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20-12-23 04:46梁瑜
声屏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规律

梁瑜

摘要: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尽可能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妥善地进行新闻发布与社会舆情引导,已经成为考量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之一,成为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课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关键是要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做好新闻信息公开。科学的新闻信息工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闻传播 规律 公共突发事件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有所提高,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深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爆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形态各异,具有突然爆发、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等特点,而且一旦发生,诸多矛盾往往相互交错,难以妥善解决。有效地处理公共突发事件,尽可能预防和减少公共突发事件,妥善地进行新闻发布与社会舆情引导,已经成为考量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之一,成为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课题。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关键是要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做好新闻信息公开。科学的新闻信息工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好办法就是依法、科学、公开、透明

各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大量实践表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好办法就是依法、科学、公开、透明。只有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第一时间就发布权威、准确的声明,才能最大程度地压缩不实信息甚至是谣言传播的空间,从而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情绪,避免错误的“杂音”干扰,为后续的处置工作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必须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这就充分说明,尊重新闻规律,合理公开信息,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开始走上了法治的轨道,得到党和国家的权威认可。

山西省吕梁市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形成了一套可取办法,在全面贯彻《吕梁市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实施方案》的同时,狠抓落实《吕梁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实施方法》,做到注重预防、预测、预警,以及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新闻信息发布遵从第一时间、公开透明的原则,力争在接报后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发布新闻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把握事件动态发展和处理进程,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主动权。

吕梁市做好新闻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探索

吕梁市全面贯彻《吕梁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实施方法》,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引导,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成立市新闻发布领导组,组建新闻发言人队伍。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由市政府秘书长(或一名副秘书长)和新闻中心主任担任。市政府各部、委、局都成立了至少一名熟悉本系统、本部门情况,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或较强沟通能力的同志担任新闻发言人。

制定新闻发布会流程,对新闻发言人进行系统培训。近年来,吕梁市三次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共54名新闻发言人到复旦大学进行培训,并邀请相关领域国家级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民众普遍反映,近年来吕梁新闻发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制度逐步健全、新闻发布工作重点突出、新闻发言人素质明显提高。

吕梁市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实践中遵循的处置原则如下。

及时原则。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公开,摒弃过去“有正式结果后再公开发布”的老套,而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即向社会公众和媒体公布事件的基本事实,充分发挥新闻主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随后的救援工作、事故调查工作等也全面、客观、公正地向公众传达,主要目的是及时消除社会公众在事件冲击下的心理震荡,避免造成外界对真实情况不必要的猜测,避免引起外界媒体的炒作和社会的过度恐慌。

准确原则。即全面、客观、准确介绍真实情况,并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务实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新闻传播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要维护好政府形象及政府公信力,从而营造有利于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氛围。

新闻媒体监督原则。新闻监督适时介入,有助于推动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和查处,引进新闻媒体的监督,也有助于推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全程公開透明。鉴于移动互联网网站、短信、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手段日渐发达,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通过这类“非主流传播渠道”传播很容易造成变形,政府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主流传播渠道”,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的信息,全面公正、客观真实地公开突发公共事件有关信息,最大程度地保证新闻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吕梁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点滴成效

按照科学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原则,近年来,吕梁市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努力提高新闻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收获了一定成效。较为典型的例证,远的有处理中阳县黄土崩塌突发事件,近的则是2020年初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

2009年11月16日,在中阳县黄土崩塌事件发生后,吕梁市严格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实施办法进行处置。事故发生后,市新闻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成立了抢险指导组,同时立即与新华社取得联系,发布通稿,有效引导了网络言论,减少了网络炒作。新闻中心和各个新闻单位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沟通,尽量保证报道客观真实,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吕梁市在第一时间确定媒体沟通目标,确定对外发布的形式和口径,指定新闻发言人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现场成立新闻中心,实行滚动发布新闻,跟踪研判相关报道。事故处理过程组织迅速,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的走向。

2020年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神州大地上暴发蔓延,远处华北腹地的吕梁市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

农历大年初一,中共中央即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二,吕梁市即组织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全体疫情防控成员单位,结束春节假期,返岗进行工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工作,随即成为应对疫情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疫情,《吕梁日报》等市级新闻媒体迅速做出反应,从1月26日开始上班就马上开辟版面和专栏,对吕梁市疫情情况及防控工作作出及时准确的报道。从1月26日零时起,吕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到全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会议,在当天的报纸头版上均迅速发布新闻。鼓励和号召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敢打必胜的决心和果断有力的行动,坚决打好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全市人民健康安全。

截至1月26日,吕梁市确诊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并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人,均接受医学观察。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大哗,全市上下如临大敌,全面加强疫情布控。由于对情况的不了解、不熟悉,部分人民群众产生了种种疑虑情绪,对疫情的蔓延态势恐惧紧张,或者对疫情防控效果预期不佳,更有甚者,自觉不自觉地听谣、信谣甚至传谣。

在这一关键时刻,《吕梁日报》等市级新闻媒体,于1月27日依法公开刊发《吕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的新闻通报,并派出记者,配发医用口罩、防护衣、护目镜及其他工具,就市区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密集跟踪采访。

1月27日到1月28日,在广大记者、编辑的顽强努力下,《市政府对我市疫情防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 《“逆行”天使》《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多措并举严防严控疫情》《市人民医院严阵以待全力备战》《探访离石区人民医院小记》《市卫健委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等一大批深入实地、深入现场采写的防疫一线新闻稿件,登载在了《吕梁日报》的各个版面上。在当时市内舆论混杂、众说纷纭的社会气氛下,主流媒体《吕梁日报》以深入现场获得的第一手新闻,为广大人民群众鼓舞了信心,激励了斗志,在社会舆论场内起到了拨乱反正、中流砥柱的作用,真正发挥了主流媒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积极功效。

综观《吕梁日报》在疫情防控严峻时刻的报道,就是因为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采取了依法、科学、公开、透明的方式,第一时间迅速组织新闻采访,全面客观、真实准确进行新闻报道,从而在源头上主导了舆论态势,成功地引导了社会舆论走势,很好地践行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正确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市级新闻单位的倡导下,现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的信息,依法、科学、公开、透明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吕梁市各级机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則。吕梁市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继续开展科学的新闻信息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断确保将政府公权与媒体权利形成合力,实现信息公开的及时化、科学化,及时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作者单位:吕梁日报社)

参考文献:

[1]牛婧文.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特点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8,10(05):46-47.

[2]冯启榕.重大突发事件中手机报的传播新特性[J].青年记者,2012,(23):9-10.

[3]李昱慧,黄鑫.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J].新闻世界,2010,(01):63-64.

[4]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81-88.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媒介融合下的手机媒体新闻传播研究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