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也是一种教育

2020-12-23 04:35李迪
新班主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甜饼善人同情

李迪

一早接到网友的求助:李老师,有两个班女生混住一个宿舍,共6人,近几天有人把拖把放在宿舍,随地小便,查不出来,怎么办呢?

我的第一反应是:?何必要调查?为什么非要知道真相?很明显,做这些事情的学生错了。学生往寝室里放拖把,可能是卫生习惯不好;随地小便,也许是报复,也许是有心理问题。

倘若是为了报复同学和老师,那么,真相大白之时,就是她仇恨大家最甚之時。她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对同学的指正、老师的明察秋毫深恶痛绝。倘若是心理问题,她也不是有意为之,因为她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此看来,我们大张旗鼓追究真相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倒不如私下进行。

若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把同学集中在一起分析。我不提任何猜测,只用同情而担忧的语气说:“这个同学可能从小随地大小便惯了,没有人告诉她做一个高雅的女生多么招人喜欢,我们真的应该同情她。当然,她也可能有心理问题,比如梦游,那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同情她。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罗斯福家曾丢失了许多东西,友人安慰他不必在意。他给朋友回信说: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当我知道寝室里出现这种情况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天哪!我应该庆幸,做出这些事情的是她,而不是我。这位同学既然做出了此类事情,就说明她是处在‘无明的状态,而我们的心里是光明的。让我们帮助她,而不是谴责她、疏远她……”

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全班同学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又给了犯错同学温暖和支持。倘若是心理问题所致,以后还会发生,她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到那时,师生对她同情理解的同时,劝她找专业人士求助即可;倘若是报复或行为习惯问题,听了老师这番演讲后,她应该会有所醒悟。

两年前,有一名学生在闲聊时跟我说:老师,我觉得当个好学生太辛苦了。要按时上课、听课、写作业、尊敬老师,和同学和睦相处……哪里有坏学生自由?想翘课就翘课,想上课睡觉就睡觉,想顶撞老师就顶撞,不乐意值日就不值日,一言不合,想揍谁就揍谁,快意恩仇……尤其让好学生难以接受的是,这些调皮学生稍微有一点点进步,老师就表扬他们;而好学生却要慎独,内省,顾及身边人的感受……

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吧。

早在1963年,有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子写信咨询《芝加哥论坛报》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会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却得到一个甜饼呢?生活真的是公平的吗?

西勒·库斯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来他在参加一场婚礼时,找到了答案。那天,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由于过于激动,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幕,幽默地提醒他们:“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这戒指来装扮左手吧!”他恍然大悟:生活让善人成为善人,本身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不妨把上面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最后告诉他们: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好学生,本身就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奖赏。所以,让我们怀一颗柔软慈悲的心,去同情这位同学……

接下来,老师只需要每天强调正确的做法就行,同时安排寝室长睡前温和提醒一次注意卫生,第二天一早再提醒一次。这个提醒其实就是播下种子。一天内无人犯,老师即表扬、认可,其他的事不要提。相信学生是向善、向上的,只是以前不知道怎么向善向上。

所以,同情是教育,提醒是教育,不追究,也是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甜饼善人同情
为善赎罪
想吃两块
不该有的同情
老善人
善人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Apologizing
同情
谁是偷吃者
小甜饼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