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途径

2020-12-18 09:34甘肃省白银市平川职业技术学校黄学龙
家长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结构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职业技术学校 黄学龙

一、信息技术教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

(一)人工智能技术依托于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信息技术并无关联,但从本质上来说,其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和数据,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获取各项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且传达指令,进而实现智能化操作。人工智能的各项操作都依托于计算机对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所以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能推进信息技术的优化与发展。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信息传播、存储和分析的技术,在网络环境中,信息传输必然会被记录下来,而这些记录就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材料。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完全依托于信息技术。

(二)人工智能技术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之中,其看似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技术,其实早在上世纪50 年代就已经被提出。随着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日臻完善。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使学生对人工智能有深入全面的了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重视,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在高中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该加强重视,积极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革新和改进。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做好理论课程的教学,并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现如今,人工智能产品在不断增多,包括人脸检测识别技术、聊天机器人、智能搜索、语言识别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身边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例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可以以智能手机为例,对Siri 系统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作用、理论知识等。

(二)激发兴趣,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激发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高中生的生活入手,逐步渗透人工智能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列举最早期的人工智能产品,鼓励学生将早期的人工智能产品与当前的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以“探索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为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搜集和探索生活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并阐述人工智能技术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深度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强化思维,强化学生的非结构化思维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普遍为结构化问题,包括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算法、程序设计等等,这些技术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不断改变,人工智能并非结构化问题,而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题。所以,在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转变学生的思维入手,着重强化学生的非结构化思维,使学生了解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的解决方式与过程。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以Python 为基础,带领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简洁性、高效性。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领域,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利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硬件软件设施、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思维等。

猜你喜欢
结构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