土树种并不多,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腰果、开心果、澳洲坚果等均是由外国引进而来。由此显得我国本土生产的苹婆树尤为珍贵,而其自身所具备的优良特性更充分体现了苹婆树的优质资源优势。苹婆树的优良特性包括并不局限于极强的生态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其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木,若能切实认识到苹婆树在经济作物中的重要地位,对其进行高效地开发栽培并利用,则能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提供新的稳定的干果产品,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干果新产业的形成。

4.2 粮用果树

基于广西粮食匮乏的现象,苹婆树作为粮用果树方面的发展前景广阔。当下广西所产粮食并不能满足广西人们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地域特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苹婆树资源,将苹婆树合理发展为粮用果树,将苹婆树上可食用部位进行合理开发,以作为粮食满足广西人民的需求。目前,苹婆树资源发展为粮用果树已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并已进行了一定探索。

4.3 多方面开发利用

苹婆树的优良特性使其在南方用粮、城市绿化、生态恢复等多方面多领域均具备不同用途,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通过栽培、开发利用苹婆树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山区要粮、山区生态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一条新途径。

5 结语

苹婆树作为内在价值极高的树木,在促进生态环境恢复、为居民提供粮食2个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且其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这2点。通过分析苹婆树的起源及分布、苹婆树的生物学特征、苹婆树的优良特性、苹婆树的食用价值、苹婆树的绿化价值及苹婆树的生活价值,能切实感受到苹婆树巨大的潜在价值。对此,在对苹婆树进行深入开发研究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苹婆树自身生长需要,在满足苹婆树自身生长需要的前提下对苹婆树进行符合规范的开发研究,以充分发挥苹婆树的应有价值。

猜你喜欢
种子价值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桃种子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可怜的种子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最小的种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