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2020-12-23 05:44宋付英宋红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项目管理

宋付英 宋红妮

[摘    要] 软件管理工作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属于一种从概念的形成到项目定义、决策,再到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投入使用等不同阶段的管理模式,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修改与完善,直到软件被淘汰或替代。软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是保障软件综合使用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控制软件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以及后续维护成本的有效途径。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软件的综合使用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希望可以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信息化软件;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38

[中图分类号] F273;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086- 02

0      引    言

信息化软件本身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软件带有不确定性、独特性以及渐进性等特性。信息化软件的管理工作也是项目管理领域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属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知识的结合性体现。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软件的项目管理综合效益,需要在整个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并基于目标,做好业务、技术以及配置等多方面的管理,从而提高整个软件项目的使用价值。对此,探讨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价值。

1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是由项目从开始谋划到最终结束不同阶段的综合,基本可以划分为项目启动、项目执行、项目收尾、项目废弃四个阶段[1]。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将项目的管理工作内容划分为了三个方面,分别为项目工程的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过程以及管理支持过程。项目工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软件项目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以需求的分析、系统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基本测试以及试运行等不同阶段。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基于管理工作的基础框架,落实管理方案、计划等活动或任务。项目管理的支持性过程则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与项目管理基础期间做好活动与任务,并以目标、业务、技术、变更、配置以及知识等不同方面的管理为核心。

2      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2.1   大型信息化项目的管理

从以往信息化建设与运营实践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大中型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观点:(1)对于大型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而言,其本质上属于变更管理。大型信息化项目的目标是为了构建一体化的统一信息系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原本的流程电子化基础上进行改变,借助行业实践对业务的流程进行优化或重新设计,并对原本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其本质就是管理的变更[2-3]。(2)大型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必然需要项目管理群提供支持。因为项目本身的规模庞大并且关系复杂,所以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关联性子项目,并借助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项目小组需要做好相应的目标与资源分配。这种整体计划、跟踪以及调查的过程相对于单个项目管理工作而言更加复杂,同时需要更强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化、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提供支持。(3)大型虚拟化项目管理必须准确掌握整体目标,并分阶段的方式进行落实。在大型信息化项目当中,不同主体的目标可能并不相同,项目小组更加注重本身的目标而忽略整体目标。对此,需要在项目小组构建的同时,做好不同小组整体目标的管理,并以分阶段的方式实现对不同目标的分阶段管理,从而确保整个项目的合理落实。(4)大型信息化项目管理主要是借助业务与技术的支持,基于项目本身的复杂、专业等特性所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其不仅单纯借助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目标,还需要融合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化管理的综合水平,需要掌握用户的视觉及需求,并做好项目方向的制定,从而选择最佳的技术和产品,制定业务目标与构建系统,并采用可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交付形式。(5)大型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效果评价不仅在于系统是否可以上线,用户是否可以接受以及相关内容是否可以被用户掌握都非常重要。一方面用户需要准确理解系统的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思路,并了解系统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作用,提高整体管理效果。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可以按照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提出改进与优化需求的同时,针对业务与系统进行深度改进,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价值。

2.2   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按照上述观点,认为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体系建设应当涉及三个大环节,分别为项目管理模型的框架理念观点,并以项目管理知识为核心;项目管理工具的描述属于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工具,需要以项目管理模板作为核心;项目管理案例描述的项目管理工作场景与成效可以直接体现项目管理的经验与教训[4]。下面从不同角度上对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体系进行介绍:(1)整体模型。在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方面涉及到目标、项目、业务、技术、沟通、变更以及知识等方面的管理,并基于大型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重点,做好针对性的改进。(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核心作用在于明确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具体目标,并借助整体目标划分为可以分阶段执行的目标,并明确责任人、完成的时间以及标志,尽可能确保整体项目可以顺利完成。因为信息化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资源约束特征,并基于目标的调整促使项目可以分目标和整体目标一体化实行,从而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施效果。(3)业务管理。针对业务的理解与掌握应当尽可能保障信息化的项目效果,基于业务的问题做好分析与解决方案的处理,基于信息化的基础起点,做好信息化期间的内容关注,基于业务的重要手段构建客户的整体业务模型,涉及到业务组织、流程、数据,按照管理的变更需求做好相应的改进,最终构建一个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满足新业务模式需要。(4)技术管理。假设业务属于信息化服务的主体,那技术便是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点。技术与业务之间的结合属于信息化项目是否可以成功实施的关键。针对技术管理需要从信息化的规模进行,基于技术管理的角度做好技术框架的设计以及优化,并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行标准进行实施。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技术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特征做好相应的考虑。(5)项目管理。在工作中需要基于有效的项目管理做好针对性的工作实施。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构建以项目管理办公室为主的项目组织体系。对于大型信息化项目可以借助分解多个小规模子项目进行管理,子项目可以以对应目标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在子系统构建整体项目管理组织,并以统一管理与协调不同子项目的进度、质量以及资源进行分配。与此同时,项目的组织结构并不是恒定的,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项目的初期,需要将整个目标划分为不同子项目进行实施,并构建一个分权组织结构,基于不同子项目进行监控管理。在项目的后期,可以实行对系统的整体测试和数据的初始管理,构建一个集权的组织结构,并承担整体组织与协调工作。第二方面是构建并实施一个项目管理制度体系。涉及到沟通汇报、风险与问题跟踪、整体变更控制、配置管理以及项目权限管理等不同机制。这一些制度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以为项目管理的规范与程序化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推动项目管理的掌握,构建项目管理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对项目管理的综合成本控制。第三方面是合理的应用项目管理的工具与软件,涉及项目计划的制订、进度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管理等不同环节。在具体的项目管理工具方面,可以基于目标责任体系、沟通和报告体系以及问题沟通与处理体系。(6)沟通管理。沟通管理属于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部分有效的沟通可以将项目、业务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实现对多方利益的平衡,实现项目的合理推动。在常规的沟通方式方面涉及项目例会、项目沟通会以及非正式的沟通形式等多方面。在具体沟通期间,需要沟通要素比较多,例如项目的启动会、系统的测试讨论、数据核对以及项目的宣传等。对于不同的活动而言,其可以实现业务部门与系统用户对于信息内容的分享与掌握,可以更好地强化用户的参与效果,确保整个项目得到更多的支持。(7)变更管理。变更管理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变更改进,并构建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对此,在大型信息化管理模式之下,可以借助变更管理的措施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变更管理方面需要基于不同措施进行落实。需要提高对项目前期相关问题和危害后果的分析,并强化任务实施紧迫感。在高层领导方面需要提高关注度,并构建一个由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与信息化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同时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沟通,做好变更意愿的判断。(8)知识管理。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型信息化项目的可靠性,需要有意识地提高系统建设与系统之间的知识传递价值,并基于常规理解差异,做好知识传递的分析,并基于IT服务和用户的体验问题,做好相应的交流。在知识传递期间,用户可以借助IT服务商实现业务知识的传递,并针对项目的实际需求,做好用户传递系统与操作知识、理念的优化,从而促使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握与使用系统。

3      总    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软件项目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知识的结合,在实施期间基于成熟的方式实现对软件的管理,并基于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灵活应用实践管理办法,并基于项目具体特征采用有效工程模型,借助生命周期的执行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信息化软件项目的综合价值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思琪.企业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以电子工业工程总承包企业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2):128-132.

[2]李之雅.基于BIM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体系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5):82-84.

[3]陈瑜鹏.石油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8(5):78-79.

[4]陈圣楠.基于SSM框架的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4(23):244-245.

猜你喜欢
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