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造业企业融资问题的几点探讨

2020-12-21 03:48朱晓露王宁徐军
财会学习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朱晓露 王宁 徐军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制造业在实现中国经济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及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集中优势项目确保企业良好信用,解决设备采购资金难题;简化融资贷款担保程序,打通银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资金成本;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依靠金融政策创新实现资金需求平衡,进而探索制造业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此后,地方各级政府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改革财税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在各专业领域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制造业企业建设周期长、设备采购资金占比大及流动资金少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制造业企业在融资方面困难重重,由此制约着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制造业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制造业企业是按照市场要求,通过一系列制造过程,将制造资源转化为可供人们利用的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企业。制造业企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31个行业。它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建设周期长,厂房建设和生产线设备采购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二是设备采购资金占比大,生产和研发设备数量大,且多为非标设备,采购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三是多数制造业企业为研发类企业,产品生产需大量劳动力参与,尤其是高素质技术研发人员的参与。

二、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现状及特点

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活动,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和资金需求状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确保制造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金融行为。从融资渠道的角度而言,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使用企业的所有权来换取所需资金,达到融资的目的,如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债权融资是指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到期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在当前金融环境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为主,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融资渠道相对较窄。

(一)非标设备的采购导致资金需求量大

制造业企业的设备采购资金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注册资金;二是融资贷款。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设备大多是非标设备,采购周期长,资金需要量大,在采购中需提前做好资金计划和调度,尤其是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规划。首先,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增资扩股的途径解决资金困难。然而,由于增资扩股会稀释股份的原因,企业的股东会通过增资扩股决议的可能性比较小。其次,企业会选择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设备采购,因为银行贷款速度较快,成本较低。然而,由于企业处于基建期,设备采购量大,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一般维持在约70%,更有少数企业达到80%以上,这种情况下,银行将终止贷款,因此企业是不可能从金融机构取得融资贷款的。最后,企业将考虑融资租赁直租的方式获得资金。然而,融资租赁公司将评估企业资产状况,在资产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无法办理直租设备采购业务,进而使研发生产陷入停滞困境。

(二)建设周期较长导致流动资金状况差

制造业企业由于厂房及配套保障条件建设任务多、设备采购量大,有些大型设备还需要较长周期的安装调试(或试制),因此企业建设周期长,一般为3-5年。若是研发性质的制造业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需要更长时间。随着技术与产品研发周期的延长,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企业资金需求和压力将显著增加。流动资金作为资产负债表中最活跃的资产,是制造业企业研发生产所需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获得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均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制造业企业在投产初期基本处于产品试生产阶段,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小,但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较大,流动资金状况差,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结果。此外,企业研发工作需要不断地资金投入,在增加制造业企业融资压力的同时也会削弱金融机构对企业资金支持的信心。

(三)融資渠道单一导致融资成本高

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经营生产现金流入,外源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制造业企业制定的年度融资计划包括企业短期的融资需求、融资方向和融资渠道。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企业往往会选择银行贷款或者内部融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简单,同时融资成本将越来越高。

资金成本是制造企业融资时关注的核心问题。制造业企业利润率低,高资金成本将吞噬企业利润,造成亏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是制造业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制造业企业建设和生产各阶段资金需求不平衡

制造业企业成立初期,由于有政府批复文件和项目研发报告,企业容易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固定资产贷款。然而,在项目建设后期,随着设备采购计划调整、原材料投入增大及生产线工艺鉴定等原因,尤其进入试生产阶段后,项目竣工决算已结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终止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自有资金相对匮乏,企业将借新债还旧债,从而致使其陷入负债经营的困境。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制造业企业尚无大批量生产能力,小批量试生产收入少,几乎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加之竣工决算后,设备折旧额大、财务费用高,无法进行上市融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对制造业企业在生产中后期的融资倾斜政策,也是导致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的重要因素。

三、对制造业企业融资现状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发布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制度,如《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及2019年第20号、第84号文件等,增值税税率连续下调,留抵退税减负明显,制造业企业也在政策导向下发展势头强劲,但融资难依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掣肘。这就需要制造业企业整合自身资源,拓展融资渠道;政府多方举措,发挥制度优势;金融机构服务创新,提高融资效率,更好地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整合优势项目确保授信额度,解决设备采购资金难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计民生,都有着其他行业无法等同的优势。制造业企业可通过SWOT分析,客观评价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重点关注核心研发项目,通过多种方式整合企业资源,确保在信用条件下的银行授信额度,尽量使用项目固定资产贷款,因为固定资产贷款期限长(一般都在10年以上),且利率较低,是企业采购大额设备的最优选择。保持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拓宽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范围,从而确保企业良好的信用。

对于资金状况有困难的企业,虽然融资租赁的直租业务利率比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高,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金抵减也可降低资金成本,比较适合大额非标设备的采购。对于从国内采购的大型设备,企业也可关注政府贴息政策,符合政策的设备采购及时申请贴息,间接降低融资成本。

(二)简化融资贷款担保程序,打通银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指标,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镜子”,因为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直观呈现,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一目了然,但是报表以外的情况往往被忽略。此外,关系国防建设的企业、自主化研发建设的企业等制造业企业的前世今生也是金融机构需要掌握的。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应熟知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发项目、融资情况及财务报表的数据,方可准确掌握企业的资金状况。

当经营状况良好时,制造业企业容易获得信用担保,即不需要任何实物抵押性质的贷款担保形式。然而。当制造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时,其融资贷款就会陷入“雪中缺炭”的窘境。此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考虑到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企业股东需提供全额担保,还需抵押土地建筑甚至设备,使企业后期的融资工作异常艰难,资金需求“雪上加霜”。因此,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及类别,因地制宜的实施贷款担保程序创新,保障企業在试生产期间的资金需求,是金融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三)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资金成本

对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分析与选择,制造业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多渠道选择。企业经营者需掌握每一个融资渠道的特点和要求,进而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表1列举了制造业企业常用的几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可以为企业做参考。

制造业企业在初创期需要注入资金时,按照资金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银行贷款,然后考虑发行债券融资甚至增加股权融资,以解决生产对资金的需求。当这些融资渠道都无法解决资金问题时,企业可考虑融资租赁贷款。虽然资金成本高,但其可作为权宜之计,在银行贷款松动时再考虑贷款置换,用资金成本低的银行贷款置换资金成本高的融资贷款,以避免资金链出现问题。

(四)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依靠金融政策创新实现资金需求平衡

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央企或者由国企研发成果转化成立的国有制造业企业,如航天、兵工、核电等集团下属的企业,计划经济根深蒂固,也有一些企业虽改制成功,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政府和上级集团公司不断为企业注入市场经济元素,政府当好“店小二”,上级集团强力“助跑”,充分发挥现代企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管理优势,使制造业企业在政府帮助下,依靠自身销售优势,增收节支,降本增效,从而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紧张问题。

制造业企业因政策保护会得到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支持,但这种支持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发展前景好,资产负债率不能太高,这对于已经正常生产和运行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没有问题,但对于那些处于在建设期和研发期较长的企业,这些条件是难以达到的。对于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合理的筛选并提供适当的融资政策倾斜也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理念,简化贷款流程,研发金融工具,积极跟进国家关于制造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保障制造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结语

制造业企业承接着国防、航天、环保等特殊领域的生产研发任务,如何让企业“甩掉包袱”,规避可能发生的融资风险,减少不合理的融资成本,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强力支持、上级集团公司的“减负降压”、金融机构的弹性担保体系,更需要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自身潜能,拓展融资渠道。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需要各方面配合解决的,需要政策,需要创新,也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

[1]陈为.制造业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9(21):58–59.

[2]闫飞雪,白峰.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9(20):20–21.

[3]陈霏,李木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1):198–199.

[4]刘玥.基于融资租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化解路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07):228.

[5]潘欣欣,陈习定.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J].时代金融(下旬),2017(11):113–114.

猜你喜欢
制造业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 打造企业软实力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