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探究

2020-12-21 03:36范俊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0期
关键词:社会性绘本情绪

范俊华

【摘要】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阅读效果形成幼儿园系统的社会性绘本教材体系,运用仔细观察—独特体验、童真童话—交流互动、童心童画—图画表达、游戏体验,以境唤情、角色扮演—共情迁移等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教学;幼儿社会性

一、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提出

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社会教育十分重要,是提升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等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增加幼兒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宗旨,所以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功不可没。

二、绘本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绘本指的是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通过图文并茂的表达,能对特定的情感与主题进行传达,绘本的独特表现形式吸引着幼儿,与一般的幼儿图画书等相比,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绘”与“本”,幼儿在观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感染,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绘本文本简洁,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启发性、生活化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绘本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优美的画面,同时也有趣味性的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绘本文本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透过强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滋养,为幼儿生活智慧的启迪提供支持,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进行社会教育良好的载体。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的合理构建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目标是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促进其良好个性形成,使儿童逐渐适应社会。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主要参考书籍构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接纳是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所必需的。幼儿要在幼儿园时期,开始学会接纳自己,然后才能让别人逐渐接纳儿童,并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成功感是影响幼儿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前儿童需要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并且能具有良好的自我感受。在幼儿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独立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期间,需要逐渐培养其独立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地、独立地完成一件事,帮助幼儿培养起自信心。

(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教育应包括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幼儿需要开始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的表达,让后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情感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核心,主要体现在“爱”这一情感上,同时也表现在表达的控制与情感的交流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让幼儿教育的情感基础确定为“爱”。

(三)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

个性品质的教育是指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和个性的教育,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对幼儿的自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表现欲、责任心、意志力等。在个体发展中,个性品质是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社会教育中,人的个性化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及教育的重点。

(四)促进幼儿人际交往

社会性发展的源泉是交往,与是社会性教育的内容与基础,在社会能力中,社会交往能力成为其核心要素,是培养幼儿其它社会性的基础,儿童的社会生活在交往中展开,社会性教育也在交往中运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又一重要目标,社会交往能力主要包含交往意识、交往动机、交往方法、交往策略、交往质量等,社会交往教育构成整个社会性教育的基点。

(五)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随着幼儿的成长幼儿必然要接触公共场所,当人们走入社会之后,除了达到自身的需求之外,就是在工作、生活当中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日常活动的开展要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劳动,幼儿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公共场所的各种行为准则,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将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要求幼儿要有良好的规则意识。

四、精心选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绘本

当前市面上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如何精选幼儿绘本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精选绘本。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将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对应的社会性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并挖掘绘本中具有社会性教育意义的内容,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精选绘本。比如,小班幼儿思维特点是直觉形象思维为主,喜欢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绘本;中班幼儿相比于小班幼儿,语言更加流畅,不仅词汇量有所增加,而且理解能力也得到提升,思维也开始变得复杂与多元,更注重绘本的情节性;大班幼儿思维进一步发展,关注的是绘本的多元性,有强烈的形象感、故事感和趣味感。

五、促进幼儿绘本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一)仔细观察—独特体验

幼儿园孩子天真活泼、纯洁无瑕,但是他们不是带着空空的脑袋来到教室,对于绘本的画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那么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独立的仔细观察画面,体会画面表达的意思,比如,在《你感觉怎么样》绘本教学中,在老师配合着动作有感情的讲述中、在音乐的熏陶中,幼儿们随着绘本里面小猩猩情绪的变化,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化,绘本里小猩猩的情绪触动着幼儿的心灵,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画面,早已融入其中,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培养。

(二)童真童话—交流互动

教师通过谈话与幼儿实行多向交流,产生情感的碰撞,在绘本教学中,使用谈话法可以帮助幼儿明确 、理解、加深原有的社会经验以及对绘本的理解,我们应该给幼儿一个平台,给幼儿一个情境,走进幼儿的心灵,去聆听童言稚语, 第一,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互动谈话期间,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谈话,也可以通过集体谈话的方式,与幼儿进行谈话,这样就可以与幼儿打成一片,并且提升幼儿的交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谈话中要保证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第二,谈话问题不能让幼儿感到陌生或者不懂。第三,教师在提问后,不能操之过急,要留足幼儿的思考时间。第四,当幼儿有问题,或者进行表达时,教师要足够关注,与善于观察。第五,创设平等、宽松的讨论氛围,尤其不应对幼儿的意见轻易否定或表现出疑问。

(三)童心童画—图画表达

绘画是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幼儿心中的所系所想会尽情地展现在画笔下。但是有一部分幼儿还是无法更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这时就要善于应用绘画,让幼儿在绘画中进行表达。比如,在《方格子老虎》中,为了画竖条纹和横条纹虎爸爸和虎妈妈吵架了,这时小老虎在身边,他该怎么办呢?教师这时就可以让幼儿们为小老虎设计花纹。幼儿们在绘画工程中,可以通过竖条纹和横条纹的绘制,来表达对自己爸爸妈妈的爱,有一些幼儿将两种条纹都画上了,可以看出幼儿虽然不善表达,但是对父母的爱全在画中了。绘本所表达的情感,幼儿们所能感受和理解的,在绘画中都一覽无余地全部展现。

(四)游戏体验,以境唤情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亲身操作实践中去感知和体悟,游戏可以在情境的创设下,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幼儿感受与体验情感。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绘本中感受快乐与情感,从而唤起幼儿的真情实感。针对绘本的实际内容分,游戏教学也要进行变化与创新,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比如,《你感觉怎么样》的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好各种情绪卡片,以及与情绪卡片配套情绪骰子,教师把情绪卡片放在教室的地板上,然后投掷情绪骰子,之后幼儿识别出情绪骰子上面的情绪然后跳到相应的卡片上,再表演出这张卡片表达的情绪。通过这一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绪的变化。

(五)角色扮演—共情迁移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移情,“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认识他人”。移情是人际交往的情感基础, 在移情下,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并且可以对情感进行分享,而角色扮演在绘本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让作品与幼儿共情,也就是感同身受。创设绘本故事里体现的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对生活中的角色进行理解与体验,总结生活经验。此法是幼儿社会性教育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这样的方法下,幼儿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与他人进行分享,从而使得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对情感与情绪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可以与他人分享。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大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贝蒂.学前教师技能[M].嵇珺,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3]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1).

猜你喜欢
社会性绘本情绪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绘本
绘本
the Walking Dead
绘本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