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外之春

2020-12-23 11:25梁竹青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研疫情语文

梁竹青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如寒潮一般无情地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延迟了孩子们正常开学的时间。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的学习有安排、有指导、有帮助,依据县教育科技局推迟开学期间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小学低段语文2月10日开启“线上教学”。

网络教学对于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从“三尺讲台”转战家中书房,从粉笔、黑板、一体机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变成了以电脑、手机、平板为平台的线上沟通。如何在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指导有效进行,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激发出小学语文老师在新形势下教学研究学习的热情。

一、建平台  分层级  加强教研

为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为全县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教研员第一时间建立了全县各学科教师教研微信群。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建立了两个达500人的教研群。教师从备课要求、语文课特点、教学平台使用、学生互动、线上课堂教学管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展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为了实现骨干先行,名师引领,随后又建立了录课、审课群,组织各学校的骨干教师线上一起研读新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一起备课、磨课,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定生字教学、阅读、习作、单元学习园地等不同课型的任务细化分配……

二、拓渠道  細指导  全面提升

在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我县随后新建了两个“山西省语文主题学习群”,参与的教师人数达1000人,利用网络组织大家按时收看各年级的教材培训、专家的主题讲座和直播、录播课;参加由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山西省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线上研讨活动;和大家一起分享优秀论文、课件等资源,教研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在线教研过程中,教师教学意识发生鲜明改变,逐步由教学转为助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点进行学法指导。老师们强化“大语文观”,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关注相关新闻,引导学生记录、描述、评论这段特殊时期的见闻、场景、事件,实现在“真实情境”下的阅读、习作。适当布置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们研讨关注的,不仅是内容与方法,更是孩子们的健康与成长。学校课堂时间为40分钟,现在进行“线上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增加孩子们用眼负担,经过仔细研讨,我们统一要求录课时间压缩在20分钟左右,对课件中PPT颜色的搭配、录制屏幕转换的频率、课件中字的大小都作了具体要求。

疫情期间,还统一要求科学指导孩子们合理利用居家时间,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带领学生做眼保健操、进行体育锻炼、欣赏音乐、适当家务劳动……既完成学习任务,又增长才干,让这场“疫情战”成为师生学习生涯中一段难忘而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光。

三、勤调研  明方向  精益求精

加强研究指导的同时,我们通过学情教情调研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通过调研汇总,我们了解到许多第一手材料:

1.多数学生对书写很感兴趣,态度端正。因年龄小,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学生少,能达到书写规范的少。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详细指导。

2.多数同学诵读热情很高,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通过学生诵读语音上传以及视频上传得知,大多数同学晨诵跟进及时,阅读推进有成效。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教辅书比例大,学生的阅读面窄。学生诵读有唱反调的现象。

3.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有充分的相处时间,多数家长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学生积极性很高。但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低年级的孩子读书,学生读书的兴趣不高,读完之后的收获也不大。

4.由于孩子比较小,许多习惯形成没有定性,在家时间长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懒散现象,尤其是“复工”之后,家长需要上班,留孩子自己在家上课,出现了不交作业、应付老师的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现象,我们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1.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要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识字的能力。可以通过细心观察,让汉字“入眼”,详细演示、让汉字“入心”,指导练习、让汉字“入笔”走进文化传统,进行做人教育。书写汉字,展示书法魅力,进行审美教育。

2.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朗读的启蒙阶段,是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朗读时要关注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每一个词,到读好每一个长句子,直至一篇课文。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扎实训练。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在朗读古诗的时候,或延长字音,或戛然而止,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朗读故事类文章,要关注人物,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情绪变化;儿童诗和童谣要读出轻快的节奏……

3.低年级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训练,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疫情期间,我们提倡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文学作品和优秀的绘本。在阅读前,通过封面、目录先了解文本的主题是什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文本中来。阅读的时候,根据文字描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对不明白的词句,可以利用联系上下文推想意思;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或者继续往下读,在文章中找答案,证实自己的想法。阅读完之后提倡写下自己的感想,鼓励拿出来和别人分享、讨论,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或者背诵下来,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4.由于疫情,孩子们过完寒假就在网上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在家里毕竟和在学校不一样,我们给出了学生好习惯养成五条建议:

(1)阅读的习惯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到达;眼睛看不到的远方,阅读可以带你看到;没有经历过的一些经历,阅读也可以带你去感受;假期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期,绘本、诗歌、名人传记……鼓励学生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2)晨诵的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假期的早晨不要在睡懒觉中度过,提倡学生读英语、背古诗、背自己喜欢的文章格言,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让早晨在琅琅读书声中充实起来。

(3)预习的习惯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提前将各学科的新知识进行学习,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4)复习的习惯

复习,永远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每天晚上我们可以借看回放,对当天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复习切忌动眼不动脑、走马观花地浏览,更重要的是思考。

(5)分担的习惯

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每天主动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清洗自己的衣物……做家务也是培养自己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必要环节。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把教师推入了直播间,它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催化剂”,更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在各级教研网上发表自己的教研心得体会,提供好的课例、教案以及优秀的课件。进行深度的学习交流,提升自己,我们教研员和广大教师一直在路上为“学习”而奋斗。

猜你喜欢
教研疫情语文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