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2020-12-19 15:40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皮革劳动者政策

苏 东 徐 浩

(1,浙江伯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521022,浙江中飞鲲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100)

0 引言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皮革制造业逐渐步入了“快车道”,这与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的创新经济不谋而合,急需大量从业者投身这一事业,以促进其开拓新格局。然而,从国内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行业普遍存在着供求市场不平衡现象,创新就业的活力并没有完全激活。因此,要营造皮革行业创新就业的氛围,必须加强政府行为的引导与帮扶,完善政策和机制,促进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皮革行业的建设。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就业的引导,成为了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关于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政策扶持来帮助劳动者充分就业。将劳动者与皮革制造业紧密联结,不但可以解决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保持社会稳定。这种对创新就业形势由宏观至微观的把握,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对平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1.1 创新就业的概念

创新就业,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或单位,要求劳动者在就业时不仅具备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同时具有创新型思维和理念等较强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就业”相较劳动者而言比较单纯,因企业对工作进行了分工细化,每个劳动者只需要从事某个岗位的固定工作内容,仅需要掌握与就业岗位工作需要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胜任[1-3]。然而,新型的就业环境,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时刻有“创新”意识,做到:第一,有创新的思想、创意;第二,要在遇到较有挑战的工作内容时,迎难而上,有极强的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准备;第三,要有准确的风险预估,可以提前预判工作投入的资本、精力,按照创新理念化解风险。

1.2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中政府行为的界定

1.2.1 皮革制品市场发育对政府的依赖

政府行为对皮革制品市场发育会产生较大影响。产业的生命力强弱取决于市场对该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需求程度。皮革制品从古至今为消费者所喜爱,主要原因在于皮革制品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需求也稳中有升,皮革制品产业的生命力不断增强。而皮革制品市场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个长期而连续的政治、经济政策,促使其健康发展。但是,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着皮革制品市场的稳定。因此,皮革制品市场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包括行业、市场和劳动力等因素,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市场建设职能来协调和优化环境,引导劳动力市场和行业的发展。

1.2.2 劳动力市场完善对政府的期待

劳动力市场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去平衡供求双方的利益。市场在有序竞争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有时受社会资源逐利的影响,市场运行会产生缺陷。这种固有的缺陷,容易导致市场无法充分平衡供求双方利益。此外,信息的不对等更加剧了此种不良情况的发展。因此,通过政府行为去规范劳动力市场,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履行经济职能,调节供需关系,加强对皮革行业的监管,提升对劳动者的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双方信息对等交换的实现。这种建设和监管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完成,需要政府借鉴经验,加大力度来完善。

1.3 政府行为在皮革制品创新就业中的定位与作用

1.3.1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定位

皮革制品的创新就业过程,仅仅依靠行业自身的吸纳力还远远不够。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责任,明确定位,将行政行为合理应用到皮革制品的创新就业中去。定位主要体现在:一是监督管理,政府在应对不正当竞争时,通过政策、法律等方式鼓励和保护劳动者就业中的创新行为,对破坏市场秩序者施加必要的惩治措施,规范秩序,减少不良竞争者对市场秩序的扰乱行为;二是政策调控,统计皮革行业中不同规模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规模较小、缺乏外界帮助和经验的中小型企业,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扶持。

1.3.2 政府行为在皮革制品创新就业中的作用

政府行为在皮革制品创新就业中的作用主要有对外宣传及政府服务两个方面。对外宣传指的是政府对准备从事皮革行业的劳动者,宣传新的现代就业理念,使就业中的现代理念影响劳动者的岗位选择;而政府服务强调了劳动者在皮革行业就业时创新理念的落地生根,离不开政府有效的就业服务。正是这种有条件的服务,决定了劳动者的创新思想能否生根发芽,能否转化为皮革企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

2 我国创新就业环境与政府行为关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创新就业环境与政府行为二者关系的发展进程,从历史角度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政府主导与起步、政府参与与改善、政府扶持与优化。第一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随着政府主导的就业孵化器的建立,就业问题解决框架初具雏形;第二阶段,国务院批准通过的发展战略精神指出,经济建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鼓励创新,肯定了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第三阶段,是跨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的巨大变化迎来了蓬勃发展的产品更迭,商业模式的改变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这时期的政府行为对创新就业的环境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3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3.1.1 扶持资金政策方面

强大的资金支持可以极大地促进皮革行业的发展,创新就业的活动也始终离不开政府在资金方面的保障。然而,政府针对某一行业的投资资金来源有限,大量的资金很难在同一时间进入皮革企业的待启动项目中,这就可能导致项目资金短缺、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劳动者在行业内由于长期无法获得创新带来的价值,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长此以往劳动者的消极心理也会影响岗位工作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

3.1.2 创新就业引导政策方面

引导政策的机制尤为重要,政府行为引导下的激励机制,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创新条件和环境的保障性服务等。目前各种政策的建立不够完善且具有滞后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就业形势。在遇到突发问题时,仅仅依靠应急预案完全不够,必须制定一种长期的引导政策,从多方面考虑,为劳动者提供稳定的创新工作环境,从而引导皮革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制造业。此外,引导政策的服务体系目前也不够完备,对劳动者的创新就业引导仅停留在被动状态,无法承担起更多的责任[4~6]。

3.1.3 项目支持政策方面

目前的政府行为对皮革企业项目支持政策方面还存在缺失,制度和法律方面也较为缺乏,因此难以激励行业内劳动者进行创新就业。虽然政府已出台相关创新政策,但规范性细节的缺失导致了劳动者在创新领域难以实现可持续就业,从而降低了政策的公信力。此外,所制定政策的辐射面也较窄,且对企业和从业者享受国家鼓励政策设定的门槛过高,最终能得到政策优惠扶持的企业和从业者寥寥无几,严重违背了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经济发展理念。

3.2 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政府部门职能模糊

皮革行业的创新就业发展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然而,政府各职能部门目前并没有做好应对创新就业的行为分工,企业事项一旦遇到需要多部门协作的情况,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导致政府行为支持乏力。

3.2.2 尚未形成创新就业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政府还没有为皮革行业的劳动者进行创新性思考创造条件,这就导致无法有效鼓励劳动者的个体创新行为,进而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各地皮革行业协会组织比较松散,无法建立起政府—协会—劳动者三者间的快速协调机制,导致协会独立性不强,影响行业自律及政府监管。

3.2.3 扶持政策缺少整体性构架

政策没有对行业参与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构架设计,政策福利和优惠的制定往往条框多,实际应用中指导意义不大,有个别政策甚至会限制行业劳动者的创新和成长。因此,如果政府无法在短期内找到皮革制品行业的特点,那么其制定的配套扶持政策必然会存在短板。

4 完善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4.1 寻求多种途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政府应对皮革制品创新就业的状况予以精确把控,积极开拓多种渠道搭建平台,筹集资金,着力为该行业提供专项基金,降低不必要的准入门槛,还业务于市场,使金融服务的便捷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来增加劳动者的就业率,奖励创新型人才,设定标准对创新能力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资金的分配,这一过程可委托第三方金融机构来进行,以便更好地开展扶持[7~9]。

4.2 积极引导劳动者确立皮革制品创新就业目标

一是树立创新型就业人才的典范,并进行表彰。积极发扬工作中的正能量,引导皮革行业劳动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并采取有效途径鼓励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二是加强培训工作,以企业或社区为单位,开展创新业务培训,总结工作经验,分享成功案例,使创新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帮助劳动者确立目标,了解各地皮革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创新就业形势,积极引导和促进劳动者目标的实现。

4.3 搭建政府支持创新就业的机制

完善政府创办的创新就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建立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发展的制度机制。通过出台指导意见、建立框架,直接或间接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同时,开设创新服务指导,提供官方政策和信息的咨询,使政府承担起应尽的答疑解惑的义务[10~11]。还可以开设专项培训班,对皮革行业工作中接触的内容进行项目培训,帮助劳动者防范可能遇到的困难,化解风险,加快成功的速度。

5 结束语

虽然当前中国皮革制品行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制造环节占据中心优势地位,但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地带等依然不够强大。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皮革制品创新就业氛围,激发创新活力,保持政府扶持行为的一贯性,助力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理论上对皮革制品创新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多种途径解决金融服务、引导劳动者确立皮革制品创新就业目标以及搭建政府支持创新就业的机制等问题。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皮革制品行业仍然面对多重挑战,用工、原料、能源等要素价格居高不下,成本提高已呈常态化。因此,这种形势下更需要直面机遇与挑战,使皮革制品行业创新就业有效开展,确保行业的发展稳中有进。

猜你喜欢
皮革劳动者政策
政策
政策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皮革回潮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助企政策
政策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