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文化视域下的校本化课程建设

2020-12-23 16:36刘剑华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仁和校本篮球

刘剑华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不断深入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扎实推进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指导思想的校本研究工作,积极进行探索和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完善符合国家课程要求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校本课程系统。尤其是近年来,我校以“‘仁和文化视阈下乡村小学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为平台,立足学校实际,以“仁和文化”思想為引领,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思路。从教育教学效果看,不仅有效落实了国家课程目标,还不断探索出具有品牌效应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是说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适当补充和拓展地方课程,全面研发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策略。

由于学校受儒家文化熏陶和所处地理环境影响,百年办学历程所形成和积淀的文化,对学校课程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学校遵循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课程情况、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文化,特别是乡村小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已有校本课程进行创造性的校本化改造,以提升课程改造和实施的质效。

在实践中,我校课程校本化建设注重了“三化”。

首先,注重“校本化”,就是以校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设计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的发展。比如,我校有基础设施良好的马塘小学少年宫,开设有各学科专用教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室、航模室等),以及有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为校本课程如绘画、书法、舞蹈、器乐类等系列活动课程研发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各种活动室内,每个活动课程教师还结合每一个科室的活动内容特点,写了一段简介,增加了该活动课程的文化气息。

其次,注重“生本化”,即以生为本,即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需要等,从而选择设计适合每一个儿童的课程内容,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了仁和文化课程建设的内涵。生本化的校本课程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并在活动中发展。为此,我校开设校本类学生课程二十多个,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最后,注重“特色化”,提升仁和文化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打造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如篮球课程、桂花课程、玉兰花课程,已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亮丽风景。

近年来,我校仁和文化视域下的校本化课程研发和实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1.打造专题课程。学校着力打造篮球课程和晨诵课程两个专题课程。学校组织编写了《马塘小学篮球课程校本教材》,教材内容有两部分,一是篮球基本技巧教学。各班的体育课每周安排一节篮球课,低中年级以学习运球和传球为主,高年级则学习全面的篮球技术。二是把篮球活动融入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由体育老师根据教程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晨诵课程由学校组织语文骨干教师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编写而成,每天统一晨诵时间,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播放晨诵内容。晨诵课程,实际上就是借助微型的美文欣赏推进阅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接受文学艺术的浸染。

2.编写生活课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学校决定以初步培养学生生活能力为目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组织人员编写了《学会生活》校本教材,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一些实用的生活技巧,体验生活的乐趣。

3.开展活动课程。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组织教师组建了不同的社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申报,每天活动时间40分钟,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和唤醒学生在学习之外的潜能,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加强仁和文化理念下的校本化课程建设,学校将各类校本课程纳入课时计划,配备兼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要求做到“三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做课后记录。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认真进行评价,做到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等,教师还要进行专题总结。为了提高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系列研究活动:集体备课,研究教法;组织对任课教师进行有关知识、技能、技术方面培训和辅导;定期组织任课教师总结教学得失和研究课展示活动等等,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

当然,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力量,必须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会教书,更要会编书,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总结反思中提升专业素养。

同时,仁和文化浸润下的校本化课程建设,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校本化课程,陶冶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仁和校本篮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