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师同堂授课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教学可行性分析

2020-12-23 05:44何萍祝镇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

何萍 祝镇东

[摘    要] 作为较早开设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课程,及第一批引进教学平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斥巨资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采购,师资力量上也创造性的采用了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仿真模拟的场景配合企业实际运用的财务共享服务软件,为社会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本文针对教学团队两年来的授课经历,从多师同堂授课模式的产生角度出发,结合新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教学平台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基于V2.0平台的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教学方案设想,论证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与规范性。

[关键词] 多师同堂;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98

[中图分类号] F232;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229- 02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行业抓住机遇茁壮成长,金融、高科技、能源等大热门领域更是屡创新高。企业规模扩大了之后,组织结构和职能转变顺应形势和科技发展,共享服务应运而生。共享服务(Shared Services)是指企业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元进行的专业技能活动,从原来的业务单元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成立的独立实体提供统一的服务。其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的建立是许多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包括最早推行的中兴通讯、平安集团、华为集团、宝钢集团、苏宁电器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国企如中国联通、中石油、中石化、中广核、中国人寿也逐渐开始追加投资在培养和招聘相关团队上,充分利用和挖掘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便利和经济价值。由此,市场的需要引导了高校输送毕业生的方向,高校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催化了教育软件及其衍生品的涌现,实训基地真实场景模拟教学孵化出可直接上岗的专业人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缝衔接、互相促进、智能优化的良性循环。然而,现在市面上较为主流且有后台和案例支撑的软件开发公司凤毛麟角,依然还是财务软件領头羊的金蝶、用友走在前列,且敏锐感知到高校需求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专攻的有用友旗下的新道、浪潮、网中网等开发出了相关软件。并且,由于教育类软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许多理论和技术还不太成熟,实用性、功能性、兼容性、先进性等都存在漏洞,运用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阻碍甚至难以推进,特别是教学与实务的区分在于,一个注重思维方式和综合技能的提升,一个强调流程熟练和工作效率的指标,其中偏差需要行业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打磨磨合,最终实现相辅相成、产教融合的效应。

1      多师同堂授课模式的产生

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Team Teaching)起源于新奥尔良洛约拉大学,率先采用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进行搭档组合,从而弥补相关联学科知识贮备量不足的缺陷,极大程度上激发思维联想和创新,同时利用辩论讨论的方式将天马行空的想法整合提炼,尽量实现每堂课都能精彩纷呈、百花齐放。国内较早产生相似探索的是西南政法大学在2001年提出的“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法”,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试验,香港理工大学官方网站也曾着重介绍过该模式的适用范围、常见方法和实施路径。

Team Teaching一般需要三名及以上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组建前需综合考量每位教师的专业领域、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语言表达、个人特色等方面,同时拟合俩俩之间的契合度,通过专题研讨、模拟试讲检验偏差,流程顺利结束最终才能成功组队。前期准备结束后,根据课程教学任务安排,集体探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再结合组员的长处细分课时、章节、知识点的具体环节,并建立数据库丰富教学资源、作业练习、实验考核,定时更新查错补漏。接下来,课程开始后,教师团队课前准备基本充足,学生面对这种全新模式必然云里雾里,进行异质分组、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必要的控场措施,无论是采用自愿还是竞选方式,选出队长,再由其去招募队员,既能增加趣味性,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削弱学习的烦躁和倦怠;第二步,让学生们明白课程开展情况、考核方式后,将内容按专题进行区分,强调每一堂课的主题和重点,配合之前的任务分解,让每位教师负责其擅长的部分,比如善于带动气氛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导入,具有工作经验的补充案例背景、社会现状、未来趋势,思维活跃的提出问题、启发思路、答疑解惑,分工明确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步,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都畅所欲言,选出代表进行小组辩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发散思维和表达欲,与此同时模糊了师生边界,有助于学生正确区分尊师重教和畏惧权威的差别;第四步,结论深化环节,各抒己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但最终的结果也可以见证“真理”的诞生,如何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将价值传递出来,表决的流程是否透明公开科学,赢家是否让人信服,虽然不是一锤定音,但总结性陈述和对未来的展望起到深化主题,同时保留悬念增加更多想象空间;第五步,评价反馈环节,教师应该注重的不是这堂课我教了多少东西,而是学生接受了、学到了什么,因此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除了课间休息之外,重点难点要点都应该缓下来甚至停下来了解倾听学生的感受和需要,师生间不应该是单向自上而下的教—学关系,而应该是师师、师生、生生的多向反馈机制,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相长。

2      新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教学平台的发展历程

新道教学软件开发团队自2018年开始逐步推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教学平台1.0、2.0版本的迭代,其中1.0版本经过多次优化,最终被V2.0替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教学平台1.0版本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功能较少,包括组建班级、推送任务、开启抢单、签到进度成绩查询、导出资料、查看绩效等,学生端通过教学系统与工作系统的链接,实现了随机分组、全岗位权限的操作流程,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进行小测,随后进入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费用、固定资产、财务报表的实操,以名威集团旗下的鹰翼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背景,主打4S店宝马汽车及其零备件业务,每个小组为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经过填单、审核、扫描、复核、出纳、核算等环节,涉及电脑端、移动端、扫描仪打印机等多种设施,与实际工作场景完全一致,最后还有针对个人的抢单和实训报告,很好地兼顾了教学与实训的需要。优点是业务笔数多、资料配套齐全、全流程培训,缺点是重复操作多、职责不清、业务衔接有误差、服务器过载、系统不稳定数据串流、容错率过高等软硬件方面均存在。

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教学平台V2.0版本进行了大幅整改,除了教师端拥有更多灵活性处理,包括课时、进度、考核等,也上传了充足的教学资源,链接了更多的外部结构,比如银行、税务、邮箱、电子票务等,学生端最大的变化是学习资源获取方便,理论部分采用了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沙盘模拟,同时团队组建更灵活,实操业务量减少但增加了后台的流程设计,考核增加了组内互评等。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0版本的大部分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隐患,比如专业程度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案例背景更庞大、知识点更深奥,自主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更精细的设计才能达到课程目标和要求。

3      基于V2.0平台的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教学方案设想

首先,登录账号密码进入教师端网页,点击创建教学班,根据排课计划依次填写名称、编码、院系、专业相关信息,并导入学生名单,可建立4-5名测试账号备用,成功后即可查询教学班和学生在线状态。同时,按照课时分配(32/48/64)可自行设置教学日历和授课安排,由于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可周训也可拆散至整学期,教学方法和内容会有所调整。

然后,启用教师注册或测试账号登录学生端,输入邀请码进入教学班,右上角菜单栏显示投票、教学日历、帮助、公告等弹出式信息,左侧依次为学习中心、学习资源、课程作业、团队管理、成绩管理、快捷入口等功能栏,可按照自己的惯例或进度随时点击进入切换。其中,学习中心是主要板块,涉及之前在教师端设定的所有教学项目,每项分为多个教学场景,包含课程介绍、团队组建、业务实操等。在认知财务共享服务概念、规划与设计阶段配备了沙盘模拟的相关工具,在下发鸿途集团案例资料后,需要各小组分工进行讨论决策,最终出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高阶方案,并制作PPT進行演讲展示。三位教师一位负责介绍理论体系,一位演示沙盘摆放规则,并逐步推进初始排盘至终局复盘的过程,最后一位负责巡视小组情况提供场外指导并组织成果汇报。共享中心建立之后,费用、采购、销售、资金结算、固定资产、总账等实务模块的分工又大有不同,依然是一位教师做认知介绍,普及各项业务的处理流程,一位具备程序建模基础的教师包揽后台规划设计和构建测试,第三位接手案例公司业务的仿真操作,组长分配好岗位权限后,链接进入工作界面,依上一步流程设计和构建完成业务助理、业务经理、财务助理、财务经理、出纳等职责。

最后,课程作业应抓住重难点有序发布,自评互评双管齐下,团队管理仰仗组长的组织能力和老师的有效引导,财务共享绩效和稽核不仅考察业务的完成度、准确性,也注重学习行为和团队力量的展示,实训报告作为最终成果和个人总结,既是对实训全程的回顾,又体现出自主性学习的收获及思维方式的拓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潘雅琼.经管专业Seminar教学法与校企“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262-263.

[2]赵变亲.语言学“多师同堂”的“专题式”课程建设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194-196.

[3]陈国俊.基于校企协作模式的设计类课程“多师同堂”教学改革构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0):192-193.

[4]王杏飞.“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的路径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43-145.

[5]高青松.“多师同堂”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14):71-72.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研究
基于L集团案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
S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思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架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