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O审计中的风险防范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

2020-12-21 03:48刘兰
财会学习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刘兰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公司IPO审计风险影响因素,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给出了企业IPO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审计风险;IPO审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另外的麻烦。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所以发展迅速地同时,内部的管理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今的发展现状,尤其体现在IPO审计中的风险防范方面。某些公司由于防范意识不足,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无法很好地进行风险防范,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误。尽管我国已经在审计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出现了更多的新的问题,相应的IPO审计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增大了挑战的难度。

一、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进入新常态,与IPO有关的法律案件也层出不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IPO造假事件,比如欣泰电气、立立电子、九好集团、胜景山河等大型上市企业财务造假,这些事件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本身的形象造成影响,而且与之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受到牵连,给整个行业形象造成了影响,不利于IPO审计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IPO审计风险的控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IPO审计风险的控制,尽可能地降低IPO审计风险,寻找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创造一个健康的行业发展氛围,改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环境。

二、相关概念

(一)IPO审计的概念

IPO审计是一项常见的环节,它也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经历的一个步骤。具体而言,它主要表现在首次的公开募股需要对外界披露公司运营的具体招股书,并且需要向证券市场内的投资人告知公司最近的财务状况,主要是包括过去三年已经最新一季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对应时间段的审计报告,证明公司的运营情况属实。

(二)IPO 审计的特点

IPO审计并不是一项可以自己单独完成的工作,由于它涉及的方面特别多,公司上市的各方面都包含在内,因此涉及各行各部门各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在进行上市准备的过程中,需要与对应的保荐人、律师、会计、评估师等进行沟通,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荐人,这一角色通常是由具备保荐资格的证券企业担任,在整个上市的过程中,保荐人对整个企业进行财务处理上的指导,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承销商,不仅需要进行销售,也需要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管。由此可以看出,IPO的审计工作十分复杂,需要与各个行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合作,并且在时间与环节上实现紧密配合。

1. IPO审计委托关系复杂

由于IPO审计涉及的工作领域广,内部的托关系复杂,里面不仅仅包括了被审计的单位,并且还包括了被审计单位的相应主管部门以及股东。就目前IPO审计业务来看,其中的主要委托人是被审计单位,双方之间根据委托关系签订业务约定书,并且支付相应的审计费用,由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并且出具审计报告。

2. IPO 审计结果关注度高

企业上市是不仅仅是企业的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对于广大股民而言,也是一个投资的机会。企业上市可以从民间获得更多的资本,股民也会根据企业上市的条件来进行分析,选择是否投资购买股票。而IPO指标与企业上市的基本条件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指标方面。比如珠海赛隆药业的IPO上市,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3. IPO 审计周期较长

由于IPO审计需要与中介机构合作,并且内部的审计委托关系复杂,涉及的工作领域广,因此IPO的审计周期比较长,再加上我国证监会明确规定了企业上市资格,列举了相关上市要求,那么的话,公司就需要准备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上市,而对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而言,其有效期只有半年,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对企业进行多次的审计,这样就综合导致整体的审计时间比较长。

三、IPO过程中审计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

IPO审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而且途中经历过几次暂停与重启,导致其对应的实际风险比较大。再加上其审计过差,涉及的人员多,手续流程复杂,所以作为审计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量巨大,其承担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并且审计时间长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可能出现人员流动或者是事物变更等情况,导致很多审计数据变得难以搜寻,所以很多企业为了实现IPO上市,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这样也给IPO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造成IPO审计风险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成因,另一类是外部成因。

(一)内部成因

1.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较差

对于IPO审计中最大的责任方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业务模式是被动的,事务所需要尽可能地满足有审计需求的客户,所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准备上市的公司,其决定权取决于公司,而且会计师事务所要努力的完成自身任务,来获取公司的认同度,进而完成审计过程,出具具体的公司审计报告。由此可见,会计师事务所的订单完全取决于公司方,自身独立性极差。

2.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存在恶性竞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专业不断扩招,导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得到了迅速地增加,但是对应的审计市场却没有相应的扩大,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所以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为了展览業务占据市场,就会尽可能地降低自身的收费标准,去进行竞争。而收费标准的降低就会导致相应的业务水准下降,可能会出现减少相关审计程序,从而达到缩短时间完成计划的目的,使得整个市场出现恶性竞争。比如17年上市的医药企业有24家,到了18年就只有4家了,可见行业内部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3.从业者自身水平不足

在IPO审计过程中,会计事务会计师承担了很大的责任,由于从业者自身的水平不足,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在面对较大的金钱诱惑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审计过程中丧失道德底线,从而进行造假,发表不正确的审计意见,混乱审计结果。

(二)外部成因

1. IPO市场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IPO审计成立的比较晚,所以相应的市场制度不健全,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审计市场存在恶性竞争,市场很容易被某些会计师事务所独占,形成一枝独秀的情况,这样就会遏制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长期下来不利于整个审计市场的正常发展。

2.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除了市场制度不健全之外,IPO审计也存在很大的法律漏洞,对于很多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可以选取其中的漏洞获取其他利益。再加上我国现在的法律法规面临IPO造假事件时,更侧重于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从而导致民事责任容易被忽略再加上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处理IPO审计事件时,更侧重于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对于民事责任是比较忽视的,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企业即使出现了IPO审计造假的情况,对应的惩罚力度也不是很大,而且其获利的收益远远超过其罚金,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对企业起到威慑作用,也使得很多企业愿意铤而走险获取相应的成本。

3.证监会监管力度不够

除了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之外,对应的审计证监会的监管力度也是十分有限的,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监管力度,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职权不明确的情况,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从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会计师事务所進行IPO审计造假情况的发生,增加了审计风险,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变得不可控。

四、IPO审计中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健全民事责任机制

无以规矩,不足以成方圆,由于我国的IPO审计发展得比较晚,所以这方面的法律也存在一定的空缺,尤其是体现在民事赔偿机制方面,对于法律机构而言,必须制定与注册会计师以及证券所有关的法律条款,用来约束会计师事务所,例如可以制定IPO审计的责任追究体系,责任到人,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方也应该设置连带责任追究制度,为了更好地保证民间投资者与股东的利益,还需要颁布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法律条款,加大对IPO审计的监督力度,降低造假概率。

(二)完善IPO市场制度

除了补充完善IPO审计的相关法律条款之外,还需要完善对应的IPO市场制度。市场需要加大对IPO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相关要求,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要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证监会必须要保证上市公司的申请材料信息都真实有效,符合国家规定,并且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查。除此之外,监管机构也可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档案记录,对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情况进行登记,并且对结果进行全方位追踪,定期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确保其真实性,从而控制IPO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专业的扩招,导致IPO审计的人员数量增加,但是由于IPO审计工作量大,涉及的部门多,工作流程复杂,周期性长,所以对注册会计师的整体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注册会计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业务培训,在进行工作时,应该学习以前的案例,清楚认识到IPO审计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且制定好计划进行有效规避。另一方面,由于IPO审计涉及大量的金钱审核,所以审计人员很可能受到金钱诱惑而出现信息造假的情况,因此需要求审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树立良好的工作风气,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加强惩戒力度,定期组织培训,从而综合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能力,降低审计风险。比如大参林医药集团为了规范门店管理,就颁布了《营业款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门店标准作业手册》,从而更好地规范收入、成本、存货等会计控制管理。

(四)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IPO审计的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审计质量监管小组,加大对IPO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不定期地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内容抽查,调查审计委托人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证监会还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IPO审核制度,为了保证IPO审核的独立性,应该保证监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分明,严厉禁止二者私下有利益交易。

结语

IPO审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IPO审计的工作质量,政府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有关部门不断地完善IPO的市场制度,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能力以及道德素养,从而综合提高IPO审计的工作质量,做到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倩.特定环境下的IPO审计风险与识别[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4):11–12.

[2]李雅楠.舞弊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敏感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63–66.

[3]宋思思.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范瑾.论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的风险控制[J].经贸实践,2017(22):267.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