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链上镶刻爱情密码,那是契诃夫编织的虚幻恋情

2020-12-23 07:02田原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契诃夫

田原

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在契诃夫短短的44年生命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代表作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契诃夫和俄国女作家阿维洛娃,曾经有一段很奇特的爱情经历——

奇妙的第一眼

1889年秋,契诃夫前往《彼得堡日报》主编胡杰科夫家中做客。这年的契诃夫29岁,已出版了《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作品,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这天出现在胡杰科夫家中的,还有个扎着长辫子,脸色红润,充满活力的年轻姑娘。契訶夫一看到那女孩,就被她甜美的笑容所吸引。这是胡杰科夫的小姨子阿维洛娃。

阿维洛娃比契诃夫小5岁,是个文学爱好者,也渴望成为一名作家。胡杰科夫向阿维洛娃介绍,眼前这位长相俊朗,风度翩翩,又超凡脱俗的男人,正是她崇拜的偶像。

契诃夫看到阿维洛娃的娃娃脸像熟透的红苹果,便揪着她那根又粗又长的辫子笑道:“真是可爱的小姑娘,这样的辫子我还没见过呢!”阿维洛娃的脸涨得更红了,她已无数次被人当成了未出嫁的小姑娘,可她都有个快满周岁的男孩了。当她不好意思地对契诃夫说出自己已是妈妈时,契诃夫吃了一惊,眼中的沮丧和失落一闪而过,他连忙道歉:“您看起来太年轻了,请原谅我的鲁莽。”

回家后,阿维洛娃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丈夫说起与大名鼎鼎契诃夫的见面,尽管她知道丈夫瞧不起作家,对文学没兴趣。果然,不出所料地换回了丈夫的一番鄙夷,他对妻子看小说本就不满,如今看阿维洛娃对一个男人无限崇拜模样,忍不住对她大发脾气:“作为家庭主妇,不在家里好好呆着,去会什么男人?”丈夫给阿维洛娃兜头浇了盆冷水,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而那晚,契诃夫在看到阿维洛娃的第一眼时,就对这个甜美的女人产生了奇妙的感觉,没想到她已是为人妻,契诃夫有种莫名的失落。他不愿意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将刚刚萌芽的感情清除干净。

三年过去了,契诃夫和阿维洛娃再没见过面。此时,契诃夫的创作进入成熟时期,《草原》《第六病房》等作品问世,还开始进行戏剧创作。而阿维洛娃已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一边忍受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边渴望如电影般的爱情降临。女人没有几个不爱做梦的。现实无法满足她的愿望,她就用笔写出美丽的故事,而且还开始发表小说。

一次晚会上,契诃夫和阿维洛娃不期而遇。三年未见,阿维洛娃显得更加成熟风韵,契诃夫不由得一阵心慌意乱。他极力克制自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和阿维洛娃打招呼。阿维洛娃落落大方,微笑地走近。两人来到屋外草坪,暗夜星空,诗意的夜晚,给了这对男女浪漫的背景,两人无所顾忌地聊了起来,彼此的好感渐渐从心底攀涨。

这次见面后,一些关于阿维洛娃和契诃夫的流言蜚语传到了她丈夫的耳中,他怒不可遏地指责阿维洛娃:“你必须和那个居心不良的男人断绝来往,否则我让你们这对不知羞耻的臭男女没好下场。”为顾及家中三个孩子,也怕毁掉契诃夫的声誉,阿维洛娃尽量不和契诃夫见面。他们开始了通信。

遵照契诃夫的嘱咐,阿维洛娃将自己的习作寄给他。契诃夫坦率地提出意见:“您没在文字上下功夫,而这是应当反复推敲的。您得删去多余的字,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音乐性。”或者是,“花一年时间写部长篇小说,修改半年,再拿去出版。您很少修饰自己的作品,女作家不该如此,而应在纸上刺绣,慢工出细活。”在契诃夫的帮助下,随着阿维洛娃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两人之间的情感也蔓延起来,他们彼此都陷入了道德与情感的双重煎熬。

契诃夫左右平衡,拼命地想否定这种感情,希望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误感觉。他回想起有一次,和阿维洛娃几个朋友闲谈。有人谈到:因为选错了丈夫或妻子,而不得不破坏夫妇生活,这样做对不对?有的说,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对不对的问题,既在教堂里证过婚,就不能变动;有的举出了种种理由来激烈地反对。

契诃夫问阿维洛娃:“您的看法呢?”阿维诺娃不假思索地说:“先得断定这样做值不值得。”契诃夫不明,阿维诺娃解释道:“值不值得为了新感情而有所牺牲啊,不能只想到自己。要知道,牺牲是不可避免的,而孩子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这样一来,值不值得就很清楚了。”想到这件事,契诃夫觉得,阿维洛娃是不可能舍下孩子们的,更不可能为了他放弃一切。

两个人的秘密

契诃夫不再同阿维洛娃谈论任何关于作品之外的话题。虽然还帮她改文章,话题却少了柔情。契诃夫不知道,在他极力从这个感情旋涡中逃离时,阿维诺娃却在这段如梦境般虚幻感情中越陷越深,但她也不希望爱情被现实的烟火味渲染。所以,她选择表白的方式,也是那么特殊。

这天,阿维洛娃到首饰店订购了一个表链的坠子,做成书形,一面刻着:契诃夫小说集。另一面刻着:267页6-7行。表坠做好后,她在盒子上写下首饰店地址,但没留下她的名字。这样做是为了给她自己留个退身之地,在没有了解契诃夫的真实想法时,她不想让他认为她是个轻浮的女人。因为她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她还是母亲,对此她感到透心彻骨的痛楚。

1895年2月的一天,契诃夫收到高尔采夫(《俄罗斯思想》杂志主编)转给他一个精致的小包裹。里面是一个漂亮的小盒子,盒子里装着一枚很特别的书形的金表链坠子。他按照上面的提示,在自己的小说集中找到了那句话:“如果你一旦需要我的生命,那就把它拿去吧!”这是契诃夫小说《邻居》里的话。

多么新奇的礼物,多么真诚的爱情表白!从这简短的一句话里,似乎可以感受到一颗充满着矛盾、痛苦,并与这种复杂感情进行搏斗的灵魂的轻微的颤栗。虽然没有送礼人的名字,但契诃夫立刻就明白了,这是阿维洛娃的礼物。契诃夫没有回信,也不去看望。他想用这种沉默的方式,清理自己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而阿维洛娃在寄出表坠后,惴惴不安。

一年之后,在一个作家举办的假面舞会上,契诃夫和阿维洛娃意外地相会了。阿维洛娃戴着面具,径直走到契诃夫面前:“看见了你,我真高兴!”契诃夫一眼认出阿维洛娃。此时,大厅里奏起醉人的舞曲,契诃夫拉着阿维洛娃的手,翩翩起舞。阿维洛娃幸福无比地靠着契诃夫的肩膀,她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借着假面的伪装,她终于大胆地说出:“我爱你!”

契诃夫笑了:“你知道,我的新剧本《海鸥》就要上演了。”阿维洛娃点点头。契诃夫又说:“那就很仔细地看吧,我要在戏里答复你。”阿维洛娃大惑不解:“你要回答我什么问题呢?我又怎么知道哪些话是对我说的?”契诃夫笑了:“你会知道的。”说完,契诃夫亲吻了她的手背,转身离开了。

在焦急地等待中,终于迎来契诃夫的四幕喜剧《海鸥》的公演。阿维洛娃坐在剧场里,怀着一种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满脸绯红地期盼着。演员的每一句台词,她都聚精会神地听。

直到戏已过半,舞台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女主角妮娜与剧作家恋人特里哥利告别,送给他一个书形的项链坠子。妮娜告诉特里哥利,项坠的一面刻着他的书名,另一面刻着页数和行数。妮娜走后,特里哥利将项坠上面的数字念了出来:121页11-12行。他念了两遍,然后翻到那页念道:“如果你一旦需要我的生命,那就把它拿去吧!”这样一个并不显眼的情节,却让阿维洛娃呆住了,从女演员拿出项坠的那一刻起,她的胸腔就像被什么塞住透不过气来,脑子嗡嗡直叫。不管如何,她还是强作镇定,牢牢记住了那几个数字。

演出结束后,阿维洛娃心慌意乱地回到家,迫不及待地翻开小说集,可是她看到契诃夫小说集的那两行写着:“可是你为什么那么入神地瞧着我?你喜欢我吗?”她傻掉了,根本无法理解契诃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难道又是在和她搞恶作剧?闪电似的,她的脑海中生起了另一个念头,也许是她的小说集《幸福的人》。当她找到121页11-12行,读到的是:“年轻的姑娘们不应去参加假面舞会。”

这才是契诃夫式的答案!它确实回答了许多的问题,是谁送的那表坠,是谁戴着假面,是谁那样深深地爱着他,所有的一切,他全都知道。契诃夫通过舞台,巧妙地回答了阿维洛娃。在他眼中,阿维洛娃是如仙子般的女人,他不忍心尘埃沾染了她的清澈。阿维洛娃的双眼顿时噙满了痛楚的泪水,他究竟是最懂她的。

完美虚幻之爱

阿维洛娃没有再去见契诃夫,她想他是对的,契诃夫怕他会让阿维洛娃失望,他们最好的距离是这种若即若离,远远地欣赏,才能保持彼此心中的那份完美。他们发乎情,止于礼,却又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陶醉在彼此编织的戏剧般的恋情中。

直到第二年春天,契诃夫突然大量吐血,被送进医院,阿维洛娃才去医院探视。躺在病床上的契诃夫看着阿维洛娃,嘴角露出了微笑:“几天没见,您还是这么漂亮。”他的幽默让阿维洛娃泪眼婆娑。三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那么短暂和珍贵,谁都没有提那个礼物,那个答案,只是那样默默地对望着,紧紧地握着彼此的手。

临走时,契诃夫让阿维洛娃去帮他去编辑部取部小说的样稿。阿维洛娃去了,一看到那个醒目的标题《关于爱情》,就预感到同自己有关。小说主人公爱上了朋友的妻子,他“不断地问自己,万一我们没有力量制止自己的感情,将造成什么后果?我不敢相信这种温柔忧郁的爱,会一下子把她丈夫、她孩子和他们全家的宁静生活粗暴地毁掉”。读完小说,阿维洛娃禁不住伏案饮泣,他明确告诉了她,他是爱过她的,但不会再向前迈进一步。

阿维洛娃喜欢这种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契诃夫的告白和爱,她会在他的作品当中寻找。也只有这种时刻,她才是幸福的快乐的,她才能感受到他的真情。

1899年春天,阿维洛娃带着孩子乘火车回彼得堡,路过莫斯科换车时,需要停留两个小时。契诃夫在之前的信里记住了这个日期,当阿维洛娃在站台上看到契诃夫时,既感到惊喜又觉得并不算太意外,这就是她了解的契诃夫。契诃夫看到阿维洛娃只穿的夹大衣,就心疼地说:“您带厚大衣没有?天气很冷啊!我马上写条子,让妹妹把她的大衣送来。”阿维洛娃不想有任何人来打扰他们这么短的相聚时光,拒绝了他的好意。

契诃夫还是保持着一贯的风趣:“您若冻病了,就给我发电报,我来给您治病,要知道我是个好医生。”阿维洛娃一语双关地回答:“欢迎您来做客,而不是看病。我的病您是看不了的。”契诃夫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却沉默了一下才感慨道:“咱们相识已经10年了,10年,那时咱们都年轻。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情景,你的辫子真的很美。”阿维洛娃心中一酸:“难道咱们现在老了吗?”契诃夫露出点悲凉之色:“您还年轻,而我比老还糟糕……我被疾病缠得失去了自由。我不能连累任何人,虽然我很爱你。”

这时候火车铃声响起,将契诃夫轻声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淹没其中。那是契诃夫唯一的表白,阿维洛娃没有听到,所以她的表情漠然,没有任何回答。契诃夫想阿维洛娃终于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感到失望又慶幸,站起身,和孩子们告别,又同阿维洛娃握了握手:“看来今后咱们不会再见面了。”火车慢慢开动,阿维洛娃从车窗看到契诃夫的身影缓缓掠过,但他没有回头。

1900年,阿维洛娃收到契诃夫寄来的一封信:“祝您万事如意,最重要的是盼您快活,不要把生活看得这么复杂,实际上生活恐怕要简单得多。”他没有告诉阿维洛娃,不久之后,他就要迎娶莫斯科艺术剧院漂亮又才华横溢的女演员奥尔迦。那封信,阿维洛娃只当成了一种问候,简单地回了几个字,却不知道这是契诃夫在向她做最后的道别,他们这份感情将永远地结束了。

得知契诃夫结婚的消息,阿维洛娃才明白,契诃夫为什么要写那样的一封信。从此,他们这一生再也没有见过面。

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治疗。7月15日那个普通的夏日午夜,寂静无声,合欢树、葡萄藤散发着清香,契诃夫用德语说道:“我就要死了。”然后又露出他可爱的笑容,随即平静进入了永恒的梦境。

契诃夫去世后五年,阿维洛娃以女性作家特有的优美细腻的文字,讲述了他们这段情感故事。他们没有破坏原来的轨迹走到一起,却是彼此灵魂的使者,没有谁能取代那个位置。这就是契诃夫送给阿维洛娃最好的礼物,他是个聪明的男人,知道爱情与现实生活不能划等号。所以他给了阿维洛娃最完美的幻想,却更能刻骨铭心。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契诃夫
写一部名作需要多久
写一部名作需要多久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121 页11 行到12 行
121页11行到12行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