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善品格的阳光洒满劳技课堂

2020-12-23 04:45沈英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8期

沈英

【摘  要】  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加强对德育课程的建设,我校为了能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对劳技课堂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为推进培养学生的“德善品格”的德育课程与劳技课堂结合在一起的策略,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将这些成功的经验继续发扬,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德善品格;劳技课堂;深度解读

“德善”教育也是品格教育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它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劳技教师要把德善品格教育与劳技课堂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学到德育知识、劳技知识,也能够促进劳技能力、德善水平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劳技课堂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容忽视的,良好的劳技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意识的发展。

如《小蝸牛》,教师可以运用儿歌导入课题,让学生能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进入课堂,接着教师展示自己做好的成品,让学生能够产生制作小蜗牛的兴趣。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爱护制作好的小蜗牛,再联想到大自然的小蜗牛,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德善品格。

德善品格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获得那些美德或道德习惯,这些美德或道德习惯将帮助他们个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同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员。在这一点上,德善品格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且要为社会的凝聚力作出贡献。

二、创设情景进行教学,规范学生的行为

在劳技课中引入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善品格”教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德善品格”的认识,还能够让学生能够用“德善品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扫地》,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导入课堂,让学生观看其他学生打扫合作的视频以及学生在打扫工作完成后的工具摆放,还可以播放学生在清洁后充满洁净的教室里上课的场景。再引出课题《扫地》,“如果我们想要和视频中的学生一样有洁净、舒服的学习环境,就要学会定期打扫我们的教室。老师会在这节课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打扫。”在视频中,那些学生打扫完之后会把打扫工具放整齐,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打扫完,应该把工具放整齐。

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观察其他学生是如何做的,发挥示范作用,能够养成整理的好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友爱的意识

在劳技课堂中,教师通常会进行许多实际操作的训练,因此教师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就一定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这样一来,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意识。

如《大熊猫》,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可以用超轻黏土捏出一个大熊猫,并让学生观察这个熊猫的形状,还可以询问学生:“你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制作大熊猫的眼睛呢?”“如果要制作大熊猫需要注意什么呢?”“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会用什么方式做呢?”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让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表他们小组的方法,还可以让一个代表来示范,让其他小组的成员找出他们的不足,并且说出应该如何改进,教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学会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在解决问题时大家能够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还能够互相帮助,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当成“小公主”“小皇帝”,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总是把孩子捧在自己的手心。哲学中说,物质决定意识。如果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在家享乐,不让孩子做一些劳动,孩子就会变得懒惰,没有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因此应该把这个思想运用到劳技教育中,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劳动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整理书包》,教师在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如何把学习用具有条理地装入书包,教师还要提醒不能让家长把孩子该做的事都替他们做了,否则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品行。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整理书包,让学生把学习用品整理分类,可以按照课本类、习题本类、学习工具类等多种类别进行分类。学生在进行课本类分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课本使用频率最高的放在最上面,并且让学生牢记分类课本的顺序,取放会方便很多。习题本也应该根据科目进行分类,文具也要在使用后及时放入文具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总之,教师在进行“劳技课”的教学时,一定要融入“德善品格”教育,让学生在获得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德善品格”,促进学生能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学会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设情景进行教学,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友爱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参考文献】

[1]杨玲.小学劳技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