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影响①

2020-12-18 08:52黄亚玲洪亚南
华夏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康复训练

黄亚玲,洪亚南

(郑州市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疼2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 cm,是力学薄弱区,又是松质骨与坚质骨的交界处,易发生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不仅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血管及神经损伤[1]。目前常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但如术后护理不当,会使患者发生骨粘连,影响肩关节活动,甚至导致肩关节脱位,因此,探寻有效护理方法极为重要[2]。小组式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护理方法,通过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鼓励小组间患者多沟通、交流,以起到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疑惑、提高疾病认知度的作用。康复训练是骨折术后常用的物理干预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软组织肿胀,促进骨折愈合[3]。本研究将小组式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应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术后护理中,旨在探究联合护理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6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5~71岁,平均(51.26±8.91)岁;骨折原因:跌落伤5例、撞伤10例、摔伤28例;骨折类型:内收型8例、外展型21例、后伸型4例、无移位10例。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34~70岁,平均(50.83±8.96)岁;骨折原因:跌落伤4例、撞伤12例、摔伤27例;骨折类型:内收型7例、外展型20例、后伸型5例、无移位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及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临床骨外科学》关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断标准[4]。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③自愿接受手术治疗者。④经肩部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②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者。③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④其他类型骨科疾病患者。⑤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输液护理、创口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1)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①成立互助小组:以护士长、护理人员、已康复患者及治疗中患者为互助小组,将患者5人分为1小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组长,由护士长对小组长进行护理知识及护理要点培训,规范护理操作;②健康教育:小组长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以小组为单位,向其讲解肱骨外科颈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术后护理、预后等,向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组长在每次讲解后可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抽查,对其不熟悉或不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让已康复患者讲解自己的康复过程,以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误区,可避免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促进疾病的康复;③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长应耐心倾听、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的疑问,并针对其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小组长应鼓励小组间成员多沟通、交流,减少患者面对疾病的孤独感,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告知患者家属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远端血液循环,并观察伤口处是否出现感染,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以尽量减少血管损伤的发生;⑤饮食指导:患者在术后2 d应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等,在术后7 d可食用促进骨骼愈合的食物,如猪肝、牛奶、排骨等;小组成员相互监督使患者能够更好适应饮食习惯的改变。(2)康复训练。①术后1~2周: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肩关节运动,如握拳、屈肘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水肿的发生;②术后3~5周:指导患者进行前屈、后伸等运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循序渐进,慢慢加大角度;③术后6~10周:患者可进行外展、内收等运动,并且可逐渐进行肩关节全面活动,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环形运动,以促进肩关节活动正常化;④术后11~12周:对患者进行肌力检测,当患者肌力超过3级时,可采用哑铃、沙袋等进行肩关节抗阻力运动,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自理训练。

1.5 观察指标

①疾病认知度:采用疾病认知度问卷评价患者疾病认知度[5-6],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治疗、预后等,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疾病认知度越高。②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价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睡眠质量[7],该量表主要包括8项,每项0~3分,总分<4分代表无睡眠障碍,总分4~6分代表可能存在失眠,总分>6分代表失眠。③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 -Murley,C-M)评价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肩关节功能[8],主要包括疼痛(15分)、日常活动力(20分)、三角肌力(25分)、肩关节活动范围4项(40分),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肩关节功能越好。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价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肩关节疼痛程度[9],具体操作如下:准备1张白纸,在纸上划1条长10 cm的直线,0 cm处代表无疼痛感,10 cm处代表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肩关节疼痛程度在线上划一记号。⑤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Quality of Life Scale-BREF,QOL-BREF)评价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生存质量[10],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环境、生理、心理等6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⑥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周内血管损伤、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评分及C-M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及C-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评分及C-M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AI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AIS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I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QOL-BREF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OL-BREF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血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术后出现血管损伤3例,水肿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68,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医学治疗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但有报道指出,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依然存在疾病认知度低的现象[11]。患者疾病认知度低,不仅会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还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疗效降低。庄澄宇等[12]研究指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给予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干预,能消除其对疾病的疑惑,提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本研究在进行护理干预时,让已康复患者讲解自己的康复过程,以及在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误区,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组长向患者讲解肱骨外科颈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术后护理、预后等,并在讲解后进行抽查,针对患者不熟悉、不理解的部分进行再次讲解,帮助其巩固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

肱骨外科颈靠近肩关节,患者在术后需承受巨大的生理疼痛,严重影响了其睡眠质量。本研究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告知患者家属在治疗期间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耐心倾听、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的疑问,并针对其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消除其负性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从而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其睡眠质量。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主要方式。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针对患者恢复情况给予不同的康复方案,让其在各个时间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增加肌肉力量,从而可促进肩关节恢复,减轻肩关节疼痛。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C-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给予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肩关节疼痛。刘涌等[13]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证实了联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与肩关节功能密切相关,当患者发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吴宏燕等[14]研究认为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给予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其原因主要是对患者给予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联合干预时,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并且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在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从而预防关节僵硬,减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小组互助式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缓解肩关节疼痛,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康复训练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