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球技术的运用与时机的把握分析

2020-12-23 04:24陈月霞郭兆龙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陈月霞 郭兆龙

摘 要:在篮球运动中,传球是有机串联队员在场上的表现及增进团队协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进攻的纽带。为了更好地发挥不同球员、不同位置的技术特性,教师需要重视传球技术和传球时机的讲授。本文阐述了传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并对传球时机的合理把握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传球技术;传球时机;技巧训练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91-02

引 言

现代篮球运动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篮球运动的对抗程度提高,运转速度加快,对不同位置球员的综合技术的要求更加全面。尤其是传球技术,其从传统的慢速传球逐步转变为快速、长距离为主的传球方式,这也导致在国际赛场上,篮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对于篮球运动球员而言,其要拥有更强的身体素质、更精湛的传球技巧,以及对传球时机的把控能力,甚至很多中锋和大前锋,也需要配合球队的运转,提高自身的传球能力。

一、传球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首先,传球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应用是最为普遍的。传球不仅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除了断球、运球及抢篮板之外,所有进攻战术都需要运用的核心要素。在传统篮球运动中,使用传球技术最多的位置是控球后卫,一个控球后卫的视野范围、传球技巧、对传球时机的把控,不仅会直接影响战术执行的结果,也会影响每位球员所能够表现出的个人能力。可以说,传球技术是发挥球队集体能量、创造得分机会、将篮球交给位置最好的球员的最有效方式。

其次,在篮球比赛中,传球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有些传球是按照战术将篮球交给错位位置的球员,以实现以大打小或以小打大;有些传球是为了起到声东击西的作用,配合球员的跑位来破坏对方的防守部署,以创造更好的得分机会。可以说,在篮球比赛中,大部分得分需要传球技巧的参与。传球的力道、角度、方向、速度、时机等,都直接影响着接球球员的下一步技术动作是否能够轻松顺利地衔接。拥有较高传球技术的球员,通常可以利用自身的传球来实现空间的错位和传切配合,让进攻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得分更加容易[1]。

最后,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其战术体系和各类技术动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提升。在传球技术方面,传球方式由最原始的短传、平传、慢传演变为了长传、空切击地、快速交递及连续传球等方式。同时,随着球场上各个位置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组织核心的定义及持球人员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可以说,在每一支球队中,进攻核心、组织核心都必须拥有高超的传球技巧,无论是内线球员还是外线球员,无论是后卫球员还是锋线球员,当获得相应空间和组织进攻时机时,都要利用传球组织和执行战术,完成进攻。

二、篮球比赛中传球时机的把握

首先,在篮球比赛中,合理运用传球技术需要持球者把握良好的传球时机。通常来讲,一名优秀的组织核心和新手组织人员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和对传球时机的把控。也可以说,在现代篮球体系中,无论组织后卫还是组织前锋,都需要配合自身的持球威胁来吸引对方的防守,并观察队友的无球跑动,通过拉开防守空间创造传球空当。另外,通常在快节奏的篮球比赛中,完美的传球时机都是一闪即逝的,所以持球者要在具备良好的传球技术基础上,拥有合理的大局观,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坚定的决心。

其次,在篮球比赛中,传球的时机把握需要组织人员、持球人员随时观察场上局势,将篮球交到位置更好、防守压力更小的球员手中。因此,组织者需要通过球队的战术选择,指挥无球队员进行无球跑动和交叉跑动,通过挡拆、反跑等动作,为进攻球员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45°低位的内线持球单打,当其防守者身高有明显劣势时,可以通过高吊球的方式交给背身球员。或者,当得分后卫或小前锋通过底线反跑的路线,将对方的内线防守者引至三分线外,形成了脚步和速度的优势,这时组织者可以将球传给外线球员。总的来讲,结合观察场上球员的位置及其所面对的防守压力,将球传到最为合适的球员手中,是传球技术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再次,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模式的转变,传球时机、传球位置、传球提前量等因素在球场中的应用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现在的篮球运动更加注重传球位置的提前量,组织核心可以通过球的位置来引导球员进行战术跑动,这种趋势在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赛和欧洲篮球联赛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升级。而在我国,这种球到人到的打法虽然已经略有体现,但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同时,在传球过程中,持球人员不能呆板传球,为了给接球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需要结合假动作、隐蔽动作、背身、转身、佯攻等来吸引防守球员的注意力,从而让传球更具威胁性。

最后,篮球比赛中,场上的每位球员都承担着各自的进攻和防守任务,其位置和战术意图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因此,对于持球人而言,其需要避免防守者对自己的干扰,不让对方识破自己的传球意图,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己方球员拉开空间,造成错位,并完成传球。这就需要持球人综合考量自己和接球人的位置、接球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以及自己传球的高度、方向、力度、旋转等因素。只有实现传球人和接球人的同步和谐,一次高质量的传球才能完成,同时形成进攻威胁。而这也是传球技术和传球时机把握最为困难且重要的部分。

三、篮球传球的不同技术类型和訓练方法

1.常规传球及其训练方法

在篮球运动中,胸前传球是最基础的传球方式,运动员双手持球将球推出,接球人在躯干位置双手接球。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四个方面:第一,传球人双手推出球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篮球明显地旋转,如此才能让接球人平稳地接住篮球;第二,传球人的出球位置需要尽量保持在接球人躯干中部或稍微向上一些的位置,这样接球人在接住篮球后,可以直接进行具有威胁性的动作,保持篮球运行的流畅度;第三,针对接球人和传球人之间的位置关系,常规不击地传球还会面对另一种情况,就是向低位球员进行高吊传球,这就需要传球人将双手举过头顶,使篮球轨迹形成一道弧线,越过防守球员的头顶;第四,在阵地战中,为了有效拉开空间,传球人在完成传球后需要充分结合后续的无球跑动,更好地拉开进攻空间,创造进攻机会。在训练过程中,通常会选用单人和双人两种接球训练方法。单人训练时会以传球网兜为训练器材,传球人站在不同位置,以篮球穿过网兜为训练标准。双人训练过程中,需要传球人和接球人相互交换角色,着重对传球的精准度、力度、速度进行调整。

2.擊地传球及其训练方法

击地传球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传球方式,和常规的胸前传球相比,击地传球的球速度更快,通过和地面的反弹,能够有效避免被防守球员在空中完成拦截[2]。同时,击地传球还能够在不断切割防守球员位置和空间的过程中,从防守球员的手臂下方甚至双腿中间进行穿越,其突然性、隐蔽性、侵略性更强,尤其是在快速轮转的攻防体系中,击地传球有着常规传球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击地传球能够更好地结合阵地战和运动战等不同的战术情况,对于需要跨越半场甚至全场完成快下快攻的战术,以及前场多打少的情况,适应性更强。此外,很多篮球运动员在使用击地传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炫技成分。相较于常规传球而言,击地传球需要传球人对接球人的位置预判得更加精准,也需要了解不同出球角度篮球的运动轨迹会形成怎样的差异,确保接球人接到篮球时,能够方便进行后续的突破或投射动作。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传球人需要尽可能模拟实战环境,通过地锥、标点、人形牌等辅助训练器材完成传球的相关训练。同时,和常规传球一样,传球人完成传球后,其角色就变成了接球人,需要立刻开始投入通过无球跑动拉开进攻空间的工作中。

3.运动战传球及其训练方法

篮球比赛中,场上队员的位置和作用时刻在发生改变。要想更好地完成传球,保持进攻的流畅性,持球人员要具备运动战传球的基本功和良好素质。随着现代篮球比赛节奏、比赛强度、比赛技巧及观赏性的增强,运动战的占比明显提高,通过不断进行无球跑动,拉开进攻空间,让外线形成空当,进而完成进攻终结,这种方式战术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对持球人的持球能力和运动战传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持球者必须保证自身具备一定的持球威胁,同时要和无球跑动的队员默契配合,通过挡拆、内切等战术创造投篮空当,结合击地传球和胸前传球,确保篮球能够到达位置最好、最有威胁的进攻球员手中。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战传球是无法由单一球员完成的,必须有多名球员共同在场上保持轮转,按照战术路线进行无球跑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传球训练,能够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高强度的对抗下完成传球和接球的技术动作。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也需要注重运动战传球的对抗性,确保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够习惯防守球员的对抗,动作不会过度变形,从而提高球队的进攻战术执行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不仅是每位球员都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串联球队进攻战术、帮助球员进行位置转换、有效拉开空间,以形成错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传球过程中,持球者要注重自身传球技巧,同时观察队友位置,把握传球时机,从而实现高效进攻。

[参考文献]

朱秀英.浅议篮球传球技术的运用与时机的把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6):44-45.

任静.中外男子篮球组织后卫传球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4,35(06):28-34.

秦天红,郑爱莲.对篮球假突真传技术的探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06):65-66.

作者简介:陈月霞(1989.1—),女,河北邯郸人,研究生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郭兆龙(1993.5—),男,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历,中小学初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