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流程与中医药参与探讨

2020-12-20 16:04王绍华邱模炎闫二萍刘淑娟刘路露叶海娟
天津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苍术香囊中医药

王绍华 ,邱模炎 ,栾 洁,闫二萍 ,刘 鹏 ,刘淑娟,任 艳 ,钱 晋 ,刘路露,荆 蕊,叶海娟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2.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来势凶猛,传染力强,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月20日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血液透析患者依赖透析治疗存活,他们需每周数次往返血液透析室接受透析治疗以保障生命。中医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往往存在空间不足、布局欠合理的实际问题,加之血液透析室人群集中、流动性大、透析患者抵抗力低等多种因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流程并落实执行,才能保证透析患者、陪同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患者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1 依据法规,参照专家建议,制定防控流程

目前,新冠肺炎病原学已明确,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1]。根据新冠肺炎传染病学特点,识别和管理传染源、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血液透析室防控疫情的应对措施。疫情当前,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发布了《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建议》[2],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了《血液净化中心(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专家建议》[3],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组织全国专家撰写了《血液净化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详解》[4],从完善感控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及防护、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管理、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品管理等方面指导血液透析室制定防控流程,有效防控疫情。笔者观察到,在目前发布的建议和措施中,未提及对工作人员、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属这部分人群的监控,然而这部分人群有成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在新冠肺炎防控的环节中,建议补充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监控。

在疫情防控中,依据法规及学会发布的建议、措施,根据各血液透析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防控流程及应急预案,防控主要环节和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5]:1)制定防控流程及应急预案,并全员培训,包括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2)落实防控流程,并不断改进,监督各类人员落实到位。3)执行预检制度。预检内容包括工作人员、透析患者、患者家属及临时来科室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监测,询问有无上呼吸道症状等不适、有无到过疫区或有疫区归来人员接触史。对有潜在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隔离透析。4)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及宣教。通过口头宣教、张贴宣传资料、微信公众号、给透析患者及家属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和陪同人员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指导正确佩戴口罩,提升自我防护意识。要求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透析室后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5)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参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6],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暴露风险分级属于中风险,在进行诊疗活动时穿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护目镜、手套,加强手卫生。对于负责环境清洁消毒及标本运送的医辅人员同样按要求配备防护用品。6)加强空气物表消毒。血液透析治疗室于每班次透析后开窗通风及紫外线消毒各30 min。加强预检分诊处及通往血液透析室的电梯间的空气及物表消毒,空气、门把手、电梯按键表面均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机及床单位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30 min后再用清水擦拭。7)遇有突发可疑情况,根据预案要求,及时逐级汇报,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 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措施

中医药防控传染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传染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防治疫病理念与西医学传染病的防控一致,主要针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采取措施。对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存正气,避毒气。血液透析患者久病,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且透析患者多数无尿,内服药物会增加患者容量负荷,预防时疫,外治法更适合透析患者。笔者检索中医药防治疫病方法的现代研究,并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整理了适用于透析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疫病的方法,具体如下。

2.1 调理脾胃灸法 历代医家多强调怡七情、调饮食、适劳逸、导引与针灸可强身扶正,抵御疫病。灸法是历代医家较为推崇的养生保健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之功效[7]。现代研究证实艾灸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损伤、抗氧化能力[8-9]。有研究[10]从调理脾胃入手,结合透析室环境要求采用无烟灸法,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两穴,结果表明调理脾胃灸法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临床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的虚证证候。调理脾胃灸法可以起到培补元气,调整脏腑,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脾虚胃弱、运化乏力等作用[11]。另一项研究,针对营养不良的透析患者,以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进行辨证施灸,灸疗在患者透析时进行,结果观察到辨证施灸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虚证证候[12]。这两项研究是应用灸法提升透析患者之正气的例证,灸疗操作简便,便于在血液透析室推广应用。

2.2 香佩疗法 香佩疗法源自中医“衣冠疗法”[13-14],是中医独特的防疫措施之一。香佩疗法利用芳香性中药挥发的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15]。

近年来有关应用香囊预防疾病的研究也很多,1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了防感香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15],将藿香、苍术、石菖蒲、丁香以 2∶2∶1∶1 的比例打磨成粉装入棉质布袋制成流感香囊,将香囊放置在办公室、床头、枕边等处,每日闻吸3次以上,连续使用2个月,结果显示应用香囊组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症状的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降低,显示出了防感香囊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作用。刘龙等[16]研究辟秽防感香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机制,辟秽防感香囊由艾叶、冰片、藿香、佩兰、薄荷等药物组成,日间将香囊佩戴在项间,不定时嗅吸,晚上可取下放在枕边,观察共45 d。研究结果显示辟秽防感香囊能提高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增强呼吸道黏膜免疫的功能,对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新冠肺炎属中医“湿毒疫”范畴,“湿毒”是新冠肺炎的病理核心,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病程缠绵,湿邪缠绵[17]。笔者所在血液透析室以三香散为方制作了香囊,取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石菖蒲、苍术、细辛各3 g研成细末,装入一次性无纺布茶包,分发给医护人员和透析患者,嘱悬挂室内,或置于枕边,或随身佩戴,时时嗅闻,起芳香化浊、温经散寒之效,并借芳香性药物的清气之正,鼓舞人体之正气,辟除秽浊之邪气,辨证施防,以防时疫。药理研究证实丁香、木香、白芷、苍术、石菖蒲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三香散香囊对时疫的预防效果还在观察总结中。

2.3 烟熏消毒法《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多处记载: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黄等药焚烧进行空气消毒辟秽。王运利等[18]观察了中药苍术烟熏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用5 g/m3的苍术经过乙醇浸泡、点燃、烟熏30 min以上,可使室内空气中细菌消亡率达到91%以上,比相同条件下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好。赖胜芳等[19]观察了应用苍术、艾叶熏蒸对发热门诊进行空气消毒的效果,用苍术、艾叶各1 g/m3计算,加清水浸泡30 min后置电锅内加热煮沸后仍持续加热1 h。结果显示杀菌率可达到91.7%,消毒效果符合Ⅱ类环境要求比率是93.3%。笔者认为熏蒸方法优于烟熏法,烟熏法燃烧时有明火,存在安全隐患;且向空气中排放烟雾微粒,产生较大气味和烟雾,刺激呼吸道黏膜。熏蒸方法是中草药的挥发油和有效杀菌成分随蒸汽散发于空气中,此方法更适合血液透析室的环境要求,且能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优势是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可选用此方法在患者透析过程中进行空气消毒。

3 结语

新冠肺炎传染力强,病情重,截至2020年2月19日12∶43时,已经确诊74 280人,死亡2 008人。在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已显示出显著疗效,但在防控方面,中医药预防方法并未被充分重视,积极探讨中医防疫原则以及中医药防控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中心传染病防控体系,必将为防控疫情和日常院内感染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苍术香囊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基于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快速筛查苍术混伪品*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趣话香囊的文化意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HPLC测定苍术中的3种成分研究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TREASURE TR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