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公民道德教育质量的提升

2020-12-18 04:19王鹤岩董佳琦
知与行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鹤岩 董佳琦

[摘 要]中国人历经五千多年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智慧结晶,即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丰富的有利于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对培育当今法治中国建设主体所进行的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向全面发展进发的建设者,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需要全方位的综合素养,实现德才兼备。因此,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有机融合,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是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民教育,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民教育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公民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4-0067-07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要想通过传统文化来完善公民教育,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合理运用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公民教育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探讨二者的内涵是其中的前提性环节。

(一)中國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有上千年的文明史,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从地理上讲,中国的版图经历过数次变动才大体上奠定了现在的领土范围。从文化上讲,中国指的是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的延续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流传下来,并可能继续发展下去的事物,才能称之为传统。二是内容的丰富性。无论是文学绘画、制度规范还是风俗习惯,都属于传统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同样众说纷纭。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在中国,不同学者和著作对于文化也有不同的解读。《易经》中讲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然则文化,是因人有特异的禀赋,良好的交通工具,所成就的控制环境的共业”。[1]4-5钱穆则认为,“文化是指的时空凝合的某一大群的生活之各部门各方面的整一全体”。[2]4从哲学角度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学、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是由中华民族所共同缔造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从远古时期到近代至今世代传承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特色的、较强生命力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要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与现实中国社会生活相契合的内容……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有利于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积极向上、向善,建设和谐的社会秩序,提高幸福生活质量”。[3]100-105

(二)新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性概念。公民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tas,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最初的意思是指“属于城邦的人”,实际上是具有一定管理权利的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整个社会的市民都可以称为公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对现代公民的定义则不再局限于政治色彩,还包括职业身份、家庭身份等。虽然我国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使用了“公民”一词,但是真正从西方社会引入公民概念还是近代,指从事公共事务的人。现阶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国公民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教育”一词同样来自于西方。从广义角度讲,对公民进行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公民教育。从狭义角度讲,以培育公民、塑造公民身份为目标的教育称之为公民教育。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展了公民教育,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都有较为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在我国,公民教育于近代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则是在毛泽东时期。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4]1094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公民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个体。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也有一定的交叉,包括意识形态、道德品质、制度规范等。因此,我国的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总之,我国的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民教育,有着自身现实特性,与其他国家的公民教育有着本质性区别……是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教育,也是培养趋向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人,充分实现人的本质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2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的一份纲领性文件。2019年10月27日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推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内在逻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本身就是公民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思想精髓至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儒学教育,至今仍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无论是各种伦理道德,还是文学、乐曲、戏剧等诸多领域,都应该让公民充分学习并掌握。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理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关于家国建设的思想,对今天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公民尤其是建设者有重要借鉴意义。

1.“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尚书·五子之歌》中写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指导思想,虽然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不同,但是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民是国家的根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尽管古代的民与今天的人民有着差异,但民本思想对今天有着重要启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更加热爱这个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个体角度看,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达到人与自我的和谐,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道德角度看,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如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宇宙角度看,传统文化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正如钱穆所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6]93-96“和”的思想贯穿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以“协和万邦”的理念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贡献出中国智慧。

3.“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礼记·礼运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意义在于以公义战胜私欲。树立公心意识,就是树立责任意识;拥有责任感,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先秦时期,人民以奉公尽忠为诉求;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顾炎武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代,我们常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才能将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

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交织激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牢牢把握文化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为国家、社会、个人,正符合《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提升自我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说要安静内心、集中精力来修养身心,从而实现远大的理想。诚信、友善是齐家之道。治国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对古代“和”思想的发展延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国家才能和谐。平天下,是为了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氛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天下大同”的当代诠释。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土壤

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孕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可以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体现在革故鼎新的创造力上。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是曾经的四大发明,还是如今的“新四大发明”,都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古代的愚公移山,还是近现代史的救亡图存,还是如今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中国人民都体现出了勤劳踏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伟大团结的精神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大一统国家是分不开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格局。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人民深信团结就是力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国际、国内局势,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伟大梦想精神指向伟大的中国梦,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缺乏梦想的民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为了梦想不懈奋斗,而这些梦想的主人公都心怀人民。无论是梦想的眼泪还是奋斗的汗水,都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的耀眼光芒。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精神,当代中国拥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这个时代的号角,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同样能够体现改革创新的精神。无论是税收制度、土地制度还是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改革,都有中国人民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带来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创新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底蕴

马克思主义思想源于西方,却在中国生根发芽,百年来愈发茁壮成长,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变化发展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经世致用”,这也是对实践和应用的肯定。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五四运动”时期出现了“打倒孔家店”这样的口号。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待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优秀的传统文化對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批判地继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辅相成,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五)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仍然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寻求解决之道。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逐步延伸到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共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三、新时代提升中国公民道德教育质量的具体路径

当前的我国公民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育又是以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这樣的方式,虽然可以做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难以消化理解,更难以接受。公民教育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认同、行动,才能使公民教育落到实处。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古代讲求“以德服人”,如今倡导“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在中国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强调道德教育,而对法律教育不够重视。先秦法家思想注重法治,但是对儒家的德治思想全盘否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建设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德治和法治应该是相互统一的。法律教育的不完善会导致有些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而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每天有大量国际、国内的信息充斥在生活中。在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下,很多学生对西方价值观产生浓厚兴趣,有的崇尚个人主义或者颓废主义,这些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不利于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而对于传统价值认知体系、传统伦理秩序、传统文化艺术等却知之甚少。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缺失,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顶层设计,实现治理现代化要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而德治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价值依归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借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精髓、思想观念、人文素养、道德规范等,在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找到与新时代的最佳契合点,助推公民道德建设。同时,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公民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从而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助力,实现公民整体素养的提高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合力前行。

(一)以“四德”建设作为着力点

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拥有多重身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层面入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纲要》强调,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实施“四德教育”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中,体现了社会和谐、工作负责、家庭和睦、个人成长,拥有庞大的价值体系。应该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德”内核一致的部分强化教育。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校园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对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接触传统文化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要让学生从小接受公民教育,寻找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契合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建设在育人活动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学习和生活在有一定文化建设的校园环境中,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学生相对集中、活动时间较长的地方可以张贴宣传海报、编辑宣传板报,包括教室、食堂、活动室等。使学生在良好的精神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课程文化。通过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近年来,大中小学都相继在课程文化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各地中小学都掀起了一股国学经典进校园的热潮。作为国家985工程项目子项目,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了一系列《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其内容囊括孝道、交友、理想、言行……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为国学选修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高中阶段,课本中也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各个时期的古诗词、文言文,或言辞优美,或寓意深刻;历史教材中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思想政治教材中,以“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传播”为主题专门讲解了传统文化的含义、形式、特点、影响、态度等。在大学的公共必修课中,“大学语文”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使传统文化得以深入推进。部分高校还通过开展选修课,使传统文化以不同角度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一些高校还进行了“学科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例如,在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中融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让学生感悟“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境界。

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科学的制度是学校正常有序运行的前提,这个制度既包括国家和各职能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也包括《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定,还包括校规、校纪等规章制度。如何让各种制度既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又能更好地为大家所接受,是每个教育管理者都会考虑的问题。而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口,传统文化为言行提供了良好的规范。比如《中小学生守则》中“孝亲尊师善待人”,“孝”是儒学伦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孝文化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做到孝亲尊师。

4.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深层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班风、校风建设上。校园精神文化塑造和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与工作、学习实践相结合。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学生,要有尊师重教的意识、求真务实的学风。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靠教师传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想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自己首先应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教师还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学识是做好教育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思政教师的发展。

6.丰富公民教育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拓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讲授式的基础上,增加师生互动。比如增设讨论课,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形成结论后进行小组展示,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所研究的问题,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成效是讲授式不能比拟的。其次,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公民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讲求知、情、意、信、行的统一,学生要亲身实践过才会“信”,信了才会主动去“行”。因此,要给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高校积极开展的思政实践课,把学生带到民族精神的发源地,走到历史文化的展示馆,亲自体验生产生活实践,从而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新课改地区的初高中,学生还要完成若干社会实践学时,拿到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学生们通过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家庭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良好的家风有助于个人品德的塑造。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中讲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子女感恩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感恩他人,做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能够收获友谊,获得更多的帮助,感受社会的温暖;感恩社会,培养家国情怀,树立回报祖国的崇高理想。

(四)让传统文化走进社会教育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社会教育的力度,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管齐下。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电视上播放有关礼仪、道德等的公益广告,制作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纪录片等,在各类综艺节目上进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梦娃”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传统民间艺术天津“泥人张”,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专门创作推出“梦娃”系列公益广告,随后又推出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的系列动画片《梦娃》。无论是“梦娃”的“形”还是“神”,处处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结合后,使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寓教于乐。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民教育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要求,针对新的时代特点,按照教育规律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融入新时代的公民教育之中,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 考 文 献]

[1] 呂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2] 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正中书局,1952.

[3] 王鹤岩,张志顺.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王鹤岩,张志顺,等.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

[6] 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 中国文化,1991,(1).〔责任编辑:屈海燕〕

[收稿日期]2020-03-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研究” (18BKS065)

[作者简介]王鹤岩(1971—),女,黑龙江通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