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探索与时代课题

2020-12-20 09:53魏凌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体系理论

魏凌云,亓 光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品格,是一个交织着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品德“实然”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应然”的矛盾运动,深刻反映了理论教育“教化和灌输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色。[1]从历史上看,党和国家对理论教育极为重视,出台多部文件专门强调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然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发展却不及预期,突出表现为教学效率、个体效益、社会效应无法达到预计效果。增强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仍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从系统论考察,理论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运作机制依赖于内部各要素协调配合,要素水平及其协调程度直接决定系统的稳定性与实效性。因此,要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症结,首要的是理清其内部诸要素的构成与关系,以此为基准探寻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进而从要素整合与优化的角度对理论教育事业进行改革。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何为内在规定性?内在规定性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事物的存在方式。系统论认为,虽然复杂有机体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但从要素出发考察复杂有机体仍然可作为认识事物的方法。要素作为理论教育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具有关联性、单一性、内在性的特性。据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四因素说”存在不合理性,正如孟志中的分析:“环境”属外部原因,违背内在性;“介体”(教育内容与方法)属综合性要素,将内容与方法混为一谈,违背独立性;“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矛盾的归纳,应被列为基本要素;“载体”寄托于科技发展与内容更新,违背独立性。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五个层面。[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效性微弱。关于接受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有的学者也为探寻理论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做出努力,但突出双主体互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寻找思维规律等一系列措施并未彻底扭转理论教育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元理论研究不足。根据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综合体,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对理论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五大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解决当前时代课题的突破口。

一是具有共产主义意识的教育主体与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主体是具体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容施加于教育对象,是调动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能动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前提要求是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更是如此。无产阶级无法依靠自身产生革命意识,是因为无产阶级理论建立在旧社会文明成果之上,仅凭无产阶级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这就要求理论教育者在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进行理论灌输;其次具有共产主义思想[3]196,以彻底的理论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就是霍克海默所言的无产阶级理论工作者的“良心”。

二是尚未形成自觉意识的教育客体与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育客体相对于教育主体而存在,是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主要指人的思想;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理论教育的对象是尚未形成自觉意识的人民群众,这就规定了一则必须尊重人的思想本身的发展规律;二则以培养自觉意识为目标,探寻阶级意识到现实行动的转化机制;三则要求教育主体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三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目标与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育目标取决于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品德“实然”与社会发展“应然”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各要素运动的方向。虽然革命时期与建设时期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同,但都指向激励工人阶级持续地建设社会主义。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培养出来的一代工作者所能完成的任务,至多是消灭建筑在剥削上面的资本主义旧生活方式的基础。[3]277而成长于新制度下的社会主义新人,承担着掌握知识与技术、持之以恒地创造更高生产力的使命,最终目标是成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建设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四是以无产阶级文化为核心的教育内容与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育内容决定理论教育的价值,教育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无产阶级文化为主要内容。列宁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3]281毫无疑问,无产阶级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并非起始于马克思、恩格斯,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与当代的考察。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要吸纳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自然科学知识成果,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对启发人民群众独立思考的关键作用。

五是以启迪独立思想为核心的教育方法与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育方法关乎实效性,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决定教育内容传授的效度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启发人自觉意识为目标的理论教育需要拒斥怀特海所言的“精神和思想上的僵化陈腐”[4]3。教育方法上要求“以透彻的说理性征服学生,以生动的实践性吸引学生,以深刻的情怀感染学生”三位一体的方法论布局。在理论上更加重视揣摩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在现实中更加关怀学生的接受程度,以教师的独特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可。

2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探索与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为中国探索教育实践提供了蓝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无论是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发挥理论教育的“生命线”功能;还是改革开放时期,让理论教育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保驾护航;以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理论教育经历了从“如何”教育到“如何更好”教育的转型期,为进一步理清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缓慢的症结,需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论教育的发展脉络,探寻困扰理论教育的顽疾与新症。

2.1 教育主体:寻求理论教育功能最大化

理论教育主体即在党的领导下分散于各部门的具有理论自觉的群体。党的领导是理论教育的根本保障,因而中国共产党是教育主体的应有之意。各级党委、职能管理机构、理论研究机构、专门教育机构、革命军队、群团组织和思想战线上的工作者构成教育主体的丰富外延。[5]868-872新中国成立70年来,理论教育的知识性功能、解释性功能、认识性功能、研究性功能与实践性功能在教育主体的努力下不断被发掘,在时间与认识维度上呈现出递进的规律性。

首先,20世纪50、60年代,是教育主体知识性能力向解释性能力的过渡时期。在系统化理论教育之初,教师理论功底薄弱与人才稀缺,造成理论教育在一定时期被贴上“假、大、空”的标签。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唯书”的教学模式使党和国家开始探索理论教育的特殊规律,毛泽东同志提出理论教育的关键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6]177,培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计划逐步提上日程。其次,20世纪70、80年代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理论教育工作者联系实际,提升研究性能力。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时代变化呼唤更具现实性的理论教育,最主要的是杜绝以理论剪辑现实,抛弃“原则+实例”的固化模式,联系时代发展诠释理论。最后,教育主体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发挥理论的实践性功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就要求联系教育对象的实际,针对理论教育内涵与外延对应的机构,改造教育对象的主观与客观世界。

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功利主义思潮的涌入加剧了教育的曲折性,对教育主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表现为师生间“教学”分离的矛盾,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主体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这是在新时代以理论吸引学生、以人格征服学生的教师标准。

2.2 教育对象: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因材施教

启发群众自觉地学习、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是理论教育在建设时期的内在规定,“群众”的内涵是工人阶级,外延就是不同阶段的具体的人民群众,包括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和官兵。

其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工人阶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承担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人爱岗敬业的自觉意识。其二,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青年的要求从“八、九点钟的太阳”到“四有”青年,再到“三主义”教育,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重视。青年的任务是学习,最高目标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其三,数量众多的农民是理论教育的难点。革命经验表明,农民是能被改造、值得依靠的群体。社会化生产的趋势要求理论教育帮助农民改变自给自足的思想,树立互助观念,建立互联互助为中心的共同体。其四,培育干部是理论教育的关键。理论教育的最终指向是改变世界,这就要求走出“教与学”的固化模式,培育干部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其五,推进理论教育发展离不开知识分子。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知识分子队伍更加纯洁,整体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教育的直接成果。其六,理论教育是军队保持人民性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军队与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本质区别是人民性,因而军队教育的目标是“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8]190。

除横向划分标准之外,在社会生态系统内,还存在自上而下的划分标准,包括针对党员同志树立信仰的要求,针对领导阶层发动群众参加建设的要求,针对一般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针对社会舆论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要求以及针对网络教育占据网络发展高地的要求。

2.3 教育目标:“生命线”内涵的延伸

启发人民群众自觉意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是理论教育的本质规定,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突出表现为“生命线”内涵的延伸。最初,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强调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政治工作对一切工作的方向定位,从国家发展战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人的全面发展上阐释了革命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作用。到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思潮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开放的洪流冲击了理论教育的效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8]305是这一时期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成为时代课题。党和国家首先明确“生命线”的地位不可动摇。其次以“灵魂与指导”重新定位“生命线”的内涵。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9]理论教育的“生命线”内涵进一步在“凝聚人心”上延展。当前,中国仍旧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冲破资本主义的壁垒,离不开全国人民缪力同心,共同建设,而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要求几十代甚至更多建设者付出艰苦努力,“凝聚人心”的生命线内涵正切中激发人民群众建设“持久性”的要求。

2.4 教育内容:融合式发展的学科方向

理论教育以建立在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文化为基本内容,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建筑在人类文明成果的根基之上,要运用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系统化建设理论教育学科以来,学科的专业化程度日渐提高,但随着研究的深化,专业化学科分类的弊端日渐凸显。从纵向发展角度来看,表现为小学、中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断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上遵循了理论深化的设定逻辑,在小学阶段强调美德教育,中学与大学更加重视基本原理的教学。但是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大学教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对基本原理的解释存在偏差,而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初步理解是极为深刻的。因此,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从横向发展来看,单一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狭隘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而理论的形成、酝酿与发展是多种条件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也是综合历史学、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而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教育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也需要融合理论产生的基础、多学科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理论教育工作一直强调的,但是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仍然是理论教育的困境。

2.5 教育方法:艺术与情怀的交融

坚持以透彻的理论说服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首要前提。其一,要分辨真伪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才是真马克思主义。其二,要杜绝断章取义、只言片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三,要区别经典原著与研究成果,以经典原著为根本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法透彻说理,循循善诱,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证明了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最终走向失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论教育,形成了以“整风”为核心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方法、以“引导”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以“大众化”为核心的传播方法和以“学以致用”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直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依旧强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现实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坚持教育融入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情怀是建立在全面理解基础上的自发形成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理论教育要融入马克思主义情怀、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其一,融入“不忘初心”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情怀。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才能体会在经典著作中贯穿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理解无产阶级的苦难与无产阶级所承担的历史使命。[10]其二,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11]。以家国情怀凝聚人心。其三,融入休戚与共的世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视野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全球新秩序重建,主导建立贯穿平等、包容、共赢理念的新全球化,是理论教育世界情怀的体现。

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关注和提升路径

回顾70年来理论教育的建设历程,理论教育基本遵循了其内在规定的发展规律。党的十九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碎片化知识模式、专业化学科发展、反思性话语论争的挑战,这些是制约当前理论教育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

3.1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遭遇的三大挑战

3.1.1 “碎片化”知识模式与理论教育“整体性”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

信息技术发展凝结成以“碎片化”为特征的时代,突出表现为以“微”为标志的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手机软件填充人们的空闲时空,拓展虚拟时空。碎片化时空这一新领地同样吸引了理论教育的尝试,但零碎学习违背了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定性。首先,碎片化学习需要人们利用零碎时间抓住分散的知识,这意味着分割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实质为对知识体系的肢解。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体上围绕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展开,但概念宽泛,具有跨学科的特殊性质,这决定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理论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因此,碎片化学习模式拒斥理论教育整体性的知识体系,造成理论教育的核心视域偏移至占领零碎性知识。

3.1.2 “专业化”学科发展与理论教育“开放性”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自创立以来,在党的推动下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各高校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化发展,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可见党和国家对学科发展极为重视。同时,学科发展的封闭性风险愈来愈突出[12],一则表现为专业化的学科发展规划带来的封闭性隐患。理论教育与自然科学联系甚少,甚至与社会科学也相对疏远,局限于单一学科使理论教育淡薄化;偏离实践活动的理论教育造成“问题意识”迟迟无法切中时代课题的关键。二则表现为理论教育面临着人文教育所具有的在竞争中丧失的危险。[13]9竞争型社会强调立足现实解决问题,人文教育无法直接创造生产力导致其价值难以被肯定,理论教育“专业化”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因此,吸纳、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是理论教育的本质规定,而绝对的学科分割、孤立发展与开放性学科交流要求不匹配,因而难以释放理论教育本身的活力以及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

3.1.3 “反思性”话语论争与理论教育“说理性”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争论在多元思潮下愈演愈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倾向具有极大的迷惑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如何说服人民群众、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是首要解决的课题。以理服人是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定,要求教育主体以彻底的理论说服群众。一是增强理论教育的现实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针对性地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二是增强理论教育的艺术性,采取大众乐于接受的灵活方式,有理有据地对错误观点进行正面回应。然而,当前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尚未建立,在回应思潮及现实时说理性不足,突出表现为僵化地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证明论点,面对质疑时又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在多样思想中无法保持冷静与理性,就是源于话语争论同“说理性”之间的偏离。

3.2 系统构建:理论教育时代之问的当代审思

3.2.1 突出“学理性”的知识体系

任何知识体系都脱胎于理论体系,并与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但理论体系不能完全取代知识体系,因为知识体系的“学理性”是独有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理论教育学科发展规划与学生培养方案得以层层落实,但知识体系的建构落后于理论体系,难以凝练学理框架,“碎片化”学习模式更激化了这一矛盾。因此,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知识体系、增强学术上的学理性与系统性[14],关乎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凝聚共识,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同时也关乎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效性。

3.2.2 突出“包容性”的学科体系

纵观历史和现实,发展变革的伟大时刻必然伴随着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只有依赖于强大的社会科学体系才能系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这是由马克思理论教育内在规定性所决定。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割裂历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资料。” 我们既要从各门学科分析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要占有丰富的“资料”推导科学结论。二是坚持开阔的眼界吸纳各领域的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领域宽广,决定了仅凭一门学科无法实现彻底的研究,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理论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支撑、话语体系支撑、培养体系支撑,实现专门性研究与包容性理论之间的协调发展。

3.2.3 突出“严密性”的话语体系

在当前多元思潮不断碰撞、交融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渗透,挤占属于理论教育的话语空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重要性,他指出“要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9],完成这一时代课题的核心关键就在于话语体系的建构。话语具有强大的力量,福柯将世间事物归结为话语(知识)与权力,如果无法构建知识领域,权力关系也就无从谈起。[15]29-30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当前推进理论教育创新发展这一时代课题的重要一环。

3.3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提升途径

3.3.1 以知识体系的构建厚植理论教育的深度

构建知识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与出发点,当务之急是促进理论体系向知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作为一门年轻学科,首先要解决理论教育的概念与研究对象问题,若尚未搞清概念与研究对象,也就无从确立学科的边界。其次要充分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为理论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既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促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也要批判吸收西方人文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人的需要理论、学科发展理论等。最后,探究理论教育的逻辑结构与思维方式。理论教育的内容是深藏于知识之中的逻辑主线的展现与表达,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从理论阐释中寻找这一逻辑主线。与此同时,依靠创新思维方式破解理论教育的矛盾,提升理论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水平。

3.3.2 以学科体系的构建加强学科体系的广度

理论教育依赖科学的学科体系才能在现实中获得生命力,要求理论教育遵循“开放性”原则,按照海纳百川的要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体系。首先,以“整体意识”打通二级学科的边界。划分二级学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术专攻,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理论阐释要求立足整体性视域,加强学科内部专业的扩张性。其次,以“问题意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其关键在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杜绝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搬硬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以此赋予其合法性;一是持极端的一元真理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真理。[16]217不可否认,以问题意识为中心也有助于综合不同学科解决问题,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交流沟通提供契机,进而增强理论教育学科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3.3.3 以话语体系的建构增强理论教育的力度

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宣传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已经融入现代汉语体系中,人民群众逐渐模糊了“外来概念”的印象。话语作为以理服人的必要形式,对表达研究、思路、观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要求以人民接受为本位:其一,以应用性话语体系改造中国。构建话语体系并非在概念中兜圈子,而是秉承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要求,采取普通群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改变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最终目标是改变中国现实。其二,以民族性话语体系助力传播。现代汉语的语言形式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寻找恰当语言描述相关概念更需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凝练要义,以民族性语言阐释西方概念,在实践中创造更具生命力的新语言助力理论传播。其三,以反思性话语体系强化语义甄别。以积极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话语,一方面辨别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性质,以充足、全面的证据揭露其虚伪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绝照搬西方概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阐释政治概念的特定内涵。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需具体地从制度体制、主体对象、介体层面进行改革。首先,围绕教育目标为中心完善教育制度建设,打造突出理论教育的制度平台,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体化机制,增强小学、初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衔接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其次,通过集中理论培训加强主体素养,提升打造生动课堂的能力;结合个人兴趣加强对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推送喜闻乐见的理论形式。最后,借助新媒体创新理论教育方法。立足数据库分析影响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寻找新媒体时代理论教育的规律。

4 余 论

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课题。理论教育面临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肩负凝聚中华民族共识的艰巨任务,教育什么、如何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讨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得到广泛关注。在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问题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教育路径的选择。正如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产权关系(事物内部)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的追问也应该从这一事物的实践过程中厘定。不论理论教育在70年的具体内容如何,构成其内在规定性的“五大要素”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脉络,为当前教育方向与重点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对照当前碎片化知识模式、专业化学科发展、反思性话语争论的现状,有必要从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维度加强理论教育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在推动教育实践与自身特质相协调的过程中,增强理论教育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体系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