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8 22:53黎庆华
乡村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管护林业资源

黎庆华

(柳州市柳江区自然资源局,广西 柳州545100)

随着科技兴林政策的实施及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相应地,我国森林覆盖率得以增长,林业资源蓄积不断丰富。但现阶段,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 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作用,承担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稳固水土等生态功能,并可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众多材料,同时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旅游业等方式可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可以说,林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态方面,森林资源能在一定范围内涵养大量的水分,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水循环,从而调节周边的气候[1]。林木根系和地表其他植物根系能够有效稳固土壤,减少土壤因地表径流而流失。在风沙较大的地区,森林能够降低大风对沙土的迁移作用,从而改善沙漠化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森林能大量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产生氧气,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经济方面,林业为建筑、造纸、制造业等提供了大量生产原料,丰富多样且储藏量巨大的林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资源,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林业的间接经济功能非常重要,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促进当地生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林业资源还可用于城市绿化美化,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总体来看,林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融合,促进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 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资源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均

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总量及质量来看,由于过去长期的无序、掠夺式开发的影响,人均林业资源占有量较低,森林覆盖率也较低,林业资源中生态林、经济林和原始森林比例失衡,尤其是乔木林生态功能指数过低,生态脆弱的根本状况还需进一步扭转。而从空间分布上,我国南北、东西林业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林业资源质量差距较大,这已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2]。

2.2 相关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管水平较低

部分林业部门定位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晰,在保护、监督、指导与生产等方面未做好全局规划,导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进而影响了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整体效果。在实施林业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部分林业部门监管水平不合规、管理能力有限,无法切实按照法律法规保护林业资源,使毁林、破坏林业资源的现象屡屡发生。

2.3 林业保护投资不足,资金管理水平不高

林业生态保护相关工程范围大、周期长、工作复杂程度高,工程建设任务繁重,不仅需要科学规划和大量人力投入,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在实际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林业生态保护所投入的资金难以全面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加之地方政府部门在资金管理上较为薄弱,重点工程建设缓慢,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效果。

2.4 全民保护林业生态的意识淡薄

林业生态保护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重要事业。但实践中,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企业非法砍伐林木的现象屡禁不止,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部分农民毁林开荒,导致林地被破坏,造成林业、农业效益受损。在造林方面,由于收益周期长、收益率低且办理手续程度复杂、通过率低等现实因素,以及对林业生态重要作用的认识薄弱,人们参与造林的热情较低,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造林结构不合理[3]。全民保护林业生态的意识淡薄,是阻碍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因素。

3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

3.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护政策

不断健全林业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制止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并对涉林违法事件进行依法处罚,打造良好的法律法规执行环境,可确保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对此,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林业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对林业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民保护林业生态的社会氛围;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林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护政策,针对性管护基础设施、管护设备、管护资金、管护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促进林业生态管护工作有序开展,尤其要根据林业生态的实际变化,以科学发展的规律进行资金投入规划和林业工程监管,实现林业生态管护科学化。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投入林业生态保护的部门、企业和个人,实行工作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及时兑现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个人要适当地减少资金分配,并对严重影响林业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从而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3.2 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建设投入

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林业发展实际,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生态林业、经济林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把林业建设财政资金列入财政专项资金,制定科学的预决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并严格审计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绩效,严厉打击截留、挪用林业建设专项资金的行为,确保每一笔资金均落实到有效的林业建设项目中;要强化资金投入的管理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充足,带动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生态管护事业,以满足林业发展需求。政府财政资金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应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起优质高效的林业建设资金融资机制,把林业生态保护建设成全社会关注、全社会投入、全社会监督的社会参与事业。

3.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利用会议、讲座、书刊报纸、网络、移动终端、科技大集、宣传栏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向全社会宣传林业生态的重要作用和林业资源发展现状,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首先,要加强相关部门领导对林业生态的认识,使他们明确林业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生态保护的错误认识,把林业生态保护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其次,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宣传,逐步淘汰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生产工序,对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进行升级,打造高效、环保的林业产业体系。最后,要加强对林农及社会大众的教育,形成全民保护生态环境、重视林业生态的社会共识。

3.4 抓好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

深入推进科技兴林战略的实施,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各地林业要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地势、林业资源现状等因素,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管理,把科学技术全面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5]。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尤其要加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林业安全工作预测及应急反应策略,规避不利于林业生态保护的做法。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林业科技、先进林业生产设备的研究,用现代化的林业机械装备促进林业生产、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水平;应科学制定造林的树种配置,营造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混交林,提高林分生态保护能力和森林资源质量,实现生态发展;应发展林农结合生产技术,科学规划林农结合用地,促进林间经济发展,提高林业、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3.5 建立专业化队伍,提高管护能力

林业部门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专业化人才进入林业生产和保护一线岗位,为林业管护人才队伍补充新鲜血液;要做好林业管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管护技能的培训,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和专业知识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新林业管护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人员队伍的责任心,促进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4 结语

林业生态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管护林业资源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我给资源分分类
land produces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