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山杏育苗及荒山造林技术

2020-12-18 22:53马艳丽
乡村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山杏辽西荒山

马艳丽

(国有北票市黑城子林场,辽宁 北票122105)

辽西地区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较少,荒山、荒地较多,植树造林难度较大。辽西地区开展荒山绿化、植树造林活动时,要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做好树种、造林技术的科学选择,如此才能有效提高造林效果。其中,山杏荒山造林技术恰恰满足了辽西荒山绿化的造林需求。

1 山杏具备的价值

1.1 经济价值

磷、钙、钾、铁等元素在山杏仁中含量丰富,是加工食品、补品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山杏还有滋润清肺、去痰止咳等功效,在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方面效果良好。山杏仁中的维生素还能对癌细胞进行抑制、灭杀,可延缓癌痛,在防治癌症方面疗效显著;通过深加工技术处理,可将山杏仁压榨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山杏油,该油在抗衰老、心脑血管疾病及动脉硬化预防方面效果突出。维生素、矿物质盐类在山杏果肉中含量较高,其糖酸比例适中、香味大、汁液多、味道好,可通过加工能变为美味的杏罐头等食品。在活性炭制造中可选择山杏壳充当原材料,在提取单宁与树胶时可选择山杏树皮作为原材料,杏叶能作为饲料,杏花则可作为蜜源,杏木由于硬度好、色泽光亮可加工为高档家具及雕刻艺术品。通过售卖山杏及山杏相关制品,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对带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具有积极。

1.2 生态价值

山杏是一种优质的树种,具有耐性好、抗性好、生命力顽强、寿命绵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防风固沙、抗冲击力好、固土面积大、水土保持、恢复生态环境及涵养水源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辽西荒山地区造林过程中,选择山杏树种进行栽植,能够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对加快恢复辽西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1]。

1.3 观赏价值

山杏外观美丽、观赏价值较高,其在生长中表现出山杏花单生、优先开放叶片、变色等特点,其含苞状态是纯红色,花开后颜色慢慢淡化,呈纯白色后花落。种植山杏,可赏花、摘果,开花时红中透白,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在荒山造林中栽植杏树,除了能改善当地林地覆盖面积外,还能美化荒山荒地。

2 辽西荒山地区山杏育苗技术

2.1 做好育苗圃的挑选、管理

培育山杏苗的最佳时节是春季、秋季,操作时要根据育苗总量合理设计、规划育苗圃面积。山杏耐受性、适应性好,要在排水方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等位置建设苗圃,尤以沙壤土最佳。育苗前,可将适量有机肥撒入苗圃地,之后配合中耕锄草等,完成整地工作。

2.2 优选种子

每年8月是山杏成熟的季节,此时山杏果实外皮呈深橘黄色。挑选山杏种子时,以外表滑润、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山杏采种,将种子挖出、清洗后进行储藏,至育苗时取出。受山杏原产地生态特征影响,育苗时要秉持“就近原则”选择树种。

2.3 种子播撒

2.3.1 春播。种子春播时间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期,由于山杏种子体积大,因此要采用宽幅条播法播种。播撒时顺着东西走向挖(5.5±0.5)cm的播种沟,沟间距为20 cm,撒种,种子间间隔(3.5±0.5)cm,然后覆土、踩踏结实,幼苗破土前无须浇水。根据预估苗木大小、种子发芽率等控制播种量,一般每667 m2撒1 300 kg种子。此外,春季播种时,要在前一年冬季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萌芽率。

2.3.2 秋播。种子秋播时间为每年10月中下旬土壤未冻期。种子播撒前,应储备足量清水,并将种子浸泡两三天。育苗地撒入种子后,要及时进行灌溉,若无法浇灌,则必须提前播种,且要减少播种量,且撒入种子后要覆土、踏实。秋播阶段,可省略催芽、沙藏等步骤,但要重视冬季人畜破坏问题[2]。

2.4 管理苗期

一旦山杏幼苗拱出土壤,要立即组织中耕除草,锄草期间要对树苗根部、地表枝叶进行有效保护,且应秉承“除早、除小、除净”的除草原则。中耕松土应和锄草同步开展,如翻耕土壤、及时补苗、浇水。待6月后,要结合树苗长势状况,组织灌溉、施肥,一般浇水前应先撒施尿素,通常撒施2次即可,且每667 m2撒施150 kg肥料足以。

3 辽西荒山地区山杏造林技术

3.1 荒山整地

完成育苗培育、组织树苗移栽前,应积极整理林地,优化荒山造林环境。在荒山地区造林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地,如缓坡地要选择水平沟整地法,沟底及沟坡要选择水平台式整地法;若陡坡角度大于等于25°,则要采取大鱼鳞坑整地法,一般采用1.6 m×0.9 m或1.2 m×0.7 m的规格。做好鱼鳞坑规格的科学选择,有助于山杏健康生长发育,鱼鳞坑规格大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能使山杏树苗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3.2 苗木栽植

山杏造林时间以春秋两季为主,具体时间是春季3—4月土壤解冻后,秋季10—11月土壤冷冻前。研究发现,秋季造林可提升辽西荒山地区造林成活率。在树苗移栽前,应先在造林区挖掘半圆形的栽植坑,规格为30 cm×60 cm,挖坑时要分别堆放地表土、心土。树苗运至林地进行栽植时,要坚持“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即将树苗提起悬置坑穴上方,微微抖动树苗使根系散开,然后将树苗放入坑内,待接触坑底后向内部填土,当土壤覆盖树苗根部后轻轻向上拉动树苗,促使土壤进入树根间隙中,然后再填土,填满后将坑穴踩实,最后再覆盖新土填充凹陷的部位,并夯实坑表土层。树苗栽植的最佳深度为埋土线大于苗木原来土痕处4 cm左右,这样可以提高树苗移栽成活率。同时,要求做到深栽、踏实、埋严。另外,要将树苗用ABT生根粉、吸水剂等进行适当处理,帮助提高树苗生长能力及存活率[3]。

3.3 荒山造林密度控制

选择山杏树种在辽西荒山地区造林时,除了要实现水土保持、荒山绿化外,更要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栽植密度可适当增大,通常每667 m2密度可控制在56株。若造林时选择的荒山地区光照充足、地势平缓,则应考虑培育山杏经济林,此时造林密度以每667 m2栽植110株最佳。

3.4 重视管理

将山杏荒山造林技术引入辽西地区进行合理运用,可实现水土保持,延缓水土流失,造林过程中重视苗木管理,对造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抚育、管理幼林过程中,若天气干旱、少雨,则要及时浇水灌溉,同时要同步组织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气性,避免杂草争夺树苗生长所需水、养资源,提高山杏成活率。进入雨季后,要观察天气,并选择降水前撒施适量农家腐熟肥、有机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步入冬季后,要及时驱赶山兔等,防止幼树被山兔等啃食死亡。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病害防治。辽西荒山地区山杏造林时,杏疔病会严重危害山杏生长,影响树木健康生长。杏疔病发病时间多在秋季,因此要在秋季剪除患病枝叶,通过集中堆放、焚烧法进行处理;第2年,在山杏开花后要及时巡查,如果存在枝叶、花果患病,要第一时间剪除,并集中焚烧染病枝叶、花、瓜,清理时间要持续3年,以便将杏疔病彻底消灭[4]。

3.5.2 虫害防治。虫害越冬时,可选择久效磷溶液进行喷洒,将虫害彻底消灭。在防治黄褐天幕毛虫时,可利用有机磷溶液喷洒进行灭杀。

3.5.3 鼠兔灾害防治。在树洞、林地投毒、安放老鼠夹、实施人工诱杀法等灭杀鼠害。选择有刺激性气味林木保护剂,将其涂刷在树根地表以上的树体上,通过刺激性驱赶野兔。

4 结语

结合辽西地区荒山荒地、干旱少雨的现状,选择山杏树种,合理运用荒山造林技术,势必会使山杏造林成活率得到提升,对辽西区域荒山绿化、自然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山杏辽西荒山
山杏苗繁殖技术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要命的玩笑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史前勤求索 辽西秀芬芳——纪念索秀芬先生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在辽西遇上一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