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话语感动世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话语共同体的构建

2020-12-19 18:53蒋明炜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话语共同体

蒋明炜

让中国话语感动世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话语共同体的构建

蒋明炜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第六研究部)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理论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话语共同体为基础,话语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彼此相通,透过诸多核心话语能够找到心灵的共鸣,文化的共振。但中国话语借助翻译的桥梁融入世界,构建话语共同体,还需要跨越许多道鸿沟。笔者将从翻译工作者的视角,识别制约翻译发挥作用的因素,并坚持问题导向,从文化自信、翻译生态、外宣途径等方面寻找中国话语同世界“和解”的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共同体;政治文献外译

一、引言

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沟通的言语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定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政治话语的内涵、力度和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其赢得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资本”(雷默,2006),日益成为外译外宣领域需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话语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我们的对外话语权在跌宕起伏中渐入佳境”(张北坪,2019)。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用经济实力奠定了话语表达的底气”,“以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话语表达的活力”,“靠国际舞台的‘实力圈粉’展现了话语表达的风采”(同上)。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在外交场合提到命运共同体概念。共同体这一话语和命题,具有深邃的哲学意蕴,是在充分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基础上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创造性发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全新视域。同时,“共同体”这一理念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哲学传统“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思想的弘扬和发展。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现代重建。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对话不要对抗,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心声。“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习近平,2017)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命运共同体更加深了各国之间命运的相关性;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人类共同命运的前景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理解和互信为基础,理解和互信来自于对话和沟通,而对话和沟通的核心媒介便是话语。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话语共同体为基础。

狭义来讲,话语共同体就是一个由具体共同的目标、相互交流的机制,使用特定的体裁和专用词汇的成员组成的团体。广义来讲,就是各国在沟通和交流中形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相互共振的整体。语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话语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组成部分,构建共同话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需的根本路径。想要共商共建共享就不能各说各话,而要努力促进平等对话、多元共生、包容共进。中国努力在国际社会积极发声,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用新文明观构建新天下观,用优秀中华文化弘扬当代价值,正在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同。寻求各国表达的“公约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推进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三、以核心话语推动文明的“交集”

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一书中有许多核心话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形成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呼应。例如:

(1)中:天下大同(《礼记·礼运》)

外:Vasudhaiva Kutumbakum(印度术语)

The world is one family.(英译)

le monde comme une famille(法译)

世界一家(中译)

(2)中:和而不同

外:harmony in diversity(欧盟主张)

harmonie dans la diversité // harmonie respectueuse de la diversité(法译)

多元一体(中译)

(3)中: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外: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刻在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的拉丁文铭文)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英译)

Un pour tous, tous pour un.(法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译)

(4)中:以和为贵/和为贵

兼爱非攻/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墨子·兼爱上》)

外:①If you think friendship can be won through war, spring will fade away before your eyes.(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Vous croyez pouvoir gagner l’amitié par la guerre ? Le printemps s’échappera alors sous vos yeux.(法译)

你以为用战争可以获取友谊?春天就会从眼前姗姗而去。(中译)

②Where there is solidarity, happiness will follow.(哈萨克斯坦谚语,英译)

Là où il y a de la solidarité, le bonheur règne.(法译)

有团结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随。(中译)

(5)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

外:Tauschen wirdie Gaben aus und entzünden wir Licht am Lichte !(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Only the sharing of our talents will light the lamp of wisdom.(英译)

Seul le partage des savoirs permet d’allumer la lampe de la sagesse.(法译)

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中译)

(6)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魏源《默觚·治篇八》)

外:One log is not enough to hold up a roof.(非洲谚语,英译)

Un seul tronc d’arbre ne suffit pas pour construire une maison.(法译)

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中译)

(7)中:“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外:L’ami est transparent à l’ami; ils échangent leur être.(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A friend is transparent to a friend: they exchange their very being.(英译)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中译)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许多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同西方的文明和主张相互呼应,跨越时空的阻隔,奏出和谐的音符,彼此形成情感上的共通,心灵上的共鸣。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被西方世界所认可和接受的原因也在于此。文化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土壤,能够超越历史与国家的边界,凝练出最为质朴的共识,形成天下皆同的至理。文化是语言的底色,在文化交融的当今世界,话语共同体有其构建的基础。

四、识别制约翻译作用发挥的“鸿沟”

习近平总书记(2016)指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话语体系反映思维模式,中国话语要融入世界,构建话语共同体,还要跨越诸多鸿沟。

1 母本与译本之间的鸿沟

主要问题为翻译的力度不够,数量不足,外译及时度较差。在中央文献翻译领域,除“两会”、党代会、党的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能够在会前或会后第一时间进行翻译外,很多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施政理念的文章、著作等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译介和传播。有许多或呈现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或介绍各领域推进改革和建设的部署和举措,或突出某一主题,或聚焦某个专业,或深入论证,或全面介绍,或文字颇具跨度和生命力,或凸显中国领导人语言风格的很好的外宣素材,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组织外译,进行传播,难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

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前面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版于2018年10月出版发行。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其英文版便正式出版,此后法文版又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翻译完成,于2019年8月面世。9月初,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曲青山院长访问非洲时,在多哥举行了该书法文版的首发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非洲朋友的普遍认可。英文版与法文版均抓住了最好的宣传节点,及时地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进行了有效地对外推介,是一次值得推广的经验。

2 不同译者之间的鸿沟

主要问题为宣传口径不统一,缺乏顶层设计和沟通协调机制。各家对外翻译单位对外译介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实际工作中的译介内容存在一定比例的相同或相似性,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表述等,有些著作内容上还有一定部分的重合。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横向沟通机制和凌驾于这些平行单位之上的协调机构,便常常出现各家单位在将同一中文概念处理成外文时重复劳动,译法方案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这样“外译在先,统一在后”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外宣的效果。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各家外宣单位采用的译法方案一直未能统一,在业内是一个持续讨论的热点,在对外传播中得到外国受众的反馈也是褒贬不一。此外,外交部、新华社、外文局、我院等各家单位虽侧重不同,但实际工作中的译介内容有时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合。同样的内容在对外宣传中存在不同的版本,到底有怎样的利弊关系,也值得商榷。

3 译文与受众之间的鸿沟

话语的主要功能一是认知,二是沟通。翻译便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将认知和沟通进一步延展和提升。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的自我认识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普遍认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乔舒亚·库珀·雷默,2006)从翻译的角度讲,“看不懂”是个致命伤,究其原因,主要有:(1)没有理解中文的内涵,形成错译;(2)没有准确传达出中文表达的思想,翻译不完整或出现偏差;(3)没有跳出中文的语句结构,翻译过于生硬,可读性差;(4)某些中国化的概念和表述在外文中找不到对应,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受众的阅读感受,翻译时过度陷于中文而造成主观性过强,令外国读者不知所云。

这些不清楚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译文会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不利于中国树立和维护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因此,从翻译的角度而言,语言需要与国际接轨,需要在共同的话语基础之上,努力缩小,甚至消除“我形象”(自我形象)与“他形象”(外在形象)之间的反差(同上),塑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的形象。

4 译者数量与工作要求之间的鸿沟

翻译人员力量不足在政治文献翻译领域是一个十分凸显的矛盾。一方面,是大量政治文献翻译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内容复杂多样,又彼此交叉重叠;另一方面,是编制极为不足的翻译团队,小马拉大车一般地艰难应付。此外,人员流失,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培养乏力,人员待遇不乐观等因素更加剧了工作的困难。据了解,此种情况在多家同类翻译单位普遍存在,政治文献翻译力量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翻译工作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综合素质高的职业翻译力量迫在眉睫。

5 译作与读者之间的鸿沟

一边是翻译团队的精心工作,用心打磨,一边却是“没人看”的尴尬处境。而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一边是职业道德和译者良知的鞭策,一边则是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的困惑和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悲哀。“没人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所译内容受众不感兴趣,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选编的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关注和兴趣所在,讲述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习惯和感受,译本翻译滞后,错过了最佳的宣介时机;(2)译本没有得到有效传播,传播途径不畅,手段单一,没有能够进入公众的视野。对中国感兴趣,想要展开研究的机构、组织或个人要么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的内容根本没有相应的译本,要么有译本又没有知晓或获取的渠道,造成国外想要了解中国的需求和国内提供译本的服务之间存在着鸿沟,无法对接和匹配。因此,及时有效的宣介是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寻找中国话语与世界的“和解”

1 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一个“站起来、富起来,正在强起来”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外国受众正确理解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对外宣传好中国故事。他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我们现在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要用多层次的主体、精彩精炼的载体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奏响中国故事的交响乐、大合唱。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这些论断和论述,对于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地区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通过讲好有速度、有锐度、有温度、有强度的中国故事来缩小中国话语同世界的差距,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2 尊重东西方差异,不强加不强求

中国先哲老子讲:“大邦者下流。”也就是说,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我们期待时间能够消除各种偏见和误解,也期待外界能够更多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习近平,2014)。

中华文化浩瀚博大,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中华精神深邃有力,这是中国人民的灵魂所在,但不能唯我独尊而盲目自信。融通中外,就是要使我们传播的概念表述既符合中国国情,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够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对接;既致力于透过中华文化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寻找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3 构建良好的翻译生态

3.1 提供权威性的中文解读

政治话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需要译者具备对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能力,但受制于个体的知识构架、信息局限等因素,译者对于翻译项目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和零散,甚至在很多方面存在缺漏、偏差、空白。如果能够在一些翻译项目开始前,请文件、报告或著作的起草参与人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中文文本对译者进行背景和内容的梳理和讲解,帮助译者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框架,并在翻译过程中建立快速有效的答疑机制,帮助译者深入准确地理解政策、概念、表述的内涵深意,精准译介,将有助于极大地提高译文的质量和译介效果。

3.2 保持多语种的一致性

在多语种对外宣传时,应尽量保持口径一致。英文以其突出的覆盖面、关注度和影响力,理应成为各语种看齐的标杆。在准确理解中文的前提下,向英文看齐,以英文为重要参考,保持和英文的一致性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思路和方式。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形成不同语种之间在中文的理解和外文处理思路上的一致。

3.3 建立重要政治术语外译的有效工作机制

重要政治术语提出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外宣和外译的环节,既要考虑到时效性,保证及时外宣与传播,注重准确性,确保理解到位,精准传达,还要兼顾一致性,译法一旦确定,便不能改来改去。由此搭建一个不同外宣单位之间信息沟通和研讨商议的工作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在各家外宣单位之间建立横向联系,打通信息孤岛。

具体的工作流程可参照如下:重要政治术语提出→有关部门就该术语或提法给出权威解读→各主要翻译单位启动翻译机制,提出译法建议→就译法进行交流互通,必要时召开审稿人员参加的定审会议,经过研讨和商议,形成一致性意见→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得到认可后发送各家外宣单位,在外宣工作中采用统一的对外译法。

由于各家外宣单位之间彼此平行,其中任何一家都只能提出建议方案,却难以集中后统一,因此,应指定一个高于各家单位之上的机构负总责,能够从顶层设计,组织统筹,避免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任何一家单位对已确定的译法有异议和新的建议时,也应该通过一个合理的途径和方式提出,报负责部门,如确有必要,再由该负责部门协调各家单位通过科学的工作流程对相关术语和表述的译法重新进行讨论和审定。因此,亟待解决的不是个别术语的问题,而是要建立工作机制。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机制的保障下,形成标准化的翻译工作流程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标准译法,才能够真正实现“统一在先,外译在后”,确保外译外宣的良好效果。

3.4 内宣与外宣区别对待

一些政府文件、文献资料或著作是组织干部内部学习和进行国内宣传的,放到外宣中,有可能所涉及的内容不必要对外宣传,所阐释的问题不适合对外宣传,或讲述的方式不利于受众理解和接受。如果不加摘选和修改,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搬到外宣当中,可能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以做内宣的思路和方式来组织和安排外宣工作,必然得不到好的效果。应该在经过慎重调研和评估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外宣,不妨根据对象国的需要摘取核心内容进行外译和外宣,不必要搞各语种齐步走,也不必要搞全部内容一刀切。如果能够勾勒出我国发展规划的大致框架,提炼出最精辟的政策精神,摘取出核心内容,即“划重点,捞干货”,尽量呈现给海外世界一份浓缩而精炼的报告,突出我们的优势,宣讲中国精神的精髓,回应世界各国的关注,或许效果会更好。

3.5 译者直接参与中文的起草工作

如果说中文文本的确定属于上游工序的话,那么,中文文本的外译就是流水线的下游工序,接下来还有外宣的后续环节。我们的外宣不能是盲目推出的“强硬外宣”,即不管对象国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理解,便生硬地输出,这样不能提升我们在世界的认知和影响,也无法得到其他国家的理解和认同,难以达到理想的外宣效果。

外译外宣应该是一个由内到外,再由外反作用于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是要在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寻找共识,形成倒逼机制,根据宣传效果和接受程度的反馈进行校准和修订。这样看来,作为中间桥梁的译者不仅能够做到文字的转换,从外宣效果的角度来讲,也能够凭借自身跨文化的优势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有益的建议,如删去不适合外宣的内容;调整讲故事的方式,使外国读者更易接受;对有些内容进行精简或扩充,更加符合外国读者的期待等。如果能够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使部分有经验的审定稿人从翻译的角度参与中文文本,或外宣版本的起草和审定,在文稿的形成过程中提供意见,从外译外宣的角度提供合理化建议,相信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外宣效果反馈及回溯研究

翻译的最本质属性是跨文化交际。翻译这项工作不管如何变化,如何发展,它的最终使命就在于促进各民族之间切实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完成翻译项目并不是最终目的,翻译成果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传递信息,被国外读者理解和接受,并产生影响,才能最终实现翻译成果的价值。因此,翻译成果是否得到有效的推介,推介出去之后是否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是否收到了理想的宣传效果,这些才是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尺。

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不能走封闭之路。关起门来翻译,或翻译完了关起门来都是不可取的。在翻译成果推出去后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跟踪和研究:翻译成果进入目标语国家和地区的途径、范围和针对的受众,目标语国家和地区对译文的反应,目标语国家和地区对译文所传递的思想和内容的接受程度,我们通过翻译成果努力宣传的中国形象与目标语国家和地区认识中的中国形象有怎样的区别,而此种区别与翻译存在怎样的关联,如何通过翻译的努力改变世界对于中国不客观不准确的认识等。总之,要加强对外宣效果及其反馈的调研,立足实际来分析我们在外译和外宣当中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强化话语体系建设。

六、结语

话语作为思想的外在与显性变现,是对思想的有效阐释。话语不是你争我夺的工具,而是拉近你我之间距离的纽带。话语不是各说各话,互不相干的障碍,而是根植于共同的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的土壤结出的果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建设,不论对内还是对外都不是“自言自语”。中国对世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和重大关切不能“失语”,中国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更不能“无语”。中国话语走向世界不是搞话语霸权,而是以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承载和平发展的话语,反应世界人民的核心利益、价值与共同追求,推动相互认同和协调行动。破除了政治文献外译领域工作机制的阻隔和障碍,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也将能够更加自信自如地为我国的外宣事业贡献智慧,为话语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注释:

①该书于2018年10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其英文版和法文版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分别于2019年3月和8月出版。该书收入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稿共85篇。

[1] Xi Jinping. 2019.[M]. Beijing : Éditions centrales de compilation et de traduction.

[2] 乔舒亚·库珀·雷默等. 2006. 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 沈晓雷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习近平. 2014.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 人民日报, 3-30.

[4] 习近平. 201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5] 习近平. 2018.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 张北坪. 2019. 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N]. 学习时报, 11-1.

H059

A

1008-665X(2020)2-0022-09

2020-02-12;

2020-03-05

蒋明炜,译审,研究方向:中央文献翻译

(责任编辑:王冠珠)

猜你喜欢
话语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