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山青水复绿

2020-12-21 03:42杨武
资源导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平顶山市志军项目组

杨武

9月11日,两辆满载100多盒档案资料的汽车从平顶山市出发开往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车上运送的是《淮河上游沙、汝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淮河上游沙河流域(平顶山市)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项目》的全部资料,他们将作为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财政厅向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申报入库十个项目中的两个项目“进京”。

为了这一刻,在过去的180天,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申报项目组20人的脉动注定与这两个项目紧紧相连,同频共振……

戒骄戒躁沉稳应战

由于两个项目均是申报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储备库入库项目,立项要求宏观站位高、微观部署细,总体任务极为繁重。两个项目涉及平顶山市的10个县(市、区),总面积达7910平方千米。

“项目的难点在于要做好淮河上游矿山生态环境、水生态、土地整治等六大体系的生态保护修复设计,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与平顶山市10个县(市、区)部门的对接,并收集整理大量资料为设计方案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项目负责人乐志军感慨道。

项目组为了能够使每个部署的修复治理区块达到“图像位置准确、面积读取准确、基本参数准确”的要求,提出了“能动尽动、分组行动、集体联动”工作法。在人员保障上采取能动尽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奔赴平顶山。在进度保障方面,将项目组20多人划分为野外勘查、外勤联络、后勤保障、图件制作、方案编制5个组,并实行工作日量化和业绩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3月15日,外勤联络组的张培超一拿到几经周折开出的“特别通行证”,就弩箭离弦般地赶赴项目组办公室,他在家盘算已久的“基础资料收集路线图”终于可以实施了。为了能在1个月内跑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拿到各类基础资料,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累了就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着过夜。

无独有偶,图件编制组的魏禹红,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硬是将自己两岁的儿子送到了姑姑家。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6点多骑电动车出门,骑行20千米上班,天黑才回家,就这样魏禹红坚持了半年。

“像张培超、魏禹红这样抛开一切只为工作的事例在项目组还有很多,这大概就是我们能够成功拿下项目的秘诀吧。”项目组杨持恒颇为动情地说。

身先士卒带好队伍

“我们项目负责人乐志军,身材瘦小,看着弱不经风,干工作简直就是玩命。”提起乐志军大家这样的评价。为了使方案更具可行性,樂志军带领项目组共咨询专家8次,参加了10场领导专家论证会,进行了多达20次的设计稿修改和完善。为了充分调动项目组同志的积极性,他以身作则,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连远在江西老家的母亲做手术,他也只是在手术当天才赶到病床边,看着母亲苏醒后便急切地赶回了平顶山。

就是这样一个身小能量大的“火车头”,用半年的时间培养出了20多个生态修复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带出了一个“活力四射、敢拼敢干、韧性十足”的团队。(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

猜你喜欢
平顶山市志军项目组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平顶山市召开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神奇的“魔力语”
平顶山市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
抓机遇迎挑战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当好小记者
观察也要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