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机“撬动”生姜大产业

2020-12-19 04:38大众报业社从春龙
农业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经济作物莱州莱州市

文/ 大众报业社 从春龙

11月5日上午,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一片姜地里,一台大姜收获机缓缓驶过,嫩黄的生姜瞬间被从地里翻了出来。20多名工人手握剪刀忙碌地剔除秸秆,随后将其分拣后装进筐,由装载机装上运输车,直接送进姜库,整个工序省时、省力,一气呵成。

“如果没有机器帮忙,这80亩生姜也不知道收到什么时候,有了这台大姜收获机,真是省力多了,别看他个头小,不怎么起眼,但干起活来,一台能顶20个壮劳力。”操作手曲善军驾驶着机器显得一脸轻松。

“过去,靠人工收获,起早贪黑,夫妻俩一天收姜也不超过2分地,而且大姜收获正赶上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即使一天人工费200元钱,一时也很难雇到人。现在好了,有了收大姜的机器,不用人工挖掘,省去了大量劳力,机器换人,既省力又省钱,真是太方便了!”姜农刘举明说。刘举明紧接着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雇个农村中老年妇女,也要付200元钱工资,如果多雇20个人,一天就得付4000元工资,有了这台机器,这笔钱就完全可以节省了。另外,手握机器,心里有底了,可缩短并推迟大姜收获时间,延长生长期,大姜的产量自然就提高了许多。晚收一周,每亩可增产500多公斤,又能增收3000~4000元。80亩生姜,算算也是不小的数目。更让刘举明高兴的是,在买机器之前,家家户户只能种上几分地,他也不敢大规模种植,更不能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和专业村。现在,从大姜的种植、管理到收获,都使用了机器,每家都种了好几亩,得益于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才形成了目前莱州繁荣的大姜交易市场和深加工产业链。

小农机的推广,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了花生、大姜、洋葱等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莱州市自推广小农机以来,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以大姜、花生、胡萝卜等经济作物为龙头的产业经济已形成规模。今年莱州大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每天发往北京5万多公斤,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依靠现代农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小农机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作用明显。

猜你喜欢
经济作物莱州莱州市
酒心糖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应用“德融数理” 打造“行知乐园”
古镇中的小池塘
13年养殖经验做根基,转型做饲料服务商后,他在莱州开辟了新疆土
我和我的家乡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搜城 莱州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