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封古城胡同现状及胡同文化保护

2020-12-21 02:31朱琳婧冯亚楠常宇佳丁利慧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四合院胡同建筑

朱琳婧 冯亚楠 常宇佳 丁利慧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开封胡同

(一)开封胡同的发展历史

从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北宋中叶的开封城已经开始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道路宽度变窄,这种宜人的尺度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胡同。胡同伴随着开封城的兴衰而产生变化。

古都开封水系发达,开封以水而兴也因水而衰。战国时期的大梁,先因鸿沟的开通而兴,后被鸿沟之水的呑噬而毁;唐宋时期的开封,因大运河的开通而盛,北宋以后,开封则因汴河的断流而衰;金元之后,黄河改道,数次泛滥导致流经开封的河流淤塞,开封从此沉寂。故开封的兴衰与滔滔黄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伴随着开封城的兴衰,开封的胡同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虽说开封有“七十二胡同”之名,但是数量时增时减。据开封地情文化全书(一)中记载,清末开封城有胡同54个,民国年间城市有所扩大,至20世纪40年代增至78个,建国后旧城改造,至1983年仍有胡同62个,1990年城区共有胡同75个,1999年骤减为52个。伴随旧城改造的步伐,很多胡同被改造或被重建,现在只剩下40条左右。

(二)开封城胡同的现状

开封胡同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形成了现在的城市肌理,行走其中,依然能够从建筑遗迹和民俗风情之中想象到当时的商贾繁华。开封胡同中的四合院、老门楼、名人故居、市井风情是需要妥善保护的遗迹,而如今开封胡同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1.改扩建现象破坏胡同风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封旧城改造不断,胡同改建扩建现象严重,部分胡同早已旧貌换新颜,改建或新建的建筑大多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加重了胡同的混乱现状,混凝土色的建筑外观,从色彩、尺度以及材质都与胡同的风貌格格不入。胡同的减少使得胡同文化也逐渐消失。

2.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政府注重新城建设,又尚未对老城区进行适当的维护工作,对比之下胡同中的基础设施显得尤为落后。

大部分胡同的居民用水是通过市政埋设的自来水管道,然而排水管并没有入户,居民家里与道路排水管这一段距离需要居民自己解决。燃气仍然是传统的煤气罐,仅有几条较为出名的胡同正在铺设天然气管道,且从胡同路面到居民家的这一段管道是裸露在室外的,无任何保护措施。至于采暖,因为胡同中并没有集中供暖,大部分居民家里并没有暖气,冬天依靠烧火炉或者空调取暖。

3.室外环境情况较差

胡同中的建筑年久失修,较为老旧,且老旧程度不一,造成了胡同较为脏乱的外表;胡同中缺少公共空间,缺少停车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正当地停放,使得胡同更加无序并且拥挤不堪;私拉乱建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并且加重了安全隐患。

二、胡同文化

与开封龙亭呈现出的等级森严的皇家制度不同,胡同则充斥着世俗生活,表现出的是一种市井文化,胡同中的叫卖吆喝,邻里邻居的唠家常等这种“杂乱”而惬意的生活状态正是胡同文化的精髓所在。开封胡同所蕴含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是开封城中的独特景色,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产物。

(一)胡同

早期胡同数量较多时,布局呈现棋盘式,现存的东西向胡同较多,南北向较少。胡同的宽度大多在3-7米左右,可满足两辆机动车并行,少数胡同为1-2米左右,宽度仅够一辆机动车通行甚至只允许非机动车通行。胡同的宽度并不是保持不变的,有几处公共空间,不过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多为垃圾堆放处或居民堆放杂物处。

除了最主要的居住功能外,早期的胡同有着自己的功能,现在许多胡同的名字就是根据当年胡同的功能命名的。例如前炒米胡同与后炒米胡同,是因北宋时胡同内卖茶汤者居多,而茶汤为炒米所制而得名;油坊胡同,民国时期街南口有人在此开油坊而得名;胭脂河街,相传明代当地回民较多,宰杀牛羊,血水倾入河内,水呈胭脂色,称胭脂河,后河床淤积平成街。除了生产作坊,胡同也承居着许多大家族,甚至以家族姓氏命名。

(二)院落

胡同中的基本院落形式是四合院,现存保存的较为完好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四合院形式的民居建筑在北宋时就已经相当广泛。北宋灭亡后,宋东京的城市文明向两个方向迁移,一向南到杭州,二向北转移壮大,造就了燕京城,所以有说法开封四合院是北京的“先师”这种说法并不是不可考证。开封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开封四合院的每个房屋前都会有走廊,然而北京大多的四合院只有屋檐。

开封四合院院落形式多样,有独院、二进院、三进院几种形式。院落敞亮、尺度适宜,布局封闭而有序,前后左右有着严格的礼制结构,保障了生活的秩序与私密性。

(三)建筑

开封胡同中的建筑是开封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开封古城的风貌,并一直延续至今。开封胡同里的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了中原建筑文化的成就。建筑风格以宋代为主,例如开封著名的山陕甘会馆,其建筑风格鲜明又韵致高雅,尤其是它的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堪称会馆“三绝”,呈现出质朴和秀丽、豪放和婉约、粗犷和精巧、沉着和流畅的完美统一,体现了时代风貌和中原与山陕甘地区文化的融合。

胡同里的建筑大多为四合院,具有严格的封建礼制,各房屋的功能、方位、装饰等,都能够体现出其相应的地位。老人一般住北房,也叫上房、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南房分别按辈分来分配,体现出北屋为尊,厢房次之,倒座为宾的礼仪。所以说四合院便是建筑与文化的融合。

(四)交流交往

开封胡同文化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胡同文化是其平民文化的体现。就像胡同中的日常生活,清晨的胡同是被一声亲切的“奶”的叫卖声叫醒的,上午的胡同最为热闹,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如今不多了,倒是“维修家电”“回收废品”这类吆喝声仍然存在,傍晚时分也是胡同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年轻人归来,胡同飘出饭菜香,锅碗瓢盆的声音此起彼伏。茶余饭后,走邻居串街坊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邻里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喜怒哀乐也都掺杂到了一起。

三、胡同文化的保护

对胡同进行保护,绝不应该是简单的发展商业,要因地制宜,根据胡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与保护。笔者认为对开封古城胡同文化的保护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应该将胡同进行开发价值的等级划分。因为胡同大多存在于开封老城区内,地理位置上有优劣之分,人流量也相应的有较为明显的区分,综合考量为每个胡同的开发价值做出优先级的判断。然后进一步根据胡同的历史及现状,结合胡同开发的优先级,为胡同划分类型。例如生活性的宜居胡同,定位是居民生活为主,重点改善居住环境以及完善基础设施,为胡同带来生活气息;或者带有传奇色彩的旅游胡同,开封的胡同承载着历史,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逸闻趣事,是开封古城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亦或是带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性胡同,将名人故居合理的开发保护,唤醒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最后综合开发优先级与胡同的类型,对每种类型的胡同分别排出开发的先后,再针对每一条胡同就行具体的开发保护方法与步骤,进行高效并有针对性的保护,为老城区注入活力。

四、结语

在城市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先要条件,然而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千篇一律,高度相似的现代建筑并不如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人。开封胡同文化是开封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充分挖掘胡同文化并进行有效传播,不但能够保护胡同,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还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独具开封特色的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四合院胡同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四合院下的宝藏
东明胡同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