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园”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探析

2020-12-22 23:50姚彩虹
时代农机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基地

姚彩虹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从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至2019 年国务院等部门密集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多个职业教育文件,揭示职业教育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实践技能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培养,实训基地为完成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深化校企的科研合作等方面提供平台,为现代学徒制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但目前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理念、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1 实训基地的主要问题

1.1 实训功能单一滞后

随着智能智造、大数据、网络化广泛应用,企业的设备和工艺不断更新。校内实训的内容与新技术日益脱节,校内实训基地较多地承担了学生初级技能训练,实训内在的含金量不高,制约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另外,传统校内实训基地仅仅定位于学生的教学需求,缺乏对社会技术服务的意识,而且教师的科研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根据职业教育的学制,学生至少有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经过短暂的培训上岗工作。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定位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学生在岗位上重复“技术含量低”的任务,企业实训的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差,职业能力的持续成长和就业宽泛性难以实现。总之,由于实训基地的功能单一和技术落后,制约了实训基地因有的作用。

1.2 管理运行机制匮乏

实训基地往往呈现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在校企合作共管实训基地方面呈现大量空白地带,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效益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基于固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企业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落实订单,双方仅在用工招聘之际产生短暂的交集及火花,对学生深层次的培养需求互动很少。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在理念、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缺乏可操作,尤其没有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和“共享双嬴”模式开展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建设工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构成、内容、功能、衔接等方面需要提质增效外,也需要从制度上强化校企利益纽带,以构建持久、有效、双方互需的合作机制。

2 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实施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为深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基本理念,实训基地的建设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市场性等基本原则。探索融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产教园”模式,实现校内基地“校中厂”、校外基地“厂中校”的现代学徒制双轮驱动。

立足于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的制度、新的职教精神融合到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中,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实训载体的硬件建设和实施教学的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内外实训平台及内容构建,软件建设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

3 实训基地构建

根据实训基地所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升华和实践,以成本经济学、职业教育规律、校企利益共享为基础,围绕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实体和软实力两个立足点,提炼校企合作的交集,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3.1 整合资源,实现基地多功能化

3.1.1 校内实训基地

整合学院资源,使人员、设备优化配置,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确保实训、职业培训取证、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产教园、现代学徒制”模式。按照企业“工作场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校中厂”特色;贴近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场景,尽可能体现职业环境。另外,担任校外职业技能的培训服务,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对外服务的平台和窗口。

学院的“欧姆龙”订单班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基于欧姆龙公司对员工的现实需求和公司培训积累的经验,引进欧姆龙实训平台和高级讲师,不仅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而且通过与学院专职教师的角色互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新建的“智能智造”实训室采用局部与整体高度协调,立足于“产教园”模式,实现了多个层面的功能:其一、基于“独立”的可编程控制器、机器人等设备,通过操作及编程,实现初级技能训练。其二、基于“成套、综合”的工艺设备,创设与工作现场接近的实训环境,对接工程案例进行开发、应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其三、围绕“1+X”证书和学生、职工技能大赛需要,开展校内外的技能高端培养和取证工作。其四、利用机加工中心等平台承接企业生产订单,服务于企业生产任务。其五、对接企业技术更新需求,进行项目合作开发,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也为企业提质增效。

3.1.2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使学生对企业的文化、岗位职责、职业能力等方面实现“零距离”接触,为培养敬业精神、责任安全意识和工程素质等职业能力,以及“无缝对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精准把握国家出台的企业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互惠共赢”政策,校外实训基地立足于“厂中校、工作站”模式实现多功能有机融合。

学院的欧姆龙等订单班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在实训载体、技术、管理等方面围绕现代学徒制进行对接和提升。校外实训基地致力于实现四个层面功能,四个层面功能分别为:其一、作为企业的生产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其二、在车间增设“工作站”,结合实践技能培养需求,改进生产性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其三、拓展“工作站”功能,为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其四、为教师参与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提供合作窗口,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

3.2 全方位完善运行机制,实现质的飞跃

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为高质、高效的教学和生产奠定基础,为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推进。

深化校企合作,明晰双方“责、权、利”,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基本原则,尤其需要在二个方面寻求突破:其一、在协调实训时间与生产周期的关系方面,双方制定灵活可行的实训制度,优先满足企业生产。其二、就校内外设备、师资、培训、产品产值、科研等方面深入研究,量化成本投入和利益产出,实现联合办学和“产教园、工作站”的运行模式。为此,根据不同校企实训基地的情况,通过双方协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制度。

3.3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实训基地贴近工程技术,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也需要前瞻性和工程实践性能力。为此,需要强化“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从企业选聘工程师、技师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科研攻关,提升工程技能、教研和科研能力。校企双方人员流动实行制度化,并对所取得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成果及时总结推广,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培养和企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 论

探讨优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升级“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校内外分别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特色,实施“产教园、工作站”新型模式。通过校企“资源互换、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及运行机制保障,建设融教学、培训、成果转化、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共享共赢”多功能实训基地基本目标,利于实训基地向教育化、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