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

2020-12-21 06:29江新华荣仕屿
科学养鱼 2020年11期
关键词:槽内溶氧尾水

江新华 荣仕屿

(1.玉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玉林 537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南宁 530022)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分为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外塘净化区水质管控和养殖尾水净化3个部分。总技术要点是槽内养鱼、外塘养水、尾水处理、内外循环。为了便于人工操作,现制定出养殖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一、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

1.水槽建造

(1)池塘要求:面积在20亩以上,常年水位不低于1.5米。

(2)流水槽建造要求

流水槽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3%,其中单槽养殖区110 米2(长22 米、宽5 米、深2~2.5 米),吸污区 15~30 米2(长 3~6 米、宽 5 米、深2~2.5米)。

配套设施:推水系统每槽1 套,功率2.2 千瓦;增氧系统每3 槽1 套,功率3 千瓦;吸污系统每3槽1套,功率3千瓦。

配备有足额功率备用发电机组,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呼叫控制中心。

2.槽内养殖管理要求

(1)养殖品种、规格和数量(表1)

表1 跑道养鱼放养品种、规格和密度(单槽)

(2)鱼苗下槽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检查推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吸污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拦鱼栅是否牢固、到位,并填写好设备安全检查表格(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项目、运行情况、整改项目和检查人等信息)。

加装防撞网:放苗后的前15 天是各品种鱼苗在流水环境下养殖的训练和适应期,容易在推水系统前端发生顶水和撞网现象,造成鱼体损伤。因此必须加装防撞网。防撞网的网材选用普通涤纶网(叉尾、黄颡鱼用胶丝网)做成,网目视鱼苗规格而定,比拦鱼栅网目小,主要起到减缓冲撞作用,但满15天后要拆除。

调整好推水系统的水流速:从鱼苗下槽后的第一天开始,流速逐渐加快。但总体来说,鱼苗期的流速都不能太快,以后随着水槽鱼密度的增大而加快流速。

做好消毒:①清塘消毒。在鱼苗下槽前15天,用茶麸对养殖水体进行1次清塘消毒,杀灭各种野杂鱼和寄生虫、卵,培养好水质。②鱼苗下槽前消毒。用15 克/米3聚维酮碘溶液浸泡鱼苗3~5分钟再下塘。

(3)下槽后的养殖管理

做好防病:如果在春季放苗,鱼苗下槽后的1~7天,每天用二硫氰基甲烷消毒1次,同时用大蒜素拌料投喂,预防水霉病。如果在高温季节放苗,可选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消毒。

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有活动不正常、受伤严重的鱼和死鱼要及时捞起并作无害化处理,做好记录。

投喂:要选择适口的饲料进行投喂,尽量兼顾好小规格的鱼。由于循环水养殖氧气充足,每天可以投喂3次饲料,分别在早上8点、中午12点和下午5 点投喂。每天的投喂总量控制在鱼苗5%、成鱼2%~2.5%。投喂点设在水槽的进水端。

吸污:鱼的排粪主要集中在喂料后1.5~2 小时内,在这个时间段里可以开动吸污机进行吸污,把粪污吸到沉淀池里,错过了这个时间段,粪便就会溶解在水中并进行发酵分解。一般喂料1次就吸污1次。

科学调控推水和底增氧:白天外塘水体中溶氧高,开动推水设备有利于槽内外水体溶氧交换。晚上外塘水体溶氧低,如果开动推水,反而会降低槽内水体的溶氧。一般采用早上8点至晚上7 点开动推水、晚上8 点至早上7 点开动底增氧。实行科学调控,有利于槽内溶氧的稳定和鱼的健康生长,减少鱼病发生。在遇到缺氧天气时,也可以灵活采用这种调控方式。

控制好槽内水的流速:随着鱼的长大,槽内鱼密度会逐渐加大,耗氧也会逐渐增多,水的流速必须逐渐加快,以利于槽内溶氧的交换和粪污的推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把控。

分槽:有些品种养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规格不齐现象,这时必须及时分槽、分规格饲养。尤其是养殖斑点叉尾、加州鲈、大口鲇和乌鳢等,及时分槽有利于养殖管理和成活率的提高。分鱼前必须做好停料1天的准备工作。

疾病治疗:发生寄生虫病或者细菌性疾病时,采取先杀虫、后消毒的方法。首先选定好杀虫和消毒药物,计算好单槽用药量。消毒时要把推水系统关停,开动底增氧,然后再把药物泼洒到槽内,保持2~4 小时的杀虫或者消毒时长,再开动推水系统。连续消毒3~5 天,同时结合消炎药物拌料投喂5~7天进行治疗。

确保吸污区内没有野杂鱼进入:为了确保鱼的粪便在吸污区内正常沉淀和吸出,必须保证吸污区内没有野杂鱼的进入。

二、外塘净化区的水质管控

1.放养滤食性鱼、虾、螺和贝类

每亩放养:150 克/尾以上的鲢 100 尾、150 克以上的鳙100尾、5厘米以上的白鲮1 000尾、5厘米以上鲫500 尾、成熟青虾7.5 千克、河蚌500 只和田螺50 千克。如果外塘水太深,可搭建浅水网箱用于养殖河蚌和田螺。

2.建造生物浮床

按照每亩100 米2建造生物浮床并栽种空心菜等水生植物。

3.建造挡水墙

在水槽末端用砖或者网建造一扇挡水墙,其长度可根据鱼塘情况而定。

4.外塘推水

根据鱼塘的实际情况,在外塘安装一定数量的推水设备,使外塘与槽内实现水体大循环。

三、养殖尾水净化

养殖尾水处理所占面积为养殖池塘总面积的10%。在尾水处理总面积中,沉淀池占30%(分为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占55%(分为曝气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植物净化池3 个部分)、人工湿地占15%。

池塘尾水生态处理设施应建设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主要由在线水质监测设备、中央管理系统、预报预警系统等功能组成。养殖尾水监测包括溶氧、pH、总氮、总磷、COD等参数,养殖尾水经过净化后可以在池塘内循环使用,如需排放则应达到国家行业有关标准。

猜你喜欢
槽内溶氧尾水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海南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
迷你甜甜圈制作机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KD405:多功能折叠筷子
完美烤串制作盒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