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2020-12-18 08:51胡晓丽郝东升
华夏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血液学脾脏

胡晓丽,郝东升

(永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河南 永城 476600)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由于造血系统异常导致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血液疾病,脾脏肿大、血细胞异常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其手术费用昂贵、移植后并发症等各种限制因素,大多数患者仍偏向于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为主[2]。沙利度胺是谷氨酸衍生物,为治疗该疾病主要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缩小脾脏、改善血液学指标,但目前关于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所用剂量的研究较少[3]。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5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62~75岁,平均(68.34±4.21)岁;病程3~22个月,平均(11.35±2.13)个月。观察组男13例,女8例;年龄61~77岁,平均(68.18±3.72)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2.17±1.8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4]中相关标准;交流无障碍;精神状态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患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相关数据随访统计;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正常剂量的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30,规格:50 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50 mg/次,1次/d,并逐渐增加剂量至100 mg/次,1次/d。观察组予以低剂量的沙利度胺片口服治疗,50 mg/次,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判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维度,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脾脏明显缩小;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小幅度好转,脾脏轻微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及脾脏大小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血液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型号:KT-6400)进行测定,主要指标包括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脾脏大小测量采用触诊法,测量左锁骨中线及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记录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轻度水肿、头晕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有效率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血液学指标及脾脏大小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脾脏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及脾脏大小变化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因患者基因突变,造成基因的持续活化以及过量胶原的异常沉积,脾脏增大、血细胞异常、肝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因其预后较差,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生理健康[4]。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治疗,其是现在唯一能够治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方法,但由于该手术费用昂贵,其供体来源、年龄不确定性以及移植后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等因素,大多数患者均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而偏向于药物治疗缓解症状[5]。相关研究表明,沙利度胺是一种新型血管抑制剂,起初用于抑制孕妇妊娠反应,而后发现其对胎儿有严重的致畸作用被禁止使用,但研究发现其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疗效良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液学指标水平,综合有效率可达到40%,沙利度胺可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纤维细胞产生,达到改善血液学指标的目的[6]。但目前关于沙利度胺的使用剂量尚无定论,故本研究将不同剂量的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观察其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脾脏大小变化情况、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等,其中白细胞数可直接反映患者身体是否有炎症,血红蛋白量可反映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症状,血小板数量可反映患者是否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或者白血病等[7]。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脾脏大小均降低,血红蛋白量上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使用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效果良好,可提高有效率,改善血液学指标,缩小脾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低剂量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学指标,缩小脾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血液学脾脏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
三种实验兔血液学指标测定
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疗效观察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