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2020-12-19 02:46郝良群
江苏教育 2020年59期
关键词:空想宣言共产党

郝良群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统编高中政治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这一部分容量之大、内容之多、说理之难,要在45 分钟之内上完,真的很难。这一部分内容要解决的是学生“信”和“不信”的问题,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在准备这节课时,笔者查阅了初中历史教材,了解了新高一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作为高一的教学,如果按照课程标准里的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应该指向水平2。因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时,不能把理论的内容讲得过深,但又必须要在课堂中有所呈现,这是我们对这节课内容把握、处理深度的要求。

二、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时,笔者紧扣教材内容,围绕议题“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开展“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从空想走向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在坚持中发展”等活动来进行探讨。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通读教材,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和尝试填写《国际歌》第一段歌词,归纳出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从空想走向科学,科学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比较中提升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初步形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

2.通过朗读《共产党宣言》节选和尝试填写《国际歌》第二段歌词,回答提问组的问题,欣赏《共产党宣言》的表达之美,感悟《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之真,认同《共产党宣言》的信仰之善,阐述出科学社会主义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用实践来证明理论的真理性,调动学生读经典、明真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归纳与解释的能力,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

3.通过对观点“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的驳斥,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在西方仍具有生命力,论证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在坚持中发展,在当今依然有生命力,提升学生辨析与论证的能力;通过《国际歌》第三段歌词的填写,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信心,提升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教学难点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在坚持中发展。

三、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人类历史长河曾孕育出了无数星光熠熠的思想家,他们用无与伦比的智慧,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思想火把,照耀着人类前行的蹒跚步履。其中有这么一位思想家,在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先后发起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两次当选第一,他就是马克思。他的敌人视他为洪水猛兽,四次将他驱逐出境,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国籍;而他的崇敬者则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今天,我们就聚焦马克思作为主要创立者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共同探讨议题——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二)围绕议题在活动中展开教学

活动一:探讨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从空想走向科学。

活动内容: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从空想走向科学;并尝试填写《国际歌》歌词。

活动要求:小组交流课前学习任务,形成统一意见;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展示;选定一个角度、用概括性语言进行展示;讨论时间为2分钟。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学生的探究结论:

1.社会主义之所以从空想走向科学,就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无理”“无人”“无路”,具备了“三有”:

(1)有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2)有人——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无产阶级。

(3)有路——科学社会主义揭示阶级斗争的巨大作用,指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广大无产阶级找到了正确的实现路径。

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过渡)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世界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40 年后,《国际歌》问世,歌词以悲壮激越的诗的语言,展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显示了作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首歌也逐渐成为世界工人运动的战歌。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填写歌词的情况,感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力量。

(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教师总结:同学们填得非常好。这里的真理既是指科学社会主义,也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指明的美好的社会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让学生解释社会主义能从空想走向科学的原因,从理论的角度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区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重点解读“三有”“历史条件”,提升学习者归纳与概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初步认同。)

活动二: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

活动内容:朗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共产党宣言》(节选),感悟其理论力量,并回答问题;尝试填写《国际歌》歌词。

活动要求:1.小组分工(1、2 组第一段;3、4组第二段;5、6 组第三段;第7 组提问;第8 组评价)。2.评比标准(朗读时感情充沛、声音洪亮整齐;及时、准确地回答提问组的问题)。3.2分钟准备时间。

学生活动:

各组开始朗读,朗读后提问组开始提问,被提问组回答问题,之后裁判组对朗诵、回答问题、提问问题三个环节进行评价,继续填写《国际歌》歌词。

学生的探究结论:

《共产党宣言》鼓舞了无产阶级的信心,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是世界工人运动的战歌。

(歌词)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教师总结:这段歌词显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共产党宣言》活动,提高学生感悟、质疑、归纳与解释的学习能力,通过感悟《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的理论力量,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科学理论;通过梳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明确其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是正确的,形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入认同。)

活动三: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在坚持中发展。

(过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一夜之间使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遭到重大挫折。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人对科学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

活动内容:驳斥错误观点——有人认为,诞生于19 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再适合现代的发展了,而且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现实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

活动要求:小组讨论;有理有据驳斥其观点;选派代表发言;2分钟讨论时间。

(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非常好,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错误观点,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过时……

教师推荐书籍:三本和马克思学说有关的书籍。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美国教师对马克思的认识。继续引导学生填写《国际歌》歌词。

学生的探究结论:

1.苏联解体并不能证明科学社会主义过时,恰恰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所以,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歌词)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驳斥错误观点和观看美国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过时,只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能永葆其生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激发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担当,提升学习者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论证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的议题是“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通过我们今天的共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又把理论运用于指导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今天,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既坚持又发展,使它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所以,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的。

同学们,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火炬,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请同学们学唱《国际歌》,下节课我们进行比赛!

(播放《国际歌》视频)

(四)课后活动

学唱《国际歌》第一、二、六段。

猜你喜欢
空想宣言共产党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与毛泽东携手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湘籍英烈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节选)
十谢共产党
规划人生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警惕“空想”
柔软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