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旅游创新模式创建安徽石台地方扶贫品牌*

2020-12-20 10:43张妹廖宝花王梦婷王传琳安徽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文/张妹 廖宝花 王梦婷 王传琳 (安徽大学)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9旅游经济运行盘点及2020 年发展预测系列报告》,报告指出要统筹社会力量,探索文化引领、科技支撑、生态友好等不同类型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贫困地区发展打好产业基础。石台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确立了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但其对红色资源开发不足。本文将以石台县红色旅游发展为例,讨论石台县的旅游发展现状,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以带动经济发展。

一、石台地区概况

(一)石台旅游扶贫现状

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化,石台县制定了《2016 年石台县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利用石台县旅游资源优势,确定了营造旅游发展氛围、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加快旅游交通假设等若干项重点工作。但目前石台旅游业仍然处于低端发展阶段,政府对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旅游投资开发结构不合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红色旅游资源留存、开发现状

石台地区有许多特色鲜明、分布集中的红色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池州市已经初步开发并规划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 年国庆前夕首次推出“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三条池州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其中一条具体线路的景点在石台地区,涵盖了一些当地的红色遗址,但石台较多的红色旅游资源依旧处于未开发状态,红色旅游未能对当地扶贫工作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红色旅游扶贫开发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1.红色资源丰富

在七都镇黄河村、新棚村、毛坦村区域内是方志敏领导作战时的根据地,方志敏、粟裕、刘英等先烈在此战斗过。现存有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红军使用过的古战壕、瞭望哨、枪械所等。石台县大演乡严家古村是著名的“英雄村”,2013 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在这里设过兵工厂,村民的老屋墙上至今留有红军各个时期的标语。

石台县仙寓山中的古徽道也见证了革命历史:1934 年,方志敏领导队伍,在古徽道作战,如今古徽道仍保留有红军作战的战壕。1949年,解放军横渡长江后向西南挺进时在古徽道与敌匪作战,取得了辉煌战绩。

2.伴生资源丰富

石台县红旅资源周边均分布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如被称为中国东部地区动植物物种“天然基因库”的牯牛降风景区,气势恢宏的蓬莱仙洞,而在民俗资源上,七都镇有挖掘酒曲、走马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严家古村有历史悠久的古香制作技艺。此外,石台县还有著名的“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这为石台红色旅游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区位优势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腹部,“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西南侧,东临黄山区,南临黟县、祁门县,西接东至县,北连贵池区、青阳县,是池州旅游乃至皖南旅游区的生态旅游“特色版块”,且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较近,本地区的红色资源旅游扶贫开发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政策优势

池州市为了促进文旅融合,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实施“文化名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2019 年度池州市旅游营销奖励政策》等,全力促进旅游市场发展,引导池州文化旅游市场朝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为石台红色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红色旅游扶贫开发劣势分析

(一)粗放开发

第一,宣传推广缺乏。石台县拥有秋浦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等大量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由于地处西南山区,景点在国内知名度普遍不高,未能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第二,产品联动形式较少。多数景点仅停留于对单一资源的开发,缺少产品联动,未能将生态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与红色资源结合起来,联动开发打造“以红带绿”的精品旅游线路。

(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投入不足

1.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石台县多处在偏僻山区,部分景区可进入性不高,交通通达度低,旅游业发展受限。此外,景区的供水供电、网络通讯、绿化环卫等公共设施不完善,车站、停车场缺乏。许多景区食、宿、娱、行、游、购、医疗等配套服务跟不上,旅游产业链未能建立起来,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2.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石台县旅游人才供应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设计,相关人才建设项目谋划力度不强。同时,旅游从业者素质普遍较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短缺,不利于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政府工作缺乏全局性、创造性

石台县旅游形象构建不突出,对景区内自然山水的优势挖掘不足,与周边景区趋同,无法展现竞争优势。此外,政府工作存在短视行为,工作不精细,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对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不足,制约石台县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发建议

(一)红色旅游开发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发形式丰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首先要注重“氛围感”与“仪式感”,如在严家古村,可以设立英雄纪念博物馆,将战争留存武器、烈士遗物、影音资料等进行展出;请烈士后代讲述战争印象、英雄事迹,制作成系列视频在馆内播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游客亲身体验英雄故事。其次要注重“真实性”的营造,加强体验化。在“柯村暴动”的核心区域,可聘请演员为来访学习者再现当年的战斗经过,增强游客体验;选取古徽道的重点地段,作为研学、红色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具有怀念意义的活动设计来引起游客共鸣。另外,还可开发有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构建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产品形象,提升游客认同。

(二)“红”“绿”“古”相结合

红色旅游的发展应更多地从产品角度和迎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出发,走多样化、综合化的经营道路,石台地区拥有生态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与古诗文化资源,将之与红色资源结合,以“红”带“绿”,以“红”促“古”,联动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强,市场覆盖面大,依托红色,又超越红色的“新型红色旅游开发地”,实现旅游业发展真正可持续。

(三)多方位营销推广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采用不同形式的互联网营销推广,是石台县红色旅游推广的绝佳选择。(1)多渠道营销:建立微信公众号,利用线上旅行平台及社交平台如携程网、抖音等,发布软文广告。(2)特色营销:寓教于游,为大中小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服务,体验打造一个特色红色文化旅游地。(3)节庆营销: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如建军节、建党节及国庆节等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4)创新服务营销:利用石台县盛产的富硒茶为游客提供特色茶庄农家乐及制造古香、酒曲等体验项目。

(四)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景区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石台县的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满足游客停留期间的各种需求,拉动景区周边食宿、交通、建材等产业的发展。

(五)培养与引进人才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征集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进行点对点的合作开发。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与培训力度。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