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与华夏文明初论

2020-12-23 06:53白宽犁
人文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南北秦岭文明

白宽犁

内容提要山岳河流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极其重要的元素,华夏民族与秦岭这片土地形成经济、政治、文化和审美等多重人地关系。作为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水岭,秦岭开启南北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文明,也因此产生华夏文明才有的南北意识和文化,形成分裂或统一的疆域区划。秦岭是一个大生态区域,在经历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再到当代生态文明转型之际,当前正在构建“天然”“共享”“绿色”的新文明范式,从而保证国土空间生态资源合理适度开发,华夏文明永赓续。秦岭还是华夏古文明源地、历史文化基因源地、宗教文化源地,秀美壮丽山水使秦岭山水文化绽放奇光异彩,从而展现出一轴华夏文明史中最具民族神韵的斑斓画卷。

关键词秦岭华夏文明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K9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0)11-0049-09

山岳河流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极其重要元素,中国古人创造出九州、五岳、四海等宏大天下概念,形成山河、江山等国家指代范畴。秦岭以横亘中国中部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中国自然地理分水岭与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带,无论在古时还是当代,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因子、文明元素。本文即是以秦岭讨论中国国家地理南北划分与整合意义、新型文明范式,在山河地理中追寻中国山脉精神、审美气质,从自然、人文地理视域中探究秦岭与华夏文明间的人地关系。

一、自然地理与南北文化

秦岭是中国大地上极其重要的山脉之一。大概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时形成,经历从古生代到中生代漫长的造山带演化过程,拥有广义与狭义概念之区分。广义秦岭西起甘肃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经天水麦积山进入陕西,东至河南境内伏牛山,东西绵延1600多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跨甘肃、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等省份。狭义秦岭则限于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山地,西始嘉陵江源,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包括陕西西安、渭南、宝鸡、汉中、安康、商洛所辖地区6个地市、35个县全部或部分地域,东西长约500多千米,南北宽约100至180千米。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秦岭范畴。

从自然地理角度讲,秦岭由一系列山脉和其间的河谷、山间盆地组成。山脉自西向东分为三段:西段分为三支,北支为大散岭,即大散关;中支为凤岭,位于凤县坪坎镇境内;南支为紫柏山,坐落在留坝与凤县交界处。周至、太白和眉县境内的太白山为秦岭最高峰,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山上常年白雪皑皑。中段为终南山,雄踞西安城南,西起周至县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东至蓝田县杨家堡,横跨蓝田县、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等县区,绵延100余千米,主要山岭有四方台、首阳山、静峪脑和东光秃山等,是沣河、涝河、浐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钱河等河流发源地。骊山是秦岭中段北麓最东端的断块山,曾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处,秦始皇陵即在骊山北麓。秦岭东段呈手指状向东南展开,从北向南依次为太华山、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崤山。

历代关于秦岭命名多有差异。先秦时曾被称为“南山”或“终南山”,拥有诸如中南、太白、太乙等异名。《山海经》里载:“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书局,2011年,第29页。《诗经·斯干》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③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第293、187页。《终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③大约在古人意识里,南山或终南之名皆有“天下之中,都城之南”之意,直到东汉班固的《西都赋》里出现“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1卷,中华书局,2007年,第374页。的描述,这条山脉才正式被命名为“秦岭”。清人毛凤枝在其《南山谷口考校注》中勾勒了秦岭大致轮廓:“诚以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横亘潼关、华阴、华洲、商州、洛南、渭南、蓝田、咸宁、长安、户县、宝鸡之境,畿及千里,深山穷谷,不可殚究。”毛凤枝:《南山谷口考校注》,李之勤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页。毛凤枝所讲的南山起于昆仑,尾衔嵩山,与今天广义秦岭范围大致相同,而他所讲秦岭横亘关中和陕南一带,这個地理范畴与本文所讲的狭义秦岭范围接近。

秦岭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源于其为中国南北分水岭。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提出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观点。北岭即是秦岭,淮水位于江苏淮阴境内。秦岭高耸中国中央位置,横亘东西,向东延伸与淮水相接,从而构成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确切地说,这个分界线是指自然地理区别地带的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带。1935年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气候概论》一文中也提出秦岭—淮河线观点,1936年翁文灏在《中国土壤与其相关之人生问题》一文中将秦岭—淮河视为中国天然分界线,1月0摄氏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积温4500摄氏度等值线。单之蔷:《南北分界线上的迷雾》,《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0期。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大概是因为中国的大江、大河绝大多数自西向东奔流,因此东西沟通容易,而因高山阻隔,南北交通不易。秦岭为天下之险阻,故而,李白以“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猴欲度愁攀援”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618页。来形容秦岭高峻险要,其分水脊由一系列分水岭构成,由东向西分别是:灞河与丹江的分水岭在牧护关,大峪河与乾佑河的分水岭为秦岭梁,石头河与褒河的分水岭是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清姜河与东河的分水岭是煎茶坪,将这些分水岭地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一条东西走向的秦岭总分水脊线,通过分水脊秦岭影响周围河流分布状况。“以秦岭总分水岭为界,大部分的河流呈南北向奔流,分别属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汉江、嘉陵江、渭河和南洛河四个水系。在这四个水系中,除了嘉陵江向南流进四川盆地、南洛河因受断陷盆地影响,由西向东流进入豫西山地以外,其余各河分别流入汉江和渭河。”刘胤汉:《秦岭水文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页。这样在秦岭周围形成黄河、长江、淮河、汉江,即中国地理上所讲的江、淮、河、汉四渎,秦岭因此成为中国地理中枢。在其南北不同的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对应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南北方截然不同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迥异的中国人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区别特征,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很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的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3页。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处于烟瘴之气、怪鸟异兽之中,人极易患病,故而开发较迟。及至永嘉之乱,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秦岭以南大于800毫米的年降雨量和温湿气候,冬季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交通运输上南方的河流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秀丽山水进一步促成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故此,唐宋时期,中国政治轴线由东西开始转变为南北的地理空间,经济中心日渐向东南转移,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和南北地域、文化观念开始形成。唐宋时中国的“‘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及其四个主要的支流流域(湖北、湖南、江西、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张晓东、冯世明译,方宇校,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第16页。至金人统治北方百余年,仍以秦岭、淮河为界与南宋朝廷对立,到明代科举取士时,中国南方的界线已推至长江地域,晚清末年,张相文提出的“北岭淮水”说则重新界定了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界线。

基于南北自然地理区别,中国存在南北疆域分化与南北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经由从早期东西横向格局转为中唐时开始形成的南北纵向态势,华夏文明就在黄河与长江这两个流域间相互推移、转换,国家出现南北分裂或整合态势,文化存在南北分合之说。中国历史进程围绕南北疆域展开,结合游牧与农耕两种生产与生活方式,形成南北意识,在此意识引导下隨着政治格局变化出现南北政权和文化。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拥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而在分裂时期,中国空间结构就会缩小,从东汉到隋唐间的四百年里,三国时中国政治版图是以统治北方黄河流域的魏与南方长江流域的吴蜀政权而存在。晋之后的一个世纪,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如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中所指出:“中国的统一,就是北方加上南方。中国直到13世纪其整个疆域都遭到灭顶之灾时才真正实现了统一。”[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常绍民、冯棠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第208页。如此说来,在11世纪前主宰中国的是黄河流域,那么从11到20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中,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几乎都存在南北分流的事实。中国哲学春秋时孔墨在北,老庄在南。北方兴盛儒学,南方尤喜道家。《春秋繁露》及其余经说,北学之代表;《淮南子》及其余辞赋,南学之典范。宋代张载所创关学乃北学之正宗,言理颇重考实,倡导经世致用。陆王起于南,为中国千年学界开一新境界,其学问直指本心,知行合一。两汉之后,儒学统一,然至六朝时又有南北之流别,北人喜治三礼,南人好治易。就宗教论,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佛经,佛学兴盛,南方不及北方。隋唐时,佛教开宗立派兴起,天台、法相、严华皆起于北方。禅宗从唐时则出现南北二宗,北宗占据华夏大地中心地带,南宗迤逦岭南,沿华夷杂居的偏僻地带传播。文学艺术的南北分化现象也很鲜明。黄河流域之《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分别代表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所谓“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4册,中华书局,2015年,第944页。及至南北朝时,北朝诗歌常有慷慨悲壮之气,南朝辞赋多有婉丽柔媚之美。书画艺术也有南北区分特色,所谓“北以碑著,南以帖名。南帖为圆笔之宗,北碑为方笔之祖,遒健雄浑,峻峭方整。……画学亦然。北派擅工笔,南派擅写意,李将军之金碧山水笔格遒劲,北宗之代表也。王摩诘之破墨水石,意象逼真,南派之代表也。”④戏曲更有南北两流,杂剧和南戏、西梆子腔与南昆曲,北方悲壮,南国华丽。

然而秦岭虽阻隔南北,文化存在南北差别,但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存在。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西至东,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皆是沟通南北的著名古道。陈仓道从凤翔经宝鸡到散关,至凤州过连云栈道到汉中,经由秦岭北坡的清姜河而上,再沿南坡的嘉陵江而下,虽是几条道路中最长的一条,但道路平坦,便于行走;褒斜道沿眉县斜水,翻越秦岭沿褒水而行至汉中;傥骆道沿傥谷水和骆谷水而行,是几条古道中最短、最险峻的一条,从周至过兴隆岭至洋县到汉中;子午道沿沣河而上,翻越秦岭主梁再沿旬河而下,翻越平河梁,最后沿汉江而至汉中;库谷道由库谷登秦岭,循乾祐河(古称柞水)而南行,然后循旬水到旬阳,再到安康;武关道由灞水河谷转至丹江河谷,从蓝田到商县、丹凤,最后至武关,通往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以上几条古道均通达汉中盆地,在陕西境内被称为秦古道,从汉中进入四川后则被称为蜀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宝成铁路是沿陈仓道,即嘉陵江河谷穿过山地而修建的共和国第一条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山岳铁路,改变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21世纪以来,2007年终南山隧道正式通车,缩短了秦岭南北的时空距离。2018年西成高铁通车将西安与成都这两座西北与西南的国家中心城市勾连起来,提升了秦岭南北往来速度。又有西康铁路的秦岭隧道、西安南京铁路的东秦岭隧道、西汉高速的秦岭隧道群,以及兰渝铁路的西秦岭隧道,将秦岭天堑变为通途。

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南北文化交融以唐为最。贞观初,孔颖达、颜师古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有折中南北之意。文家之韩柳,诗家之李杜,皆生江河两域之间。书家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皆兼北碑南帖之长,别开生面。近世以来,汽车、轮船、铁路、高铁沟通南北,文化和合而趋于统一。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在秦岭南北的黄河与长江间相互推移,华夏文明在南北地域空间上展开,南北文化之区分与融合状态,秦岭是其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生态环境与绿色文明

秦岭还是一个大生态区域空间。中国生物之分布自北向南存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仅限于狭小地理空间)五种温度带,拥有各自不同的光、热和湿度,因此生长和生存的植物与动物也不尽相同。秦岭是介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位于中国轴心,其生态环境与其他五类温度带不同。在华夏族五千年发展历史中,中华大地上留下一代代人不断累积的劳作痕迹,即是文明印记。讨论文明便要探究其所处空间环境形成的气候、植被、动物,以及生活其中的人类活动。

水资源是秦岭生态循环链条上的核心资源。秦岭分水岭所分的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是维系华夏民族生命最重要的河流,因此秦岭也是我国的中央水塔。秦岭以北属于黄河流域,较大的支流有渭河、洛河、洮河;秦岭以南属于长江水系,拥有汉江、嘉陵江、岷江三大支流。秦岭水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的统计,陕西秦岭地区长度在4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86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95条。”刘胤汉:《秦岭水文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页。渭河自甘肃鸟鼠山发源后,中下游的干流沿秦岭北麓东流,沿着渭河向东甩出一条华夏文明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先后创建了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向东延展出由洛河及其支流伊河形成的洛阳平原。发源于陕西华山南麓蓝田县境的洛河,流经陕西洛南和河南卢氏、洛宁,最后在河南巩义县境内汇入黄河,伊洛河文明是华夏文明又一重要构成。洮水源出青海与甘肃两省交界处的西秦岭的西倾山北麓,两岸文明也异常繁盛。同样秦岭南麓也是众河发源地,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至武汉注入长江。汉江水资源丰富,文明源远流长。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所调的水就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新挖渠道再经唐白河流域到方城垭口,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以供应北京。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来自秦岭的汉江水从秦岭湖(丹江口水库)出发,沿华北平原西部的输水总干渠来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任婷、燕硕成:《探寻秦岭C位担当,秦岭何以被称为“中央水塔”?》,《华商报》2020年7月17日。“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近6年,陕西就有1423亿立方米清水汇入丹江口水库,占水库总量的70%。……石家庄滹沱河、邢台七里河、郑州贾鲁河,这些华北平原上的河流因为秦岭的水而再次碧波荡漾,而到2019年底中央水塔秦岭给北京整整搬去了一座密云水库。”沙莎:《中央水塔,大河汤汤——本报记者行走秦岭两千余公里探访中央水塔》,《陕西日报》2020年5月28日。嘉陵江发源于秦岭陕西凤县嘉陵谷,干流北跨秦巴山地,南延至四川盆地腹部,上游基本上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奔流,因此,秦岭对嘉陵江水源涵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丹江发源于秦岭陕西商洛凤凰山南麓,为汉江最长支流。今天的丹凤县曾是古时龙驹寨,当年百艇联樯、水走襄汉、商贸兴隆。秦岭北侧的关中平原是地下水良好的储存场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及其较大的河谷阶地上和山前洪积扇地带。秦岭南侧的汉中和安康盆地则堆积了第四系松散岩层,渗水、储水条件好,也具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充足的秦岭水资源哺育出秦岭丰茂的植被与各异的动物。秦岭山体高耸庞大,使其南侧冬季少受寒流侵袭,夏季挡截了东南气流,分别形成北麓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和南麓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湿的气候和丰沛的水资源为植物生长提供优良条件,据统计,秦岭山内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占全国同类总种数的14%,其中秦岭特有种192个,国家保护植物44种,常绿阔叶植物有177种,中药材1119种,占陕西省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种数的69.76%,占国家保护植物种数的9%。王社教:《秦岭生态保护的历史意义与责任担当》,《光明日报》2020年4月27日;许洁雯、杜宏争:《秦岭》,中国地理百科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年,第118页。南坡生长着一千多种被子植物,物种比北坡更丰富。秦岭山里还存在鲜明的梯度气候,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在南坡温带以下还有北亚热带,致使秦岭所含的植物区系十分丰富,自下而上分布有:低山丘陵干旱落叶阔叶林和侧柏林带,华山松、栎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带、栎木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等多种类型植被。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山高谷深的环境,使秦岭从海拔800米低山到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药材,最为名贵的珍稀草药生长在高海拔区。为保护秦岭这些珍贵植物资源,1986年,太白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县境内成立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县境内建有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两当有张家河森林公园,镇安境内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茂密的森林和丰茂的植被为秦岭涵养水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动物生长提供优良栖息地和生存空间、充足食物。据统计,秦岭中哺乳动物有87种,鸟类338种,兽类144种,其中65种为二级保护动物。王社教:《秦岭生态保护的历史意义与责任担当》,《光明日报》2020年4月27日。为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国家在洋县建立朱鹮保护区,佛坪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宝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柞水建立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秦岭还是中国金丝猴分布最北的区域,在周至、太白、宁陕、佛坪、洋县等地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中常见它们的踪迹。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层位置,人类活动造成秦岭生态环境在历史长河里不断变迁。秦岭的山脉、河流、山地、岩石、矿物、土壤、植被、动物、微生物,以及生活其中的人群构成一个互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互利共生、竞争冲突的生态环境体系。农业垦荒、都城建设、手工业生产、战争,以及生活需求都会对秦岭生态环境带来改变。对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概西周时就已存在,《诗经·周颂》里诗云:“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第544 页。秦时存在大肆砍伐秦岭山中森林以建造宫殿的情况,这从《阿房宫赋》里描写的景象即可见一斑。汉唐时,秦岭北麓关中地区都城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宫殿营建对木材的需要,都城生活对柴薪的需求都导致秦岭森林再次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以致关中平原曾有的许多著名湖泊,在唐以后逐渐湮灭。明清时期,由于可开垦的土地愈来愈减少,数百万流民涌入秦岭和大巴山区垦山种植,兼营木厂、炭厂、铁厂、造纸厂,秦岭山区原始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到当代,秦岭违章建筑是人与大自然动植物争夺生存空间的表征,秦岭山石的开采,水资源的无节制使用,加速了秦岭生态环境的恶化。每年七八月雨季期间,秦岭山中常常会形成山洪,大水冲走秦岭山中建筑,像1956年6月下旬,汉江洪峰在洋县达到11300秒公方,褒河、湑水河等出現特大洪峰,造成普遍性的山洪暴发,给汉中许多地区的生产和老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刘胤汉:《秦岭水文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1974年的汛期,仅商洛地区就有数百处河流的河堤被冲毁,引起公路塌方、农田被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除涝河、黑河、皂河和灞河外,秦岭其他河流均有汞析出,工业对河流污染很严重。故此,重建秦岭良好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文明就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每个社会,每种文明,都依赖于经济、技术、生态、人口等方面的环境。物质和生态条件总是在决定文明的命运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口的增加或减少、健康与疾病、经济或技术的增长或衰落——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了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结构。”[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常绍民、冯棠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第20~21页。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人类最初依赖采集天然食物为生,进入到传统农业时代,农耕文明以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对环境加以开发、利用,形成农耕文明范式。农业是一个自給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历代秦岭垦荒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农业生产取决于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相比较工业时代而言,秦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还不是非常严重。但进入工业时代,工业以水利开发、矿石开采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超越秦岭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各种资源开采、利用,最终导致秦岭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生态环境是以千、万年为单位在岁月中不断调整,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可能有漫长的时间可以等待自然生态进行自我调整。故此,现代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创建新的文明范式,竭力保持区域内各类生物与环境达到平衡,正因为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便成为继农耕文明、现代工业文明之后,正在勃兴的新型文明范式。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客观规律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提出的前提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下,特别是在现代先进生态科学技术的革命与发展推动下,人类财富观念的转变,在人们拥有充裕的物质财富和文明的基础上,要求人与自然界之间构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在笔者看来,这种文明以“天然”为理念,遵从自然生存规律;以“共生”为准则(也可用“和谐”来替代),主张生态环境中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土壤、水系都能够共享秦岭这片土地;以“绿色”为终极目标,“绿色”是个比喻性词语,实际内涵包括人类在改造自然之际低消耗节能、无污染的内容,强调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继承华夏古国的农耕文明传统,具有整体思维范式,强调用系统方法看待生态环境中各类生物,吸收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借鉴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原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生活和人生行为准则;又接纳现代化工业文明带来的高科技,在拥有充裕物质财富基础上,合理使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各种资源,以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生,空间生态资源共享,来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这种文明是基于对传统华夏农耕文明的继承,并在新时代发展而形成。

秦岭位于国土中央位置,其生态环境对整个中国生态环境都有极大影响。秦岭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提供给中国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以及农产品和木材等原材料。秦岭生态绿色文明要在保持秦岭青山绿水、壮美秀丽景观、万物生长竞自由的状态下,赋予秦岭最具有生命力的内涵。这种绿色文明范式是人面对当前秦岭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护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生存所需,以合理适度开发为原则,形成人与秦岭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确保华夏文明长续永赓。

三、文化源地与华夏文明

华夏民族与秦岭这片土地形成的人地关系是多重的。一座大秦岭是一部恢宏的自然史和人类进化史,拥有“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的丰赡内容。

秦岭是华夏文明发祥的重要文化源地和历史文化基因源地。秦岭与黄河、长江构成“一山两河”的华夏轴心地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华夏、中华国名来讲,与秦岭皆有密切关系。中是指居于国土之中,华与秦岭山脉中的华山有联系,夏乃大也。中国古代有岳镇海渎祭祀传统,山川代表天下,名山大川是国家地理主要标识。华山以西岳之名号被视为华夏族重要地理坐标,以居国土之中地理位置成为华夏族古文化源地。秦岭南北远古以来孕育不同人文群体,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主要分布在以华山为核心,包括中条山周围、子午岭以南和秦岭以北的广大范围内。渭河支流灞水上有距今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生活遗址,传说中的女娲与伏羲的母亲华胥氏陵寝也在灞水之上。灞水支流浐河边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半坡遗址,距今6000—7000年前半坡人在此驯化野生谷物,制造尖嘴陶瓶、人面鱼纹彩陶盆。迄今为止,在秦岭北麓关中平原的渭水及其支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有100多处。传说5000多年前,清姜河畔炎帝部落以清姜河为中心,向宝鸡及其周边发展;在渭河另一支流沮水河畔的桥山之上是黄帝陵寝,汉武帝时“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27页。黄帝时代是华夏文明起源时期,井、房屋、舟车、服饰、釜、甑、灶、杵臼、陶器都被创造出来,黄帝史官仓颉造出文字,黄帝是奠定华夏文明的第一座基石与民族精神标识。炎黄部落不断融合,最终形成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民族融合为文明创造了条件,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独自发生的古文明之一,远古以来华夏族就在秦岭一带繁衍生息、发展绵延。

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化基因产生源地。沿着渭河流域向东形成一条华夏文明中心轴,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西周之封建、井田制、宗法制,礼乐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根基。西周封建“大一统”和秦帝国“大一统”成为后世中国政治文化之追求,“这种局面,时断时续,一直持续了2200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李零:《我们的中国》第1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13~14页。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地位。及至隋唐建立科举制,形成一个由上层官僚、中层士人、下层农民相互区别,又互相流动的社会阶层,科举制度持续千年,为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提供、选拔人才确立了准则。佛教在关中核心区长安经过千余年完成它的中国化,从印度佛教转化为中国佛教,从而汇入华夏文明之中。北宋时期,张载亲炙弟子蓝田三吕在蓝田创立的《吕氏乡约》千年来是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制度。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刘邦在此经过长时期力量积淀,入关中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也深远地影响东亚文明的发展。

秦岭南北政治的整合则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又一巨大成就。国土分裂时期,谁先控制秦岭南北区域,谁就拥有政治博弈的主动权。三国时,西晋控制秦岭,经营巴蜀,以楼船下益州攻灭东吴,三国一统。隋代北周,控制秦岭,经略巴蜀,灭南陈而一统江山。在华夏文明形成与演进过程中,秦岭诸因素曾以各自形式参与其中。秦岭栈道是古代先民在岩石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是沟通秦岭南北的军事路线,也是文化线路。东汉永平九年(公元66年)开通褒谷石门隧道后,在隧道两壁及南北山崖间开凿100多方摩崖石刻,其中以《石门颂》《石门铭》《山河堰落成记》为代表的十三品最负盛名。秦岭西南地域的岷江流域成都平原也是一个古文化渊薮区。殷商时代,以成都平原广汉三星堆为中心,形成一个北达陕南汉中,东至长江三峡,南临古代南中,西及横断山东麓的古蜀王国。在今天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晚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古文化遗址,曾经拥有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精心设计的城市布局,碳化稻米的发现证明这里曾拥有发达的农业。无疑,中国发达的南北农业,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它们在秦岭南北各自发展,之后又不断融合。

秦岭是中国宗教文化源地。中国本土的道、儒和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祖庭均产生于此,秦岭山中云集着儒、释、道三教百余座庙宇、道观、道场。道教认为山水以形媚道,宣扬神圣世界就在人们生活的世界之中。楼观台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与重要圣地,直至魏晋终南楼观道亦弘传不断。北宋王重阳在终南山下创立全真派。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把儒家的心性学说、佛家的寺院制度吸收到全真道教内,充分彰显中国多元文化在北宋时趋于一元化。汉末魏晋时道教文化向华山一带发展,根据干春松的概述,神仙所居的山水包括三十六天、三岛十洲、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以昆仑山和三神山最为著名。干春松:《神仙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5~133页。华山是道教第四洞天,自古是道士修行之地。唐宋时期皇帝信奉道教,华山成为道教活动基地,金元时为全真派道场,陈抟、郝大通、何元希等历代高道在此修道,山上保存有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群仙观、王母宫、玉女祠等道观20多座,玉泉院曾有顾炎武、王宏等讲学留下重要碑石27处。华山脚下的西岳庙即西岳华山神庙,《五岳真形图》里称:以终南、太白二山为主山华山之副,告知岳神姓姜名垒,封号金

天顺圣帝,主管“世界金、银、铜、铁兼羽翼飞禽之事也。”耿直:《五岳真形图碑》,《中国道教》1994年第4期。道教文化中的洞天福地大多有现实对应地,也有很多处于虚构想象中,道教山水是一种非真实的远人、近人山水,还存在超现实山水,是神仙所居之地,仙人、仙境是道教文化产物,也是华夏文明特有内容。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渐与山林结合,秦岭中段终南山为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策源地和最早译经重地之一。它处于丝绸之路起点,佛教初传之时,即在终南山有所传播。四大译经家之首的鸠摩罗什在此创第一个国立译经场,集四方英杰,开创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新局面。秦岭还是中国佛教宗派创立、发展与活动之地,在终南山弘法的高僧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众多开宗创派之祖师。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秦岭北麓集聚六大宗派之祖庭。香积寺为净土宗祖庭,慈恩寺为唯识宗祖庭,大兴善寺为密宗祖庭,华严寺为华严宗祖庭,净业寺为律宗祖庭,草堂寺为三论宗祖庭。不言而喻,秦岭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中所占分量极重。人们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加工,从而推动山水文化与中国人精神信仰间的关系发展。宗教文化展示一片秘境,秦岭山水文化也因此更加引人入胜。

对宗教文化的追求,造就了秦岭山中兴盛的隐逸文化。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最早是与“出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有才能却无法出仕,或暂不出仕的士人,隐居山中或求志,或避世,或待仕,或悟道修行。道教与隐逸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商山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五十八福地,汉时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隐居其中,人称商山四皓,他们食商芝,唱歌自娱,开创出中国最早的隐逸文化。位于留坝、风县边界的紫柏山相传是汉相张良辟谷之处,清康熙年间建张良庙,清末建成全真道十方丛林。张良封留侯,有食邑,位高富足,却抛弃富贵隐居山林,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终南山隐士更是闻名天下。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与达官贵人结交,借此走上仕途之路,唐人称之为“终南捷径”。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半官半隐于秦岭,在辋川隐居生活中,他将生活与艺术融合一起,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禅境和意趣,开拓出一隅从未有过的山水空间,深深吸引后世士大夫。秦岭隐逸文化与宗教、士人文化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隐居与从政成为秦岭隐逸文化的一体两面。“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④⑤⑥⑦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76、1277、1337、3867、1719页。王维以诗明志,《辋川集》将隐者的思维方式、生活情趣、人格追求寄情于山林之中,直到今天在终南山里仍有大量现代隐士。

秦岭是华夏文明中的山水文化源地。郭煕在其《林泉高致》中道:“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为眉目,以鱼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鱼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郭煕:《林泉高致》,周遠斌点校、纂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49页。中国山水概念涵盖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秦岭千重山峰叠嶂,万条河溪纵横,山中云气变幻、四季景色壮美,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皆为秦岭著名景观,也因此山水隐逸文化相当发达。秦岭山水文化涵盖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历代文人墨客隐居秦岭,或游历于此,写下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诗经》中有“南山”诗10首,《小雅·南山有台》《小雅·斯干》《小雅·节南山》《小雅·蓼莪》《小雅·信南山》均是咏秦岭、终南山的诗篇。唐人咏终南山的作品更多,大多已成千古名篇。王维《辋川集》中描写秦岭的20首诗歌,几乎每首都是经典。“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④《辋川集》不仅深远影响中国诗画和园林,甚至影响日本诗歌与造园艺术。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⑤写尽秦岭秀美。韩愈赴潮州过秦岭则吟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⑥的千古绝唱。咏华山诗也多彩多姿。李隆基的《途经华岳》、祖咏的《观华岳》、刘长卿的《关门望华山》、刘禹锡的《华山歌》皆赞华山壮美,李白所作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气势豪迈:“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⑦山水文化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文化,是人类面对大自然时建构的精神境界。“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的亲和关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214页。中国文学源于五经,与政治、社会、人生关系密切,实用性很强,山水文学的诞生意味着在中国文学中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形式。

猜你喜欢
南北秦岭文明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漫说文明
南北过冬差异
文明过春节
Washed UP
闲情
大秦岭 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秦岭作证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