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家

2020-12-23 04:52潘志远
散文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拟态散文诗

潘志远:出生于安徽省宣城市,中学高级教师,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星星散文诗》等刊物发表作品五百余章。出版《心灵的风景》《鸟鸣是一种修辞》《槐花正和衣而眠》,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等选本,参加第14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获第5届中国曹植诗歌奖、第7届白天鹅诗歌奖及其他文学奖二十余项。

蚂蚁:隐忍力量的楷模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蚂蚁从不反驳,也不气馁。

一如既往撼它的大树。撼不动,就往上爬,一直爬上树顶,宣示占领的意义。

这意义,仅对蚁族而言,仅它们能懂;对于它物,依然是厚厚的隔膜。

彼此碰碰头,便有了新的举措。

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伟大的计划,在一瞬间达成。多年后,当大树訇然倒地,那是它们隐忍力量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们惊天动地的欢呼。

不要说它们懵懂,当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谁也不知道该逃往何处?搬家的路线无法勘定,也来不及勘定。

茫然是一定的。恐惧,也不稀奇。但因为蚂蚁的渺小,它们的恐惧也很渺小。

对粮食一往情深,倍加珍惜;在这一点上,很像我们的父母和先辈。

最反对捏死一只蚂蚁的残忍。再弱小的生命也是生命,生存不只是人类的专利,也应当隶属于宇宙间每一个生灵。

蜘蛛:一网风雨,一网星光

织网也有三种境界。

以乡村为背景,以屋檐为支点,倾腹中之丝,结一张小网。

小网恢恢,也可以疏而不漏。

不强求,是昆虫们自己撞上去的,成为蜘蛛的美味,怪不得任何人。

坐等是一种悠闲,也是一种劳累。漫长的等待,是一种苦;此苦到蜘蛛这里,差不多已登峰造极。

一网风雨,不图清凉,不图沐浴,只为检验一下蛛网的牢固。天下经纬也莫过如此。

摆下八卦阵,与算命无关。算命受制于八卦,但八卦左右不了它们的命运。

一网星光,多么好!虽然不能果腹,但可以让饥饿看到希望。蛛网夜夜闪烁,一丝,是一思;一思,又不是一丝。

互不关联,在一声平调里体验一种情感。撇下,与撇不下,都是一种牵扯。

蝴蝶:在自由和爱情间轮回

吐丝。结茧。

茧是爱情的产物,茧是你的安乐窝。

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天地。有更广阔的天地,才有更广阔的爱情、更广阔的自由。

必须突围出去,哪怕历经千辛万苦的蜕变。

翩翩,是祝英台的舞姿。

翩翩,是梁山伯的脚步,是探望,是追随,或者是永生永世的相伴。

是一把刀,劈开黑暗和混沌。

是一颗砝码,有了它,世界才为之平衡。

是一把打开季节的折扇,扇动花海,芬芳澎湃。

是一把钥匙,打开自由,打开爱情,打开今生和来世……

在自由和爱情之间轮回。洁白若雪,灿烂如霞。介于两者之间,游弋于两者之间,我始终以为这是最好的状态。

蜻蜓:点水,一种错误的假象

轻盈是你的优势。

也是你的缺陷。因为这,你压不住春天的阵脚。

立于夏。夏递来一支尖尖小荷,试探你的诚心。打开翅膀是飞翔,也是休憩。动静如此完美,是一首诗,也是一个典故。

提升夏天,夏天是一种按捺不住的躁动。

复眼,多方位的洞悉万物,关键时又视而不见。有选择的盲视,是生存的智慧,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

点水。一种错误的假象,与水的深浅无关,与水的清澈和浑浊更无关。

柔软的产床,多么适合分娩蜻蜓世世代代的梦想!

蚯蚓:模范的耕耘者

生于土,食于土,也世世代代耕耘于土。

像先辈的影子。

不要嘲笑无骨者。无骨者的坚韧,比有骨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蚯蚓是最有说服力的诠释。

惊蛰之雷是上天发来的贺电,雨水是乌云倾吐的情谊绵绵的密语。

耕耘开始,以肉躯为犁,翻开一垄垄板结的泥土,让农人播下春天的种子;当希望回青返绿,信心扬花吐穗,垂下一枚枚金色绶带。

蚯蚓无言,露珠滴答着秋天晶莹的喟叹。

瓢虫:身负北斗七星的使者

圆形突起,是一种昭示吗?我不得而知。

红、黄、黑,是三种颜色,更是三种语言,三种难以预测的命运。

搏击于一身,也和谐于一身。

我喜欢: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称呼!回到从前,弥漫着一种幸福。

二十八星瓢虫,背负着星象、宇宙。

斗柄不转,你就带着七星一起旋转,红尘深处荏苒的光阴,悄然倒流。

你这来自中侏罗纪的古老标本,也是迄今还活着的标本,娇小玲珑,演化着一部绚烂历史。

一部活着的教科书,不止一次被我捧于掌心。

昆虫北斗,照亮我的犹豫和无助……

天牛:牛在不牛

是牛,都要耕地。

以此为标准考量,你辜负了牛的美称。

何必千篇一律、呆板、顽固、不开化呢?我觉得有牛的外形,或者某些部分酷似即可。

何況你是天牛,从天而降,某些特征可以淡化,可以蜕变;何况你长着翅膀,能够轻松飞翔,让所有耕地之牛望尘莫及。

你有太多的称呼:啮桑、啮发、八角儿、花妞子、苦龙牛、蛀柴龟……这些,我都愿意忽略;我只看重一个“牛”字,牛气冲天,何等傲气。然而,目光被你的美丽色彩诱惑,忘了你对植物的危害,并认为是一种偏见。

迷恋你的触角,总想借此一用。

你的足带着铆钉,任何时刻都可铆紧一棵树、一茎草、一片叶,你拥有不打滑的季节和人生。

发出“咔嚓、咔嚓”之声,享有“锯树郎”的绰号。但我喜欢用方言喊你“老牯牛”,不耕地就不耕地吧!我一次次递过去青草,检验你的锯齿,并就此获得极大的快乐。

也曾将你投入水中,看你是否会游泳。童心的残忍在举手投足之间,缺乏思考,更谈不上阴谋和陷害。

天牛,牛在不牛。拗口,谲诡。直到今天,须发花白,我还半懂不懂。

螳螂:惊艳的拟态生存策略

喊你的学名:螳螂,你不要答应,因为那是一件很拘谨和枯燥的事情。

让我喊你刀螂,用一种你熟知的乡音。在自然的环境中,我们不期而遇,也许在柴门外一株灌木旁,也许在老屋边一棵苦楝树上,你的花衣,与夏天一色。

当你举起前臂,真像祷告的少女,有人称你为祷告虫,并视你为先知。不止一次听闻你的传说,螳螂捕蝉,但从未见过。前半部分已道听途说,后半部分更不希望发生。也许就是一个杜撰,用来吊世人的胃口。

当我读到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绿静螳这些名字,恍若看到一队武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征。

绝对的帅哥和靓妹……

当雄螳为爱、为后代,将自己义无反顾地喂饲于雌螳,当成悲剧,不免偏狭;当成颂歌,又不落忍。

最佩服它们的生存策略,拟态成花,拟态成叶,拟态成水滴,拟态成帆船……不一而足。如此美妙的捕食,倘若被我撞见,我将三生有幸!

蝗虫: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

我不关心什么纲、科、目、属,就像不关心一个人的背景和来路。

撇开形旁,从声旁里,我读到它们的前世和来生,曾有的或将有的辉煌。不要动不动就说,秋后的蚂蚱。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是否也该用在此处。

像我们一样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木,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幼果:好胃口,恍若人类的前身,或千万年前人类的另一种造型。

群居,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长距离迁徙,为生计所迫,与人争食,也无可厚非。

成为飞虾,被人大快朵颐,并津津乐道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爽口,听不到一点怜悯和叹息。

可炒,可焙研,可煲汤……用于食疗,能治愈惊风发热、抽搐痉挛,亦可止咳平喘;而人类的加害,总是振振有词,无往而不胜。

蜗牛:踟蹰在前行的路途

说出蜗牛,已不同凡响。

说出驼包蜒蚰,想象力更加超人。而能悟出“蝇头小利,蜗角功名”,一定非大智者莫属。

让别人去命名、比喻、诠释吧,蜗牛只喜欢我行我素。

独自上路,身体是它的房子、它的盔甲、它的亭子、它的床和旅馆……永远只住它一人。

一座宝塔,踟蹰在前行的路途。

一只陀螺,自己鞭笞自己旋转。

一个圆锥,测量自己的体积,也衡量世界万物,产生悬殊的对比。

一个球,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赛事,从生到死。

偶尔还抽上了烟斗……

眼睛长在头部后一对触角上,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景仰宇宙。

行,必伸头看路;受到惊吓,缩进甲壳之中,对外界的保守,不仅诠释了它的胆小,更诠释了它的善良。

怕阳光直射,悬于叶下,小聪明大智慧合而为一。垂涎三尺,不是贪婪,而是画出行走的轨迹。数万颗牙齿,不用于咀嚼,成为其他昆虫的笑柄。

背着房子上路,像房奴,其实与房奴相差万里。

迁感受于他物,并且热衷于编排和杜撰,是人的长处,也是人的短板……

蜣螂:我想拜你为师

你郎,我也郎。

黑褐色皮肤。多年前,我们对牛粪、马粪、猪粪,喜而不避,趋而宝之,足以让我们称兄道弟。

现在,我们越走越远,早已形同陌路。

你还保持着你的习性,粪堆旁穴居,化解粪臭,疏松土壤,抱着“清道夫”的美称,熙熙而乐。

我愛洁净,业已成癖,斩断过去,一去不返……

你利用月光偏振定位,以太空中银河导航取食,是我所不具备的,也是我无法比拟的。后知后觉,我一直低看了你,小看了你。蜣螂,我想拜你为师。

能治愈前列腺疾病,预防治疗肿瘤,抑制非特异性炎症……亦药亦医,更让我望尘莫及。

我的优越感消失,我和你的差距,不只在人虫之间。

虫不言,人好自诩;只是自诩时,一定不要忘了自知之明。

有一个词,是专门为某些人准备的,叫恬不知耻。

青蚨:填补人类文化的精彩和空白

每一个别称,都是一种经历、故事或者传说。

并不比人的逊色,也能填补人类文化的精彩,甚至某些空白。

蚨蝉,文雅,似乎还滞留在贵族阶层。

蒲虻,只着眼于表象,有误解的嫌疑。

鱼父,谁在那沉思,想入非非,有几分自我陶醉。

鱼伯,夸大之辞,以讹传讹,这里面肯定少不了仰慕。

一声田鳖,是什么心理在作怪?蔑视、嫉妒参半,抑或兼而有之。

含蓄一点吧,蜮,短狐……多留一点想象,多留一点韵味,于他人有益,于己无害。

猜你喜欢
拟态散文诗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散文诗世界》2022年订阅邀请
散文诗八骏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拟态边疆”:媒介化社会中的涉藏边疆传播研究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散文诗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